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快速贬值,日本是如何丢失过去的辉煌?

10月20日,美元兑日本汇率一度跌破150大关。

2012年美元兑日元一度达到最高的75,而十年过去了,日元贬值一倍,但日元的贬值没能够挽救日本的经济,反而越走越远。30年过去了,日本GDP还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

关于日本的衰落,很多人将之归结于日元升值、人口老龄化等等,但是或许它只是在回归其历史上的位置而已,曾经的辉煌不过是一场美丽的错误而已,这种美丽的错误也将长期给日本带上精神枷锁

美丽的巧合——日本崛起

1995年,日本GDP达到了5.4万亿美元,而当年美国GDP是7.64万亿美元,中国为7345亿美元。日本当年GDP相当于美国的70%,世界老二日本当了42年,直到2010年才将这个位置让给了中国。


在最辉煌的时刻,曾经的日本富豪们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地皮房产,然后再把它们高价租给美国人。”

但,日本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实际上算得上是一场历史的巧合。

二战之后,世界迅速进入了冷战。

美苏两大集团对抗,全世界主要国家都陷入了对耗,而其中日本却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日本战后的成功也可以说是建立在两场战争的基础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由于这两场战争都在亚洲,日本自然而然成了最佳的物资供应地。

朝鲜战争让日本迅速摆脱“战败国”待遇,成为美国的忠实“小弟”,收获了大量订单和援助,完成了二战后最开始的原始积累。1952年,日本民众已经从战后初期“水深火热”的境况中解脱出来,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越南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可能比不上朝鲜战争,但持续的时间却让日本持续受益。

而此时,日本的竞争者们都在干什么?

欧洲还笼罩着苏联的威慑,东西德国还在分裂,欧洲处在对抗苏联的第一线,中国在美苏两个大国的制裁中夹缝求生,对外贸易几乎没有。印度还处在对抗巴基斯坦的战争中,非洲还在对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韩国也处在对抗朝鲜的前线,而美国也在不计成本的对抗苏联,在工业方面的投资不足。

纵观全球,当时的日本,有资金、有人力、有基础、有市场,日本的崛起可以说是集齐了“天时人和地利”,想不崛起都难。韩国也借了越战的春风,但是韩国的基础更差,起步更迟,所以稍微落后于日本。

广场协议——日元贬值与日本的衰退之路

1985年,随着局部热战的结束,冷战的天平逐步向美国倾斜,美国开始将重心从争霸转向了经济发展,欧美经济开启了黄金时代。

为了制约日本,资本主义世界的五大国经济部长(美、英、日、法、德)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广场协议》,美元贬值,随之而来的就是日币升值。从美元兑日元1/240到1/190,再到之后13次下调,最后定在了1/120。

日元的快速升值催生了日本90年代的大泡沫,并极大地削弱了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边是竞争力下滑,一边是房产和金融大泡沫,繁荣的景象让日本人丧失了自我判断力。

1990年1月之后,深知日本没有匹配经济泡沫的“实体经济”的日本政府就主动戳破了“泡沫”,日本经济自此之后再也没能创造奇迹。

但日元的升值并不是日本衰落的根本原因,顶多算是一个加速的动力。因为日本在接下来的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几乎无所作为,只能沦为零部件供应商

在这三十年间,中低端产业,被中国企业夺去了许多,比如曾经的家电产业。而在中高端产业中,又面临欧美的夹击,甚至是韩国的竞争。日本产业,就像是夹心饼干一样,上也不行,下也不行

以互联网为例,在基础架构方面美国本就领先,而且互联网具有成本边际递减的特征,用的人越多,成本越低,而日本具有独特的非西方文化,既不能融入大中华,也不能融入西方,在互联网领域自然是难有作为。

在充分竞争的背景下,日本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规模优势,只有些许资金优势,所谓的“工匠精神”也被夸大,在全球化时代讲究的是拳头大小,比较优势大小,自然难有作为。

汽车帝国的没落

当前,日本正在回归其历史上的位置。

众所周知,日本的支柱产业是汽车、机床等高端制造,特别是汽车产业,一直是日本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多数的就业和利润。但是,当前全球正在掀起一场新能源汽车革命。

日本将战略选了氢能源汽车,但事实证明,氢能源汽车并不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至少在乘用车领域如此。

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中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正在复制日本70年代的汽车奇迹,日本在汽车产业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正在被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所打破

汽车有一个特点,汽车强国往往在产业链方面同样具有优势,市场决定产能,所以日本汽车品牌如果没落,不仅影响的是单个汽车企业,更多的是整个汽车行业,包括零部件产业。

而在高端制造方面,中国正在全面推进国产替代,在中国工程师红利之下,日本所具有的先发优势和积累,在产业互联网革命初生的时代,能否继续保持领先?这一点,我表示怀疑。

另外,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制约日本在科技、高端制造方面获得领先的关键,因为科技靠人才,而老一批日本人正在老去,创造力不足。

过去数十年,日本一直在资本流出,因为日本国内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有限,资金流出到收益率更高的地区,至少能发挥资金方面的优势。

不过,日本的例子也为我们提了一个醒,人口老龄化问题真的十分重要,当前还不能体现出来,因为60年代的婴儿潮正好可以用90年代的婴儿潮养活,等90年代的婴儿潮老去,巨大的人口缺口出现,真正的危机才会到来

【今日关注 】华懋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日本   日元   苏联   韩国   美国   中国   辉煌   优势   年代   快速   产业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