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尽委屈到独步全球-北斗的逆袭之路

#科技之巅寻找先行者#

上个世纪以来,从原子弹的研发到如今的芯片光刻机制造,我国一直走在荆棘丛生,艰难前行的科技发展之路上,其中全球导航系统可以说是中国科技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

7月31日,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服务,北斗导航系统“全球时代”正式到来。看着北斗系统今天的扬眉吐气,再回想一下当年的忍气吞声,不禁让人感叹不已。


全球定位系统的重要性第一次为世人所知是90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外科手术式打击”让所有人大开眼界,原来现代战争还可以这么打,信息差的优势可以让人毫无还手之力,这不仅惊醒了我们,也惊醒了苏联与欧洲。

而我们下决心搞自己的导航系统,还与上世纪三次耻辱有很大关系。

1993年,美国打着莫须有的罪名,关停公海海域的GPS信号,导致我们银河号货轮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被美军的战舰围困了22天,直到船员耗尽所有的粮食,我们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最终屈辱的同意了登船检查。


银河号船员合影

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解放军打出6发导弹,其中3发导弹失去目标,被台湾当局及美国媒体大做文章,大肆嘲笑。原因被怀疑是美军暗中关停了相关区域的GPS。

1999年,相信很多人都还有深刻印象,南斯拉夫大使馆被北约导弹轰炸,事发之后美方解释「地图坐标标错」,但中国却难以反驳,并且当时国力羸弱,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下定决心要搞自己的卫星导航,北斗一号1994 年报批,随即启动研发,最终于 2000 年发射两个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完成组网。双星定位系统其实历史要追溯到1971年的“灯塔计划”,当时时任国防科委技术专家陈芳允提出了“双星定位”设想,这个设想只需要两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准确定位,相比于美苏两国动辄20颗卫星的财大气粗,这个方案显然更契合我们的国情。即使缩减到了2颗卫星,即使在1989年双星定位实验已经获得了成功,但我们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军工建设要让位于经济建设,我们最终没有实施灯塔计划。直到银河号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才重启导航系统的建设。可惜陈老在北斗一号升空半年前去世了,没能亲眼见到自己毕生心血付诸实践。


陈芳允

2000 年 6 月,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向世界宣布:将挤出最后一小段航空导航频段,供各国平等申请,时效为 7 年。此时,美苏已经占用了 80% 的黄金导航频段,中国如果不能在2007 年 4 月 17 日及之前打上导航卫星并且要实现信号播发,那么将彻底失去布置国产全球性卫星导航系统的机会。

时不我待,我们迅速启动了北斗二号项目,由负责过北斗一号落地的孙家栋院士继续领头。北斗二号与北斗一号最大的不同,是它可以实现实时定位,而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北斗二号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脏——铷原子钟,用来做时间测距。这个小小的心脏,难倒了当时无数的科研人员,我们想要借鉴外部的经验。恰在此时,欧洲航天局传来了向全球开放注资建设“伽利略计划”的消息,我们也决定注资参加进去,毕竟科技无国界嘛。但是这一次我们发现,指望别人是靠不住的,我们自己的路,还要自己摸索。

孙家栋

2003 年 9 月,中国宣布加入伽利略计划,先后注资 2.3 亿欧元。但是没想到欧洲老爷们拿了钱,但核心的技术却完全对我们关闭,即使对一些明文规定的技术合作,欧洲人也推三阻四。被打了一巴掌的我们果断撤出伽利略计划,回到我们自己的研发中来。


伽利略系统

2005年,第一代的铷原子钟终于做了出来,并且借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我们进行了13天的详细测试,最终一切数据指标均正常,我们终于有了卫星导航自己的心脏。

2007年4月14日4 时,第一颗「北斗二号」卫星顺利升空,此时,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截止时间,还有不到 88 小时,我们还差最后一步,接收到卫星的传输信号。团队里所有的人都不敢打瞌睡,紧张的进行着各种调试,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信号接收界面。4月17号20点,控制台的信号接收界面突然跳了一下,第一组信号清晰地传了进来,所有人忍不住高呼拥抱哭泣。此时,离国际电联关闭这最后的黄金导航频段的最后一刻,只差4小时。

我们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2009 年,北斗三号项目开始实施,对北斗二号的技术进行多项升级,涵盖定位精度、原子钟性能、信号强度和信号精度四个方面,全面提升性能,并且这次的目标是——覆盖全球。

为了实现覆盖全球的目标,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需要突破,星间链路技术,也就是让北斗在太空中的卫星可以实现信号传输,这样我们只需要建设一个地面站,就能够与所有的北斗卫星通信。这个技术,GPS没有突破,他们有5个地面站进行信号中继。

2014年,杨长风接替孙家栋,成为了北斗项目的总设计师。为了突破星间链路技术,他带领团队重现了孙家栋当年研发铷原子钟的夜以继日的情景。2015 年 3 月,搭载星间链路的三颗试验卫星相继升空,经过 5 个月的调式,星间链路试验获得突破。自此,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导航卫星系统中使用星间链路技术的国家,意味着「北斗三号」在通信技术上已经超过了 GPS。

此外,还有副总设计师谢军搞出来的批量生产北斗三号卫星的技术,由原来一颗卫星都要大半年的生产周期,到现在的1天半时间就能造出一颗,我们这项技术也是世界独一份。

自2017年11月之后,我们以平均1个月1颗北斗卫星的速度,以及100%的成功率,在31各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北斗三号的组网。

2020年,最初发射的4颗北斗一号卫星静静的停止了运作,而北斗二号与三号,已经有55颗新星大放光芒。

从陈芳允到孙家栋到杨长风、谢军以及一代代的科研人员,与其说我们国运无双,不如说我们有国士无双,有英雄无双。

我们拥有着起于微末时的不折不挠的勇气,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去做那些难却正确的事。

十一期间,百度已经切换到北斗导航系统,百度地图已经实现97.81%的北斗优先定位,仅在假期期间,日定位量突破1500亿次。中南美洲,非洲,中东等地也有越来越多的终端选择了北斗系统,北斗卫星已经与137国签订合作协议,开始分割GPS的市场蛋糕。北斗系统“全球时代”到来。

说句题外话,当时处处看不上我们的伽利略系统,在2011年才开始首发,并且由于没有频率使用权,还要时不时的来找我们。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国际电联   伽利略   北斗   双星   原子钟   银河   中国   导航系统   信号   委屈   全球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