奥运冠军杨倩,塌房了?因为一张照片被网暴,太荒唐

舌虽无骨,亦能伤人,文不能言,字字诛心。



杨倩的名字,相信大多数人都如雷贯耳。


今年奥运会上,她为中国夺得第一枚金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



同时,她还是清华大学的天才学霸,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可就在前不久,这位极其优秀的00后女孩却无端遭遇了一场网络暴力。


起因是杨倩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一组照片,内容都是年轻女孩的娱乐活动:穿着漂亮衣服和朋友聚会、逛商场、自拍以及合照等。



然而在某些人眼中,这些却是不务正业的“吃喝玩乐”,是“奥运冠军”不该拥有的生活。



看了这些迷惑发言,头条君只想对这些人说:“管好你自己!”


即使她是奥运冠军,也没有义务按照某些人眼中“冠军”应有的样子而活。


奥运冠军是杨倩凭借努力获得的荣誉,不应该成为束缚她的枷锁。


人家的生活又没有影响到别人,一群不相干的人却要对此指指点点,仿佛她犯了天大的错!


在网络上随意评判别人的人,就是在进行一场“兵不血刃”的网络暴力。


这场暴力行动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煽动人心。


而这,已经不是杨倩第一次被网暴了。


几个月前,她还曾被“键盘侠”大骂“滚出中国!”



原因是杨倩曾发布过一张“晒鞋”照,这正是当时遭抵制的耐克品牌鞋。


一场网暴便“顺理成章”地开始了。


“跪族女孩”的称谓如一支利箭射向杨倩,最终她不得已删除了这张照片。


讽刺的是,这张被大做文章的照片发布时间,处于耐克的“新疆棉”事件之前。


即便如此,它还是被“有心人”挖了出来,用来罗织杨倩的“罪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场网络暴力甚至不需要事实与真相,“键盘侠”们永远也不会被正确的声音叫醒。


《欲望山庄》中说:“软弱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比暴力更能伤人。”


在这偌大的互联网世界里,因网络暴力被“挑断筋骨”的人实在太多,尤其是备受瞩目公众人物。



因抑郁症自杀而死的乔任梁,生前就遭受过多次网络暴力。


早年上节目时,因为和女嘉宾扮演情侣引起某些网友不满,因而遭到疯狂辱骂。



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乔任梁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称赞救火英雄,


却因为用词不当,被带有偏见的网友曲解其意,再次受到铺天盖地的谩骂。



乔任梁不堪舆论压力,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发文解释。


可“键盘侠”们依然不肯放过他,各种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词汇充斥着他的评论区。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们可以随便贴别人标签,你们有没有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杀了人。”


很显然,网暴他人的“键盘侠”们从不会这样想。


更荒唐的是,乔任梁离世后,这场网络暴力都未曾消弭,甚至还波及到了他的好友。


陈乔恩作为乔任梁的至交好友,得知他去世的噩耗后,由于过度伤心,故而并未第一时间发文悼念。



却不想却成了某些人眼中“冷血无情”和“没良心”的表现。



对此,头条君不想多说什么,已经有清醒的网友说出了正常人该有的想法。



更离谱的是,当时正好过生日的蔡少芬也无故被痛骂:


“别人都悲伤只有你在快乐!”

“乔任梁都死了,你还在这开心呢。”

……



“键盘侠”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意识,他们不关心是非对错,只顾宣泄情绪。


网络暴力作为最好的宣泄方式,不仅让他们将真实面目隐藏在网络背后,还令他们获得了“伸张正义”的快感。


而这种自以为是的“正义”,只能展现他们内心的假恶丑。


不仅如此,“键盘侠”们网暴他人的理由多种多样,演员的演技更是他们的重点炮轰对象。


演员若是演得不好,被观众吐槽倒也无可厚非。


但有些角度清奇的网友,居然因为演员演得太好前去网暴人家。


听起来是不是难以置信?这年头,演技出神入化也是一种错了吗?


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一部《还珠格格》捧红了无数人。


但却有一位演员因它被骂了二十多年,那就是饰演剧中容嬷嬷的李明启老师。



因容嬷嬷这一反派角色塑造得太成功,她被入戏太深的观众骂了多年的“死老婆子”。


更可怕的是,针对她的网暴,还一度从线上蔓延到线下。


她出门买菜被扔过臭鸡蛋,坐车时被司机拒载……连她的孙子上学都不愿意被她接送。



李明启老师在节目中谈到这些经历,也表示自己当时真的非常生气,甚至委屈落泪。


同样因演技太好饱受困扰的,还有饰演《甄嬛传》中安陵容这一角色的陶昕然。


她将安陵容的狠毒诠释得太好,竟招致“活该没有孩子”这样恶毒的言语网暴。



作为一名演员,高超的演技本应是自身引以为傲的荣誉。


却不想竟成为无妄之灾的祸引,为隐匿在暗处的“键盘侠”带来一场狂欢。


头条君知道,作为公众人物难免受到更多的关注,但这并不是他们被随意网暴的理由。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今年年初,还发生过一桩因网暴酿成的悲剧。


上海一位女顾客因防疫问题无法出门,便求助一位外卖小哥为自己患有听力障碍的父亲送菜。


外卖小哥在交通管制的情况下,辗转27公里成功将菜送到老人手上。


事后为了表达感谢,这位女顾客便给外卖小哥充了200 元话费。


这本是一件温情满满的正能量好事,哪知在社交平台被曝光后,这位女顾客却被指“过于小气”。


“两百真的太少了”

“我虽然很穷,但我起码也会给五百”

“连我一个大学生都觉得200少了”

……



这些言之凿凿的“键盘侠”们,不正是在“吃人”吗?


最终,这位女顾客,遭受了一场荒唐至极的网络暴力。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网络暴力就像深殖于网络的毒瘤,只要网络存在,它就无法彻底消亡。


因此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独立思考后的认知,不要成为“既无知又无畏的理性文盲”。


罗翔老师说过:“每个人有言论自由,同时也可以选择不做施暴者,不要成为网络暴力的刽子手。


在网络这个匿名的背景中,人内心深处幽暗的情绪都会被释放。


人们会特别习惯于好辩,会放纵自己好辩的天性,也会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


人们也经常把观点上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


如果带着“好辩”的天性看待问题,看到的只会是自己希望看到的,评价就会只凭喜好。


如果评价全凭喜好,就会失去客观性,言论自由自然也会丧失底线。


而作为正常网民,我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


因此,倘若不能做到理性与客观,便不要轻易在互联网上跟风。


希望每个人都能遵守最起码的网络社交礼仪——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谢谢你看完文章,还请点亮【赞】+【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小哥   无畏   外卖   演技   荒唐   社交   暴力   顾客   键盘   演员   网络   杨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