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印度、越南、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正在抢占中国制造业份额

越媒援引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文章称,越南正在全球积极获得“服装及其配件、鞋类、家具和旅游消费品等”的制造业份额,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原属于中国制造业的市场。

以纺织业为例,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只有4.4%,但越南纺织业的增长率却超过了20%。今年,在我国多地仍受到疫情影响的同时,越南纺织业出口仍有望获得接近20%的成长。

除了越南外,CNBC还认为: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抢占了原属于中国服装制造业的市场份额。他们认为,全球制造商正在寻找新的替代地点,“世界工厂”正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南生认为,这个观点十分荒谬

各国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各个行业的激励措施自然也不同。服装、鞋类、家具等低端制造业,也曾经是我国招商引资的重点,但我国现在却进入到“由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

我们需要引入、激励和推动具有更加附加值的产业增长,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源。特别是当旧的增长动能逐渐降温时,必须通过创新,提高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才是确保我国持续增长的关键。

当前阶段,我国主要激励的是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I)、大数据、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设备和装备、绿色产品等新兴产业发展。突出的是“专、精、特、新”,强链、补链,注入源源动力。

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家相关的激励政策将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项目、新产业。这背后,是产业链延伸的集聚效应,是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只有不断激励自己成长,才能获得更快的成长。要相信,我国的目标是星辰和大海,推动制造业转型和升级,才是推动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进而迈向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

理性认识低端制造业的部分外移

在看到越南、印度等国制造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观察他们的内部结构。以越南前三季度的外贸为例,进出口总额虽然高达5585.2亿美元,但取得的顺差却只有区区的65.2亿美元。

而且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仍然较为依赖从我国获得各种制造设备、零部件,代工厂模式下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两端的客户都在海外,印度、越南等国实际上主要完成的是最后的组装工序。

低端制造业的外迁,南生认为这“本质上是我国供应链规模及生产扩大后,下游领域溢出效应”。这些国家通过购买我国的各种设备和装备,反而能间接带动我国上游制造业的发展,属于“腾笼换鸟”。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升级、转型和部分低端制造业的外移“本质上是一个赛跑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把握住两种不同发展趋势的节奏,尽快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对此,网友们如何看待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越南   印度   孟加拉国   马来西亚   纺织业   附加值   鞋类   低端   份额   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   收入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