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上最谜的石刻,郭沫若破解“虫二”,还有一块鼠碑,至今无解

泰山,位于山东泰安,被誉为“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

爬过泰山的人,对泰山的看法,大概有两种,一种认为好,一种认为没意思。

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两极分化呢?

认为好的,自然有千百种理由。

认为没意思的,有的是拿泰山和黄山的自然风光相比较;有的是爬山赶上了“人从众”,啥也没看到,啥也没看懂,只感受到了爬泰山的累。

这类游客,可能真的只是去爬了个山而已,所以说,爬泰山没意思。


泰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堪称“国山”,泰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一座自然山,到政治山、宗教山、文化山、民俗山,再到精神山,普天之下,舍泰山还有谁?

就拿泰山上的石刻来说,现存500多通碑刻,摩崖题刻800多处,石刻作品1696件,如此之多,价值之高,居全国名山之首。

这诸多石刻当中,最谜的石刻,被郭沫若破解了一处,即“虫二”。还有一块“鼠碑”,众说纷纭,至今无解。

虫二


所谓虫二,是指泰山上的一处摩崖石刻,位于泰山斗母宫南,乃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济南名士刘廷桂所题镌。

石刻高60厘米,宽150厘米, 左右有人名、时间,中间赫然有两个字“虫二”,按照古人的顺序,从右往左读,所以说,千万别像有些游客,读成了“二虫”。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虫二”,还是“二虫”,都是奇怪的词儿,按说,古代文人雅士,怎么会弄这么一个玩意,还刻在了泰山上,不怕后人笑话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游泰山,看到了“虫二”两字,直呼摸不着头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日本学者到泰山来,看到了“虫二”两字,被深深地吸引,一行人讨论半天,也没弄清楚里面的含义。

后来,郭沫若登泰山,有人向郭沫若请教,郭沫若在“虫二”两字上,用手比划了几笔,于是解开了这个谜团,“虫二”乃“风月”也,风月无边之意。

虫二是解开了,但是,刘廷桂为什么这样写呢?

这有不同说法,一说当时刘廷桂问泰山上的尼姑要水喝,尼姑不给他,刘廷桂恶搞了一下,故意刻了个“虫二”,风月之意,讽刺尼姑。

另外一说,刘廷桂借鉴当年乾隆在西湖边所题“虫二”,不过,乾隆写的是“虫二”,还是“风月无边”,弄不太清楚了,可能刘廷桂是借鉴了乾隆,按照乾隆的个性,那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喜欢舞文弄墨,卖弄风雅。

不过,今天的角度来看,也有可能是刘廷桂,赞美泰山风光,风月无边。

鼠碑

所谓鼠碑,当然不是给老鼠立碑,而是指泰山上的一方碑刻,位于中天门到云步桥之间,斩云剑北路东。

这个碑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像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太像现在的艺术签名或涂鸦了,但是,石碑上有落款,“辛酉春三月”和“李和谦游山乐”,写的郑重其事,中间的字,却开玩笑似的,让人猜不出来?

有人说,看上去,像是画了只老鼠一样。这也是“鼠碑”的来历,俗称而已。


有人说,这是草书“如意”,二字相连,也是象形的如意。

有人说,这就是一个“如”字。

当然,还有人认为,就是这个叫李和谦的人信手涂鸦。

究竟是什么字?

众说纷纭,至今无解,因为谁也拿不出最有力的证据,只能凭空猜测而已。

那么,这个李和谦,何许人也?为何在泰山上留下这么一方碑刻?

会不会是现在的人恶搞?

这个可能性为零,因为现在泰山上,不会让人乱写乱画,何况刻碑呢?

据说,民国时期,泰山下有个叫李和谦的店小二,喜好书法,特别擅长“如意”二字,这天和朋友登泰山,走到了快活三里(泰山一段平坦的路),有人提议,何不将“如意”二字,刻于泰山,李和谦一高兴,后来请石匠,还真刻下了“如意”二字。

按说,这李和谦,也不是历史名人,鲜有史料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模糊不清,基本上都是传闻。不过,确实有这种可能性,猜测一下,当时朋友一怂恿,李和谦一高兴,兴许就干出了这种事,也算是一段佳话。

如果真是如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和谦,这一图案似的的字,不知道今天的专家,会不会给出较高的评价,还是不入流?

泰山石刻众多,文化厚重,特别是虫二碑和鼠碑,饶有趣味,不知道你认为鼠碑是什么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郭沫若   泰山   石刻   名山   乾隆   碑刻   风月无边   如意   尼姑   没意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