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产业传来捷报,台积电的市场地位正在下滑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国半导体产业传来捷报,台积电的市场地位正在下滑!

现阶段的科技发展需求,已经全面步入到了智能化时代,而“芯片”也成为了核心的驱动力,但目前在该领域主要以美技术体系为首,这也让中国半导体在发展的道路上愈发的艰难。

在相关限制启动之后,老美利用自身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单方面切断了国际企业和中企的合作,台积电的断供对国内芯片厂商影响颇大,不过伴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反而刺激了中企国产化的决心。

在智能汽车、物联网布局全面展开之后,成熟工艺芯片的需求成倍增长,这也直接给了中企突破的机会,经过三年时间的沉淀,在芯片全产业链上频传捷报,台积电市场地位不断下滑,将产生什么样的市场效应呢?

芯片市场格局改变

台积电是目前最先进的芯片代工厂,虽然三星也拥有着同等工艺,但在良品率上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苹果、高通、英特尔等顶级厂商,也更加偏向于将订单交由台积电,目前全球超过50%以上的订单源自台积电代工,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了。

但自从步入到2022年以来,全球芯片市场格局就已经产生了变化,台积电的市值一度超过了7000亿美元,但如今却仅剩3500亿美元不到,直接折损超过了50%,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就相对复杂了。

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受到芯片限制的影响,在老美的强行干预之下,被迫中断了和第二大客户华为的合作,导致目前大陆市场份额的占比不足8%,在赴美建厂之后,北美客户的份额高达72%,过度依赖于美企客户,也让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持续下滑。

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先进工艺产能下滑,台积电很早之前就宣布,将会从年底开始逐步关闭EUV光刻机,说明其早就嗅到了“危险信号”,而SK海力士作为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厂商,之前也官宣2023年份额投入将缩减70%-80%,后续很多厂商也纷纷跟进。

而关于缩减开支的原因,如今已经有了准确答案了,根据知名分析师的预测,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到了“寒冬”,仅安卓手机的需求就被砍掉了1.7亿,虽然苹果iPhone 14的销量还不错,但后继无力感已经逐步展现了。

这一次在iPhone 14上并没有采用3nm工艺芯片,实际上并非像苹果所说的成本过高,而是安卓手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了,苹果手机已经处于市场的顶端,没有必要为了那么一点提升,而付出更大的成本,从标准版和Pro版本采用不同的芯片,就能够证实这一个观点了。

先进工艺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虽然工艺有在提升,但在相关性能的表现上差强人意,苹果公司自然不会为台积电不成熟的工艺买单,而三星的3nm工艺,同样也没有传出任何客户预定的消息。

中国半导体产业传出捷报

华为、台积电等厂商,为了解决芯片成本以及性能的问题,目前已经朝着先进的封装工艺前行,所研发出来的芯片堆叠工艺,已经在苹果的M1芯片上得到了验证,不仅节省了成本,还实现了相应的性能需求,更为关键的是不需要用到最先进的工艺。

根据媒体的报道,中企长电科技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先进封装巨头,实现年创收150亿元,更让人激动不已的是,全球前十的先进封装企业,其中有八家来自于中国,并且使用的还是国产的光刻机,在封装测试环节上成功实现了自主化。

而中芯国际在听劝了院士的忠告之后,大量布局28纳米的成熟产能,面对国内对于成熟工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芯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而相比于台积电的处境,就略显尴尬了,市场地位已经逐步在下滑。

目前台积电在大陆的市场份额不足8%,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而这些份额自然都只剩下成熟工艺,面对老美的限制,在大陆市场的产能库存已经受到影响,虽然老美放开了一年的授权,允许其扩充南京工厂,但按照目前的现状来分析,已经无济于事了。

过度执着于先进工艺,也注定了台积电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竞争力将下滑,未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将会在成熟工艺上,这或许就是老美放开一年授权的原因,害怕所有的产能都集中在了中国市场。

在国产的光刻机实现突破之后,我们距离完全去美化的芯片产能,仅剩下一步之遥了,而台积电宣布赴美建厂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选错了合作伙伴,后续有着什么样的国际地位也说不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三星   捷报   地位   光刻   市场   产能   中国   芯片   成熟   厂商   工艺   半导体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