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地逃离了农村之后才明白,那才是根……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父亲坐在沙发上,神情落寞,若有所思,问了问母亲才知道,隔壁的刘伯伯回老家生活了,可能不会再来了……。

我知道,刘伯伯是父亲在这里交到的最要好的朋友,现在他回老家了,少了一个朋友难免是失落的。

同时,我想,他或许也想老家了……。

父亲今年快80岁了,几乎在老家做了一辈子的农民。

直到6年前,我在如今的城市里安了家,需要他们过来帮忙带孩子,父亲即使万分不舍,但还是选择了离开熟悉的人与土地,跟着我来到这个一切陌生的城市。

虽然父母很快就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也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看着过得挺开心充实的。

但我知道,父亲其实一直都很想念老家,想念老家的一切,邻居、菜园子、溪流、大山…。

因为他总是会对着他的两个孙子念叨,你们好快点长大了,快点读大学,这样我就可以回我的家了。

这时两个孩子总是不解地说道:“这里就是你的家啊,那个是老家,过年还有放假的时候回去住几天就好了啊,老家好多大蚊子,也没有小伙伴一起玩,总是捞鱼,也不好玩的。”

这个时候,父亲总会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不懂,那是我的根,估计你爸爸也不懂。”

我听完也总是笑笑,年少时也许不懂,经过世事浮沉,人到中年之后,其实内心也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

只是,生活的脚步与方向,想要改变,终究还是有着很多的无奈。

我也不曾想到过,曾经那么想逃离的农村,现在却那么渴望回去

我所在的村子四面环山,大概只有10来户人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当然,每天都有卖肉、卖鱼、卖豆腐…的小贩路过。

小的时候,我、父亲、母亲、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加上爷爷奶奶,一家8口人,完全靠种几亩田地过生活,那个时候还要上缴一部分粮食。

当时的经济来源除了卖掉一部分农作物,还有养蚕,养猪,日子总是过得捉襟见肘。

穿的鞋子一年四季都是凉鞋,坏了就用火钳补一补继续穿,冬天也一样,印象最深刻的是,读初中之前,我脚踝这一圈总是冻裂、出血、干痂,直到天气回暖,才会好起来。

直到读初中,我才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对布鞋。

童年时期的中午,几乎每天都是吃白粥、番薯、芋头、青菜。以至于自从离开家后,多了很多可选性的食物后,就再也没吃过番薯,也极少吃白粥,它们对我来说是一种阴影。

晚饭则多数为米饭、酱油煸肥肉、豆腐、鸡蛋、青菜。

而我最喜欢用酱油煸的肥肉汁捞饭,不用吃其它菜也能吃完一碗饭。

最期盼的是有客人来,又或是过年过节的时候,这样就能吃得丰富一些,有鱼有肉,有鸡或鸭。

除了吃穿不好,每天还有干不完的活。

爷爷、父亲、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地去田地里干活,奶奶在家里做饭、洗衣、打理菜园、喂鸡鸭、喂猪。

而我跟着哥哥姐姐们,下午一放学回到家,就会约着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一起去山上砍干柴、用竹耙来耙掉落在地上的松叶。

遇上拔花生、拔木薯、收割稻谷、养蚕的时候,繁重的农活总是让人苦不堪言,不管是谁想偷懒,都会惹来一阵暴揍或责骂。

快乐的时光也是有的,在不那么忙的时候,与小伙伴们玩弹玻珠、捉迷藏…。

去门前的小溪捞鱼,游泳,去荔枝树的落叶堆下找蛐蛐…。

夏天的夜晚偶尔去隔壁小伙伴的家,一起在楼顶上睡觉,看满天繁星。

身体是劳累,但周围环境人人都这样,便不觉得有什么,心态倒也是无忧无虑。

直到去了镇上读初中之后才发现,有些同学是穿得那么好看、干净,还有各种零食。

相处熟悉之后,才知道他们家都是没有农活的,放学回家就是看电视,玩。

我第一次懂得了,农村人与镇上人的区别。

但那时的我还不觉自卑,因为两个姐姐读完初中后就相继外出工作了,她们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给父母,我也开始有了新鞋、新衣服、一点点的零花钱。

直到大学,去到了另一个繁荣的城市,在那里我才深深地感受到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区别。

也真实感受到了他们对农村人的歧视,他们会在背后议论我怎么土、怎么没见识…,会有意无意地排挤我,哪怕我什么都没做,但是农村户口,农村人这个身份就是原罪。

我由开始的愤怒到无力争辩到自卑,我开始独来独往,不交朋友。

便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业上,有空便找兼职,决心闯出一番天地,然后在城市安家,把户口迁出来,这样我便也是城市人了。

这样的念头一出现,便深深地扎根在心里。

毕业后,经过几年的拼搏与姐姐们的帮助,我在那个城市里买了一套二手的二居室。但当时因为老家的一些情况和父亲的观念,并没有把户口也迁了过来。

结婚生子后,又换了一套大四居,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的各种利好政策,还有社会环境的其它各种因素影响下,人们的观念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慢慢地没有人再在乎你是不是农村人了,只在乎你是不是有能力赚钱。

到了如今,更是很多人听到你是农村人并不会不友好了,有时候还会羡慕你,能在农村有房子,老了可以回去养老,种种菜,养养鸡鸭,多惬意。

所以,就算后来重新换了一套房子,也依旧也没有把户口迁来城市。

其实那个曾经想做城市人的执念早已放下了。

但为了小孩读书,妻子与孩子的户口还是迁了过来。

面对父亲想回老家的念想,我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因为他们真的老了,在村里到镇上并不方便,即使已经是平坦的水泥路了,但开摩托车也要20分钟左右,不管是买什么东西或看病,这样的路程都会令我们担忧。

两姐姐与哥哥也在别的城市安家了,村里的左右邻舍也基本都在镇上或其它地方买了房安家,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许能遇上碰个面聊聊天。

我想,回老家,是一种是人们情感,天性使然的故土情怀,也许会心安,却也许会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农村   都会   镇上   户口   老家   父亲   姐姐   初中   朋友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