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融化恐让「冰封病毒」复活引爆下一波全球大流行

世界最大北极淡水湖黑曾湖

新冠病毒肆虐近3年,走出疫情阴影之际,最新数据指出,下一波全球大流行可能不是来自蝙蝠或鸟类,而是融冰中的古老物质。

《卫报》报导,一项针对世界最大北极淡水湖黑曾湖的土壤及湖泊沉积物进行的遗传分析表明,在融化的冰川附近,病毒溢出的风险可能性更高,也就是病毒首次感染新宿主的风险。

该研究发表于《皇家学会报告生物科学版》,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迁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冰封在冰川及永久冻土中的病毒及细菌很可能重新现身,感染当地野生动物,且在这些动物活动范围向两极靠拢的情况下风险更高。

举例来说,西伯利亚北部2016年爆发的炭疽疫情导致1名儿童死亡,至少7人感染,原因是一股热浪融化永久冻土,使一具受感染的驯鹿尸体外露,而当地上一次爆发疫情是在75年前的1941年。

为更深入了解被冰封病毒的风险,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Stéphane Aris-Brosou和同事从黑曾湖收集土壤及沉积物样本,并对样本中的RNA及DNA进行测序,以确认与已知病毒及潜在动植物或真菌宿主密切相符的特征,并以一种演算法评估这些病毒感染不相关生物群体的风险,发现在靠近大量融冰流入的地方,病毒扩散至新宿主身上的风险更高,且随着气候变暖,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冰川融化恐怕释放新病毒

近期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未知的病毒能够且已经在冰川中游荡。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去年宣布,在中国青藏高原样本中发现33种病毒遗传物质,其中28种是新病毒。根据地点判断,这些病毒估计有15000年的历史。

法国国家科技研究中心(CNRS)科学家2014年则成功复活一种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分离出的巨型病毒,使其时隔3万年首次重新具有传染性。研究作者Jean-Michel Claverie当时表示,这些冰层外露可能是灾难的开端。

不过,Aris-Brosou团队仍表示,预测溢出风险高不等于实际溢出或大流行风险,只要病毒与其「桥梁载体」没有同时出现在环境中,发生重大事件的可能性依然很低。

也有预测指出,气候变迁将改变现有物种范围,可能使古老的病毒或细菌接触新宿主。Aris-Brosou对此表示,「我们唯一能确信的是,随着气温上升,这种特殊环境中的溢出风险也在增加。这会导致大流行吗?我们完全不知道。」

英国亚伯立斯威大学环境微生物跨学科中心主任爱德华兹则指出,目前有2件事非常明确,首先是北极正迅速变暖,而人类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其对气候的影响,其次则是来自其他地方的疾病,正进入北极脆弱的社区和生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冰川   西伯利亚   病毒   沉积物   北极   宿主   疫情   样本   气候   风险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