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宁“飞行帽”事件,谈硬件产品开发的风险管理

中国消费者最近有点烦,刚被张小泉教育说不会切菜,又被李宁教育说不懂文化。

张小泉说的不会切菜,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可以查阅我的文章:从张小泉“拍蒜断刀”,谈硬件产品的需求管理

李宁说的不懂文化,我们在此简单回顾一下:

9月20日,李宁在湖北省荆门市漳河机场举行了一场“逐梦行”秋冬新品秀。其中,有一款以深橄榄绿为主色的羽绒服,与当年侵华日军的军服十分相似,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气愤:我把你当国货,你却把我当大佐。

10月19日,在舆论持续发酵多日后,李宁官方发布声明称:“逐梦行”服装设计,是从飞行员装备中汲取灵感,展现人类不断探索天空的梦想。其中,大家讨论最多的飞行帽设计源于中国古代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产品以多种颜色、款式进行呈现,兼具防风保暖等专业功能,以适应更多户外穿着场景。

这份不痛不痒的官方声明,用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的话来解读,意思就是:“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

10月20日,李宁股价再度大幅低开,下跌近5%。短短一周内已跌超13%,市值蒸发近200亿港元。

至此,一款服装设计争议问题,逐渐扩大和演变成民族感情问题和品牌问题。

作为从事产品开发的专业人士,我们不能只看了个热闹,关键是能从这次事件中思考和学到什么?

李宁作为知名的国货品牌,因国潮而崛起,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飞行帽”应该不是故意模仿日军军服,否则无异于一场品牌自杀。

但是,一款服装从概念构思到服装走秀,需要经过概念构思、款式设计、样衣制作、评审确认等多个环节。“飞行帽”的款式设计,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联想、伤害中国人的感情。照理说,只要上述任何一个环节评审和验收到位,就能将问题和风险识别出来,不至于留到秋冬新品秀。

显然,李宁飞行帽事件的根源,在于新服装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出现了漏洞,没有将设计风险提前识别出来。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硬件产品开发的风险管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硬件产品,是相对软件产品而言,将所有有形的实物产品,都称作硬件产品。

1 什么是硬件产品开发的风险管理

纵观整个硬件产品的开发过程,核心问题其实只有三个:

硬件产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就要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就必须创新,去做竞争对手没有做过的事,去突破认知边界并探索未知。

由于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产品团队永远无法看清每一件事,也无法预先得到所有答案,导致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巨大风险。

那么,如何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呢?这就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硬件产品开发的风险管理,就是预先将可能对产品成功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不确定事件和条件识别出来,在风险发生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和控制项目风险。

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风险管理讲求事前预防,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是防火行为。如果等问题发生后再行动,则属于事后补救,是救火行为。

李宁飞行帽服装的开发,如果遵守新产品开发流程、进行风险管理的话,完全有机会在概念构思、款式设计、样衣制作阶段,就能够通过内部评审将风险识别出来,从而避免这次事件的发生。

2 硬件产品开发存在哪些风险

一个硬件产品能否取得成功,除了产品层面的风险外,还有来自公司层面、行业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风险。

2.1 社会层面的风险

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都会影响产品开发,比较典型的风险有:政策限制、贸易战、新冠疫情等等。

2.2 行业层面的风险

包括竞争对手、供应链、市场行情都会影响产品开发,比较典型的风险有:价格战和物料短缺等等。

2.3 公司层面的风险

公司的营销、技术、生产和财务都会影响产品开发,比较典型的风险有:营销乏力、技术落后、产能不足等等。

2.4 产品层面的风险

我们重点介绍一下产品层面的风险,这是产品团队内部有能力和权限应对的风险,可以分为三类。

比如,误判市场机会和发展趋势,出现产品定位错误。误判用户需求,或者用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产品开发没跟上。产品定价错误,超出了用户的心理价位。产品上市时机不对,在需求淡季上市,或者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产品上市即巅峰。

产品的解决方案不成熟、不可靠、太落后,或者解决方案成本高、体验差、颜值低,都可能造成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从而导致产品失败。

比如,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必须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设备、产能、供应链足够稳定,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不仅能够大批量生产,而且能够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3 怎么高效地管理硬件产品开发风险

高效地管理硬件产品开发风险,需要考虑如下三个维度:

流程、组织、工具,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才能高效地降低和控制项目风险。

其中,组织和工具可能因为产品特性,以及所处行业不同,差异很大。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硬件产品开发流程。

4 硬件产品开发流程

成功的硬件产品开发,应该是从市场机会到产品上市。

整个硬件产品开发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

做正确的事,回答为何做和做什么,即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这个产品是什么。

正确的做事,回答怎么做和做得怎样,即怎样把产品开发出来,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结果怎样。

关于硬件产品开发的详细介绍,请查看我的文章:从市场机会到产品上市,硬件产品开发流程概述

为了降低和控制项目风险,新产品开发流程通常会设置几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些里程碑结束前,必须进行阶段评审。

阶段评审的重点是:本阶段文档的完成情况、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项目风险的评估情况、样机评审情况等等。

比如,电子产品的开发,通常会设置立项、开模和发布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分别对应三次重大的资源投入。

作者简介

邓小亮:工学硕士,资深产品人,近二十年产品开发及管理经验。

抖音号:产品人生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硬件   高效   层面   新产品开发   流程   阶段   需求   风险   事件   项目风险   产品   李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