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他人有口难开,遭人拒绝心情不佳,学会拒绝的心理

拒绝他人有口难开,遭人拒绝心情不佳。简单地说,拒绝就是说“不"。

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或希望,你无法满足或不能满足,就需要表不出“不”的态度。而实际生活中,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字便可解决的。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别人以为你有能量,便有求于你,而你出于种种原因不能受托,但又不能直说“不行、办不到”:对方提出一些要求,你既不想违心附和,又不愿直接顶撞;你看不惯对方的行为,既想透露内心的真情,又不愿意与对方发生冲突。在这种状况下怎么办?惟有学习拒绝的技巧,予以巧妙拒绝。根据不同的情境把“不”表示得合情合理。那样一来,你心里无疙瘩,别人不受伤害,彼此相安。

拒绝要顾及对方的心理,必须先考虑对方的心理。因为对你提出要求的,-般不会是陌生人或者关系平平的人,恰恰就是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领导等等。从心理的角度讲,他们托你办事,是看得起你,信得过你,认为你办得到,做得好。在他们的满怀希望中,你突然说“不”。等于釜底抽薪,他们一下子怎么承受得住呢?假如此类事情遇多了,你的一些关系就逐渐得罪了,你有可能成为不通情理的孤家寡人,成为人们眼中的怪物。你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所以,在拒绝时,必须把对方的心理感受放在第一位。采取适当的办法, 迅速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后,再作出委婉的处置。既达到实质性拒绝的目的,又不使对方难看、下了不台。

不要有硬撑的心理,你不能在压力面前屈服,作出你不能做或不该做的事情。有些人面对别人的请托难以把握。别人的殷切希望,苦苦的求助,成为重大的压力。这样的人,义气第一。认为自己如果办不到,做不好,就辜负了别人的一片深情。于是打肿脸充胖子,超能力发挥,违反规定或原则强行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 -且被迫究责任时,后悔不及。在实际接触中,假如你实在办不了,就不要硬撑,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万事可为,事事成功。办不到的事,应该用诚恳的态度,说明情况,实事求是地阐明自己的能力、权力,讲清原因,取得对方的理解。

克服虚荣的心理在别人请托下,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很有地位,得意洋洋,飘然而起,没有多加考虑就予以应承。认为办成了脸上就有光,好名可远扬,结果,实际能力远远不及,耽误了别人的事情,也为自己增添了许多烦恼。亲朋相托,能帮忙时则帮忙,不能帮忙莫瞎忙。遇到能力所限的事情,不妨陈明情由,晓以利害。相信绝大多数人是懂道理也讲道理的,不会为自己的事,要你去冒风险,违纪犯罪,更不会强行要求称“创造条件去做。 消除掉烦躁的心理,陷在两难之中,却之不恭,受之不能。面对亲朋好友,想给他们面子也为自己争得面子,所以,不愿去拒绝他们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己距达到他们的要求又有一定距离, 就想拒绝为好。左右为难,情绪不佳,言语不一,一下说试试看,一会儿又叫难,使对方摸不着头脑。殊不知,那样的情绪,那样的言语,会导致更坏的结果。在烦躁心理中产生的情绪虽然不是很强烈,但是它也直接影响着思维和言语,请托人并不会去体谅你的整体心理过程,更直接地体验到的是面对面的情绪感染。思维和言语,请托人并不会去体谅你的整体心理过程,更直接地体验到的是面对面的情绪感染。他会觉得你没有当事做,或是瞧不起他,或是你忘恩负义,或...之,让你蒙上不白之死。因此,面对那样的事情,应该保持冷静,从容对待,妥善处理。 不应有數衍的心理,当作额外负担对待,随便打发,或者含糊其词,让对方仍然满怀信心地等待好消息。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对方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为人应该地道,要讲社会公德。办不了的就开诚布公地说明原因,表明自己的态度,以便让别人及时另做安排和打算,另谋出路。

铲除欺骗人的心理,怕得罪人,就哄骗,造成- 个尽心尽力的假象,其实在做秀。今天告诉对方自己做了什么,后天又说出现了怎样的阻力,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言语,把对方哄得团团转。那是耍小聪明的做法,严格来说是对人的极端不尊重,把对方当“傻瓜”对待。要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终究会被戳穿。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话实说。关键是如何“说”好。拒绝他人有口难开,遭人拒绝心情不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不佳   晓以利害   心理   言语   面子   情绪   态度   事情   原因   能力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