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还会好吗?从业者何去何从?

本文从房地产的过去、现在、未来三方面展开叙说。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房地产与城镇化彼此成就,前者有力的推动了后者,后者也成就了前者的辉煌。作为我国第一大行业,房地产对中国经济有三大贡献:
一是每年对经济增长直接和间接贡献20%左右(房地产直接贡献7%,建筑业贡献8%,装修等行业贡献5%);
二是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六七千万人(房地产直接从业1000多万,建筑业从业4000多万,装修等行业从业1000多万);
三是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直接或间接贡献35%-55%(卖地收入和各种税费)。

从这三大贡献来看,说房地产是我国的支柱地位一点也不扩张。但是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当地产行业失速,房企不断暴雷,这个过去对经济贡献最大的行业,现在变成对经济拖累最严重的行业,如果持续恶化下去,甚至对经济会产生系统性的风险。从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也可以看到,受制于房地产投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三大指标的严重下滑,经济增速被下拉大约1.5个百分点,今年GDP增速5.5%的目标几乎不可能完成了。

现在行业是个什么状况呢?

2016年下半年到21年上半年,地产行业度过了五年“黄金”时间,也可以说是“亢奋”的五年,薪资大涨,人员涌入,房价飙升,地王此起彼伏,高周转高杠杆,每家企业、每个从业者、甚至每个老百姓,都仿佛被打了鸡血一样,蛋糕越来越大,泡沫也越来越大(人才泡沫,房价泡沫,地价泡沫,容量泡沫),这五年商品房成交面积几乎超过过去10年的成交面积,成交金额随着房价攀升,更是水涨船高,21年商品房成交金额破18万亿。但是没有一个行业是永远上涨的。

有句老话叫做: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2022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下降近三成,TOP100房企销售金额普遍下降30-40%左右,预计全年下降40-50%;地产行业从去年下半年整体进入下行通道,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有许多头部或腰部房企暴雷,有无数从业人员被裁员、被离职,有数不清的工地停工、烂尾、断贷,短短一年时间,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化之大超出了所有人想象,这个链条上所有参与者都被深深的刺痛,这个痛可能还会持续很久。

问题出在哪了呢?是因为流动性出现危机,所以房企才暴雷?暴雷后才导致客户没信心买房?其实核心还是市场出了问题,过去房企爆发式增长依赖的是高周转高杠杆,但这种发展模式核心前提是销售顺畅,依靠销售回款继续拿地,一旦市场饱和、供大于求,销售就会受阻,从而引起流动性危机,进而波及到融资危机,一旦暴雷,销售更会迅速停滞,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是底部吗?显然不是,过去的发展太激进,严重透支了未来需求,叠加疫情影响,经济每况愈下,老百姓入不敷出,房地产本质上是跟经济绑定在一块,经济向好,收入提升才有可能会买房,三年疫情,老本都吃没了,有的房贷都换不上,二手房抛售,房价下跌,房价预期由正转负,这个时候观望成了首选。

尽管最近一年政府出台了降利率、保交楼等七方面的扶持政策,但对市场而言,作用微乎其微;也说明,政府对行业摆烂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还没有到全力去救的时候,即使救市,像四五线严重供求失衡的城市根本救不起来,因为底层逻辑出问题了,盲目去救只会助长泡沫。风险没有出清之前,强力救市应该不会出现。所以未来半年,大概率还会有企业不断暴雷,民营企业应该还有个标志性的事件,如果销售低迷再持续半年,个别央国企也是有危险的,很多国企目前还活着,完全是因为有个“好爸爸”。

行业还会好吗?会好的,这个行业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痛点亟待解决,客户的需求也远未得到满足,少则一年,多则三年,等供求关系再次恢复至合理水平之时,行业或许就真正进入了健康平稳发展,不过再也回不到往日的辉煌了。行业回暖时机,我更倾向于认为经济先回暖,老百姓收入有保障,不需要变卖资产维持生活,这样资产价格稳住后,预期就会慢慢恢复。当然了,风险出清过程中,会有企业继续暴雷出局,也会有大量从业人员离开这个行业,能坚持下来的企业和个人,相信一定还有广阔舞台等待着他们。

作为从业人员,该去还是该留呢?首先行业规模从今年开始会有一个急剧萎缩,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大概会压缩至10万亿左右,销售面积收缩一半左右,如果以同样的人均产值来衡量,意味着需要一半人逐步离开这个行业,离开后再进来难度也会更大,这是蛋糕规模变小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行业辉煌不再,利润会逐渐向制造业靠拢,留下未必是好事,离开也未必是坏事。如果是70-85后,行业红利已经吃的够多了,离开留下其实都无所谓了;刚进入行业的年轻人如果被离职换赛道也还来得及;即将毕业的非科班出身大学生还是选一个朝阳行业吧;对于30多岁,能力强,精力旺,公司又信任的年轻人,建议继续留在这个行业。

如果转行,长期来看,最好不要从事行业上下游的工作,因为大河没水小河干,蛋糕变小后,只会卷的越来越厉害,至少未来几年会很难。

消费持续萎靡不振,接下来国家发力的重点是投资,除了公共产品投资外,产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是关注的机会,如果有条件有机会的话可以从事信息技术、云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如果条件不够,从事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也是可以的!

最后祝留下来的地产人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光发热;离开这个行业的人,祝福大家在新的赛道再创辉煌!

如果觉得还不错,点个赞鼓励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房地产   业者   何去何从   服务业   泡沫   房价   辉煌   面积   贡献   未来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