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断舍离思维,让生活工作更加舒心快乐?这本书教你方法

文/浮世绘t


无论是物品还是感情,


当你因此而黯淡无光时,请记得放手离开,


重新开始美好生活。


——《断舍离:终结拖延》

我们生活在有限的空间、物件与人脉关系之中,你在什么样的空间消耗,用什么样风格的东西,以及与什么样的人交往等,这些构成了真实的自己。


其实,你需要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物品之中;


你的交际圈子越大越广,你就容易生活在别人的生活中,唯独忘了你自己。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盲目攀比效仿他人的生活,或者在购物季冲动地买买买,其实,你自己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茫然不知,这往往是你的认知不足造成的。


你心中混乱的执念,往往也会映照在生活的环境中。


以上这些理念来自于《断舍离:终结拖延》这本书。


《断舍离:终结拖延》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心理励志类新书,开篇以漫画开始,生动有趣,太治愈了,看着就让人着迷。

我不到三个小时就读完了这本书,却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作者从拖延的三面障碍墙入手,提出“扔”是断舍离的热身运动,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产生良性循环。


断舍离不仅仅是家居整理术,对于工作、人际交往也有指导意义。


相比整理技能,其实山下英子老师更注重道的层面,她倡导通过身心修行,在杂物上做减法,在心灵上做加法,引导读者立足当下,积极进行身体和外界环境的流动交换,促进新陈代谢。

01 什么叫断舍离?其核心要义是什么?


断舍离的热潮,从兴起到现在已过去8年。


那么,你知道什么叫断舍离吗?


实际上,断舍离真正的涵义就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当年,山下英子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开始学习瑜伽。


她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提炼出“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


“断舍离”也是刺激思维新陈代谢的思路转化法。


现在,在日本本土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大批支持者们都在自发倡导“断舍离”。

02 为什么要断舍离?


生活中,我们舍不得扔掉的东西积累下来,越堆越多,甚至到了插不进脚的地步。


我们经常用不断地获取、占有来获得某种安全感和满足感。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垃圾,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衣服,本应该扔掉的食物,还有情感中的那些伤害,人际关系中那些该断掉的,该舍弃的关系,阻碍着呼吸,束缚着自由,让人喘不过来。


人的状态,会原原本本体现在家的状态上。如果你疲于奔命、忙忙碌碌,那么家里肯定会凌乱。


当你因为压力喘不过气的时候,家也会凌乱。


家永远是映照自己真实状态的镜子。


更别提当家里堆积的杂物占据主角地位的时候了,不仅空间,连时间和精力都会被它们夺走。


我们常常会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有限的,可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断舍离。


来断舍离吧!为了自由的生活!


所以你需要不断地进行取舍选择,对物品精挑细选,只保留经过精选的物品。


你应当住在被精选的重要物品包围的家里,这才是珍惜家、珍惜自己生活的表现。


断舍离能够帮助我们将时间的准轴拨回到现在,将重心向自己靠拢。


断舍离是一种整理方法,又不仅仅是一种整理方法。


它会帮我们找回内心的平静,看透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能为生活和心情,乃至整个人生带来巨大的变化。


03 终结拖延,用断舍离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生活工作与人际关系的问题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终结拖延》中说:一次真正的断舍离,才是终结拖延的利器。只有行动起来,才能重新开始你的美好生活。


要想愉快地生活,不想把宝贵的时光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我们须重新运用断舍离的思维方式,谨慎地思考人际关系。比如,


在亲密关系中,与爱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经常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心声,互相体贴包容,避免误解;与好友、知己主动联系,以心换心,真诚地倾听对方的声音。


人际关系能丰富我们的人生,把重要的人摆在首位,告别令人疲惫的关系,腾出心灵的空间,才能邂逅发展新的关系。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情感亲和度”,意思是说,那些情绪稳定、待人和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获得成功,有更广泛的人际交往;而那些始终带着坏情绪,情感亲和度不高的人即便有着优秀的个人素质,也会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步入慢车道抑或停滞不前。


生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的身体、情感、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躁发脾气情绪激烈,要首先从内在找原因,很多情绪是因为你只看到了外在事物本身,没有真正地关注自身而产生的。所以,要由内而外地调节情绪。


时刻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有些无所谓的情绪根本不必要产生。


学会情绪的断舍离,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轻盈一些。


写在最后: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烦恼往往都是来自于想得太多而不去行动,总是在拖延。


我曾是一名拖延症患者,自从阅读了山下英子《断舍离:终结拖延》后,明白了“断舍离”是破局的行动哲学。


它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帮我养成了断舍离的思维模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往人生的种种,开始行动起来。


我每天有目标地进行断舍离,摆脱以前囤东西的癖好,把那些用不着的东西赶快扔掉,人际关系方面也实行断舍离,因为我不愿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社交上。


趁“现在”年轻,养成断舍离思维。


而断舍离的思维方式,本质上也是一个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思维方式。


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进行断舍离。


只要开始行动,就会有效果。


-END-


我是@浮世绘t,自由撰稿人,多平台原创作者,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评论交流。

备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舒心   亲和   人际关系   情绪   物品   东西   关系   时间   方法   情感   人生   快乐   工作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