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况味


太行秋色


突然发现,秋天不是循着节令来的,是被文人墨客唤来的。

夏未走,秋未至,凉风无信,叶子依然生青碧绿,暑热照旧往返逡巡,雁阵且未成行,单是月份牌改了改笔画,秋花便开始在文人的笔下盛开,秋虫开始在文人梦里嘶鸣,秋雨开始滴落了文人的相思。文学网站,公众平台,写秋咏秋的文章铺天盖地。初秋、清秋、金秋、秋风、秋水、秋光、秋景、秋思、秋意、秋云、秋韵......秋就这样被拖拽着加快了步伐。

喜欢秋天,喜欢它循着节令缓缓地来,立秋、处暑、白露….岁月的列车驶过一个个季节的站点,暑热下去了,凉风上来;夏蝉下去了,秋虫上来;夏花下去了,秋月上来;水墨下去了,油画上来……待到秋分,车门打开,一个转身惊艳亮相。天高了,云薄了,水瘦了,山寒了,风凉了,叶黄了,秋天妥妥地来了。

等秋的感觉,如同少女等待初恋一般,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最好,他就这么不疾不徐,在该来的时候稳稳地来。

在多数人的情怀里,秋季总是尤为动人。那些美丽的、凄婉的、哀怨的、深刻的情绪和情感,往往都随着秋的到来开始蔓延。见叶落而知秋,从古至今,我们对秋季总是格外心疼,格外迷恋。

秋呢?秋不会这么矫情。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他就那么踏着流年缓缓而来,从容淡定,不悲不喜。

秋天是一个极具厚重感的词汇,因为丰富和层次尽显陡峭之美,美得那么厚实、笃定、稳妥。秋天是人生的中年,这时节的人,渐渐收敛了锋芒,因了光阴的恩赐,开始变得克制、内敛,懂得删繁就简、去伪存真。不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过度绽放的人或事都不喜欢了。

曾经有人讲过一个辨别绘画新生好坏的方法:大凡纸笔颜料装备精良的,往往技艺不见得精良;而看上去落拓简陋,几支秃笔,几块颜料外加半瓶子矿泉水的孩子,却极有可能是难得的人才。我知道这样的说法难免偏颇,但心里还是有几分认同的。如同真正的武林高手从来不在意手中是否有武器一般,意随心动,树叶也是飞刀,树枝也是利剑。由此推及世间万物,莫不如此。若将四季比作人的话,秋天就是深藏不露的高人,因丰富而缄默,因厚重而寡言,只轻轻一笔便绘就万千气象。而后气定神闲,观云卷云舒,看雁去雁来,听风声雨声,不著一词,尽得风流。

秋天就是这样一个季节,不温不火,总是那般气定神闲。秋天的雨是这样的,不紧不慢的恰能将土地湿润;秋天的花是这样的,不吵不静恰能将思绪理清;秋天的风是这样的,不疾不徐恰能将烦忧吹走;秋天的阳光是这样的,不冷不热恰能将心怀抚慰。他像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在不远不近的距离,给予不多不少的关怀。

晴好的秋日,最喜搬个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有时候捧一卷书埋头看,有时仰着脸看云在天边游走,有时候就那么静静地发呆……远远地,风来,气息清幽,踪迹飘忽;远远地,风拂,枝叶摇曳,树影横呈。树叶亮亮的像无数的小镜子泛着光,欢快地晃动着。阳光洒在身上,斑斑点点,如闪烁的星星,格外迷人。

雪小禅说:“人到一定年龄,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一段老戏,或许再养条狗儿、猫儿,就着那中国的水墨,把生活活成自己的生活样”。就是这样吧,饱经风霜过后,人反倒静下来了。愈来愈明白有些生活是用来表演的,如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有些生活是用来享受的,如明月清风,简俭便利。开始屏蔽喧哗世界里人与事的短兵相接,只和频率相同的人素心相对;开始醉心于一粥一饭,一蔬一米,简单中的况味在慢火细熬间氤氲,有质感的人生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暑热   节令   况味   水墨   凉风   颜料   文人   精良   秋季   秋天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