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环境:大规模裁员+史诗级难度校招,互联网会是下一个土木?

导语:还未入冬,互联网的寒气就已经传递给每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身上。而这个寒冬还要持续多久,没人能说出准确答案。今天我们通过3个问题来认识这场寒冬,或许你的心中便有了结论。

这场寒冬有多“冷”?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都不是互联网的从业者,那你一定对这场寒冬有点陌生。

我先用几组数据告诉你,互联网行业的悲惨现状。

去年互联网大厂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招,其中腾讯招募7000,相比往年增幅超40%;美团招募10000增幅超150%;字节跳动招募,增幅超过40%;阿里巴巴也招募近5800人,增幅超过40%

不仅招募人数增加明显,薪资水平相比往年也提升非常明显,都能保证2万的月薪。甚至很多房东阿姨听说之后,都开始了刺激的涨租运动。

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以为计算机专业会越来越吃香,很多考生也以为学了计算机,半只脚就踏上了致富的船。

无论是材料、生物,还是数学、经济,都挤破头地想进这个行业。

可就当大家还在美梦中幻想,现实就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去年冬天,爱奇艺率先被爆裁员20%至40%

紧接着,中国互联网三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相继因裁员被顶上微博热搜。其中阿里被爆裁员20%;腾讯也有15%左右的人被裁掉。

这波裁员潮至今还在进行,比如前段时间百度裁掉整个百度糯米部门。

东南亚小阿里之称的虾皮裁员近50%,包括去年所有的校招生。这个行业所有人员的危机感都被拉满!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什么突然寒冬?

说是突然,其实并不恰当,这场寒冬本在预料之内,只是没人知道何时发生,只有被裁的那刻,这些员工才明白,原来寒冬来得这么快。

这是一场属于“互联网人”的寒冬,分析下来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增速放缓疫情影响

第一个因素:增速放缓。从90年代末到现在的二十多年时间,是中国互联网的野蛮生长时代。这段时间,每个互联网大厂都掌握着一套核心的商业模式,通过流量来获取利润。

比如阿里巴巴的淘宝,腾讯的微信等,使用这些平台的人流量越多,他们能获取的利润也越多。

过去十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在国内的普及,使用他们软件的人数也是疯狂增长,现在他们的用户数量都达到了十亿级别。

但这也是中国的人口上限,如果不做国外业务的拓展,他们在用户数量上必然受到限制,直接导致增速放缓,也没了野蛮生长的可能。

所以互联网现在进入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不太可能像前期那样疯狂砸钱,疯狂招人,该优化的结构组织还得优化,不赚钱的业务也该裁掉了。

第二个因素:疫情影响。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其他行业,其实受到疫情的影响都非常大。

在大家的印象里,可能程序员只需要一个电脑,就能办公,疫情基本不会带来什么影响。

其实互联网很多岗位还是需要员工线下办公的,同时互联网与实体产业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线下产业的供应,线上也必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场寒冬来袭的原因你知道了吗?

我们该如何渡过这场寒冬?

无论是正在工作的朋友,还是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同学,都很想知道我们到底该如何度过这场寒冬。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整理几条比较实用的策略。

相比其他人,自然而然就不可替代,也不会害怕失业。哪怕你的运气不好,所在的部门全体被裁,你也会因为高超的技术很快找到新的工作。

在互联网寒冬,如果不会综合性思考问题,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很容易失去工作。

当公司开始考虑裁员,都是为了降本增效,必定会裁掉那些常年亏损的部门,保留赚钱的业务。如果能找到类似的核心岗位,给公司带来收益,就肯定不必担心被裁掉。

所以,如果你还是在校学生,一定要好好珍惜你的应届生身份,如果不想忍受互联网的寒冬,尽早准备公务员、国企考试。如果你已经是在职员工,那35岁之前,也都还有机会。

祝愿所有的朋友,都能顺利度过这个漫长的寒冬!

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网大   腾讯   阿里巴巴   阿里   疫情   史诗   土木   增幅   寒冬   恶劣   难度   部门   环境   朋友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