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忍不住点赞,秋日客家梯田的魅力

近日,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5万余亩水稻迎来丰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金黄色的稻浪和独特的梯田景观交织成一幅和谐美丽的农耕画卷。

上堡梯田传承千年,面积约5.1万亩,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是客家先民在莽莽大山中创造的农业奇迹。从农耕梯田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上堡梯田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出了一条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由于高海拔,过去居住在山上的村民教育、医疗、交通出行都不方便。”上堡乡党委书记谢银丽回忆,幸运的是,这片美景吸引摄影家、作家、画家、媒体人等走进上堡,以照片、彩画、诗文、新闻报道的形式让梯田之美传播出去。游客一批又一批走进上堡梯田,领略独特风光。随着人流量增多,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上堡梯田打造成景区。

2017年4月,上堡梯田开始了三年封闭式升级改造,完善了旅游公路、餐饮服务中心、特色民宿等配套基础设施,2019年9月,上堡梯田景区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大众视野,留住游客的同时,也不断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

曾在深圳从事旅游行业11年的郭煜,得知家乡上堡梯田打造景区的消息后,于2019年8月毅然回到家乡,负责景区运营及接待等相关工作。郭煜介绍,上堡梯田景区通过公益众筹护田、保价购粮增收、民宿联盟运营、农民返聘就业四种模式,把水稻打扮成风景线,使梯田跃升为金饭碗,走上了一条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上堡梯田变景区,上堡村民也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55岁的上堡村民汤一新算了一笔账:家里15亩农田租给景区后,收租金一年有6000元;种水稻亩产800斤,卖给景区3.5元每斤,一年下来收入4万元左右;农闲时,摆摊售卖农产品,每天收入500余元……上堡梯田变景区后,他每年增收7万元左右,日子越过越好。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市不断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今,在赣南大地上,一幅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乡土画卷徐徐展开,一个个美丽乡村内外兼修塑形铸魂,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来源:客家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梯田   客家   赣州市   农耕   景区   水稻   画卷   秋日   海拔   村民   乡村   央视   魅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