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掩卷独听雨

伴着迟到的桂花香,一场场秋雨悄然而至,疏疏密密地打在屋顶上,打在墙壁上,打在树叶上,打在草地上,节奏井然。夜晚的雨声格外清晰,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透亮,吸引着我熄灯掩卷,独自听雨。蒋捷曾作诗抒发人生不同阶段、不同境遇下的听雨心境,少年听雨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断雁叫西风,老年听雨两鬓已星星,那种痴看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滋味,唯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才能体会吧。

竹杖芒鞋,无雨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无法实现其“兼济天下”的抱负,心中充斥着苦闷。东坡的仕途着实不顺畅,夹在王安石与司马光中间,每一次政局的变动,他总无可奈何地遭受贬谪,空有满腔志向、满腹才华却不得施展,他郁郁而不得志。那日游西湖天降大雨,穿林打叶,同行皆急着避雨,唯东坡在雨中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身外之物越少越好,下雨也只着一蓑衣即可,足见逆境之中的东坡对“名”的轻视,足见其人生境界的高度。一个遭贬的老翁,其人生境遇何其惨淡,而贬谪却带来一份远离政治纷扰的安宁,纵是此地百姓无人认识又何妨。风雨过后,山头斜照相迎,东坡的心中涌动着点点喜悦,回首那段不可明说的苦闷时光,也许是自己曾经太在意了,唯能心静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体味那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感受。那场雨,还原了一个真实豁达的东坡,洗清了一个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人生境界。

三更雨落,愁损北人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在古代,或许充满才情的女子注定忧苦,为国家的风雨飘摇而忧,为与丈夫的生死离别而苦。易安的幸福生活并不长久,“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时光是那样的短暂,在国家山河支离破碎之前,她要忍受“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独,那“一番雨、一番凉”的吟哦打发不了明月空床的永夜,那般寸寸相思,那种点点孤愁,无法排遣,在她的眉头、心头萦绕。国破家亡的变故将易安的生命推向黑暗。向南逃难的途中经历了多少痛苦,疾病的困扰、婚姻的不幸无不摧残着她的内心。已是三更天了,又是这样一个雨打芭蕉的夜晚,而北国的夜晚是那样宁静无声,没有连绵不断的细雨,这北国的旅人辗转难眠,对祖国家乡的怀念无时无刻不再啃噬着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易安虽有男儿的志向却苦于女儿之身,战争的面前,男子们自信、勇气与自我牺牲精神的缺失怎么能够不令刚强的女词人愤慨与悲哀?连绵不断的细雨一如她连绵不断的愁思,一句“不惯起来听”浸透了易安的辛酸、苦楚与无奈。垂两行相思泪,坐听雨打芭蕉,这流离之人的背影是那样的憔悴、那样的孤单。

一斛冷雨寄乡思

“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中学时代读过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听远在台湾的先生整理自己青苔般的记忆。他仍然记得厦门街的雨巷有一座无瓦的公寓在静静地等他,楼上的雨窗子里亮着一盏灯,为他照亮着回家的归途。那是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浓浓的怀念与追思,那是其在冷雨中流淌的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两岸相隔,先生的视线越过海峡遥望故乡,勾勒着杏花、春雨、江南的美丽图卷,也许在自己离开的这些年中,“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可那令他魂牵梦萦的那片故土仍在,那冷雨,仍在。雨依旧在下,只是瓦盖的屋顶渐渐不见,挂着油布篷的三轮车不见,雨水敲打瓦片的节奏、雨中撑起的风景因而渐走渐远,幼时在旧式庭院里听雨打在芭蕉叶上,打在窗户上,那种感觉铭刻在记忆之中,成为永恒的回味。先生也许想着,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嗅一嗅、闻一闻、舔一舔那“有一点点薄荷香味”的雨,感受那“湿漓漓的灵魂”的呼喊,找回遗失在一场场冷雨里的曾经的自己。

诗人海子一句“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道尽其人生酸甜苦辣。此刻遥想幼年时候在家乡听雨,疏疏密密,间间歇歇,仿佛奏着一曲永不老去的歌谣,而今已入而立聆听着窗外秋雨的敲打,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东坡   疏密   连绵不断   故土   秋夜   芭蕉   细雨   三更   点滴   夜晚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