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我是“撞”的,读博我是“拼”的

前言:当你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时,随大流未必是不好的选择,误打误撞可能会开启你的别样人生。当你确定做某件事时,无论喜欢与否,需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豁达,更要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因为爱拼才会赢!

01

懵懂中“撞”上了博士运

硕士毕业时,我和很多人一样面临着就业、考公和考博的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时间我迷失了方向,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当时的自己想当然的是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我一定不考博”,因为自己本身就不怎么喜欢学术,而且好像自己也没有学术天赋,在硕士3年的求学生涯中也没有做出很出色的成果,所以打算着直接就业或者选择考公。


硕士就业那些事:由于自己硕士是双非院校,所以就业也没有什么优势,当时的自己参加了很多公司的招聘会,也投了很多简历,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很不理想,虽然收到了几家小公司的offer,但是这些工作一眼就能望到头,没有前途,思来想去这些offer不能接受。


硕士考公那些事:考公也是命,也有很大的难度,不是说你想考就能考上的,当时的自己参加了国考还有很多省份的省考,不过最终命运的天平并没有偏向我,纷纷落榜。


尤其是当你看到别人都找到心仪的工作时,当你看到身边同学都在为未来努力而有了归宿时,或者当你看到同伴都在为考博废寝忘食时,当时的自己好像无头苍蝇乱飞乱撞,最终碌碌无为。


但我感谢我的硕士恩师和我的舍友,是他们把我拉上了我现在认为正确的轨道——读博。



硕导:“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摸不清方向很正常,不要有太多的恐惧,当你迷路时你就看看身边人怎么走的,这或许会开启别样人生,因为谁都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哪条路适合你,走走就知道了;作为过来人只能是给你别人成功的建议,你自己的人生需要在这些建议中去适应或试错,以我们师门的经验来看,为师建议你考博,读博这条路以后未必不适合你,可以走走看啊。”


舍友:“我在备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我认为对于我们高不成低不就还是双非的硕士来说,满大街一抓一大把,不值钱的,这是我看到的事实,也是很多过来人给我的经验,今天我免费传给你,考博,嗯,你可以考虑。”


就这样,在硕导和舍友的建议下,在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和考上公务员的窘境下,以及身边一大批人准备考博的环境影响下,我选择了随大流——考博


上天为你关上了一扇门,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很幸运自己在硕导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考上了某双一流高校的博士,懵懵懂懂中撞上了博士的大运,从此成为学术人,开启了别样的人生。


02

释然中“开”启了博士路

当自己真正考上博士的时候,尤其是当自己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激动,更多的是担心和忧虑。


我在内心一直问自己:我适合读博吗?我有读博的天赋吗?我博士期间能做出学术成果吗?我能博士顺利毕业吗?这一系列问题在我内心打下了大大的问好。


在忧虑和困扰中我再次走进了校园,开启了正式的读博生涯,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博导,而博导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给我很多读博和人生建议,博导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


博导:“你知道我当初为什么从那么多报考我的博士的学生中录取你吗?当时成果比你好的有好几个,而我为什么选择你?因为我看到了你的‘真诚’,这种真诚既有对学术的追求,也有对做人做事的态度,我希望你的这种‘真诚’能够在学术上发挥作用。”


我:“老师,我可能没有做学术的天赋,我怕自己做不好。”


博导:“读博的天赋不是最主要的,我也没有做学术的天赋现在不也成了你的博导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才是关键!”


博导的一席话让我释然了,既来之,则安之,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了,我在学术上没有什么怕失去的,干就完了。


03

奋发中“拼”出了博士光

唯有勤奋弥补天赋不足,唯有用心才能拼出博士的高光时刻。


博一时我就给自己定下个小目标——发顶刊,拿国奖。而我也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而今也实现了发了顶刊,拿了国奖的高光。博士几年的求学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早8:00-晚10:00泡图书馆。博士科研不像大学时的临时抱佛脚,也不像硕士时的一阵时间的应付,而是需要保持持久的努力,因此要有长足学习时间,要做到“雷打不动,风吹不倒”。


第二,目标清晰才能不迷路。自己吸取硕士时过一天少三晌和走走瞧瞧的坏习惯,因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能是一直无奈,我给自己制定清晰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只要你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目标自然而然就实现了。


第三,多和导师保持沟通和合作。导师是我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益友,遇到问题多和导师讨论,多听听导师的建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现在的自己真的很庆幸遇到一位好导师,也真的认可“导师的学术上限决定了你的学术上限”这句话,导师能发顶刊,你大概率跟着也能发顶刊,导师不能发顶刊,你大概率也是很难发顶刊的,当然这是一种概率问题,但是这句话也很有道理,这是很多过来人的经验总结。


总结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很奇妙,都不是预设好的,你适合什么或者不适合什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随时发生变化。以前不适合你的现在未必不适合你,以前适合你的现在未必适合你,所以当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时,随大流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选择也许会是最适合你人生的选择,比如自己的考博和读博。真的很庆幸自己走上了博士之路,如果让我重选一次,我还会这样做,就像“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这样的毅力坚定。


文章来源:投必得,用于学习交流,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随大流   博导   天赋   导师   硕士   博士   学术   目标   建议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