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统计局公布物价指数了,后面物价会涨吗?我这么看……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今天(10月14日)早上消息,2022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3.1%;食品价格上涨8.8%,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4.3%,服务价格上涨0.5%。1 —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

最新的CPI(也就是居民消费价格)和PPI(也就是工厂卖的产品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这两个重要指标,均出现了重要变化!


CPI同比涨幅从上个月的2.5%跳涨到了2.8%,逼近了3%的调控目标区域。


CPI数字可是关系咱每个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你就当是“生存指数”或者“穷人指数”,主要反映普通的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成本压力。物价指数(CPI)太高太低都不好,如果超过3%,则中低收入人群也就是穷人会比较难受。馒头米饭天天涨,受不了啊。


但是如果物价一直跌,比如长期低于2%、甚至1%,那就可能意味着通货紧缩了,目前日本这十来年就这么过来的,普通人就是减少消费,因为大家都知道物价一天天会持续下跌,东西越来越便宜,那干嘛着急买?比如我家要是喝牛奶,那我肯定到最后喝完一天才会去买,因为越晚买牛奶越便宜呀。这样一来,大家减少消费、不想投资。


老板们(也就是企业家吧)也不想积极投资扩产了,投得越多,挣得越少,库存商品一直降价,赔死了,直接躺平了。

这样大家都内卷,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发展越来越差,日本就是例子。


所以说,我们也不能指望物价指数为零或负数,那是对谁都不好。


现在我就给大家聊聊,CPI为何突然走高,9月都到2.8%了呀,未来会升破3%吗?


咱们看统计局提供的数据,9月CPI走高主要是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6.3%造成的,影响CPI上涨了1.7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17.8%,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16.0%,影响CPI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6.0%,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2.1%,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7.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5%、1.6%和1.4%,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2%和0.7%,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5%和0.3%。


大伙看明白了吗?目前推动物价上涨的最大因素,就是吃喝。除了吃喝花钱多了,其他就是石油价格涨了,造成交通车票等涨了。


吃里的核心就是猪肉和鸡蛋价格了。也就是猪周期发威了。所谓“猪周期”,是说猪肉供应量和价格,是有周期的。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大约是3年半一轮吧。从2006年至今,中国先后经历了4个完整的猪周期。猪周期的成因,是价格波动决定饲养量,饲养量决定未来肉价格,这期间往往有瘟疫、政策变化的影响。当猪肉价格偏贵了,大家养猪的热情会上升,生猪繁育、饲养量上涨。猪的生育、成长、出栏是有时间周期的。当这批被增量饲养的生猪出栏,猪肉供应量又会过剩,让肉价下跌,其结果是饲养量下降,为下一波猪肉价格上涨做准备……


猪肉相对牛、羊肉更便宜,是中国多数人口重要的肉食来源,所以在CPI中占比较高。


那后面猪肉还会不会涨呢?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部分业内专家,对近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专家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剔除2019~2020年生猪产能受到严重冲击的极为特殊年份,2019年前历次“猪周期”生猪平均价格最高点为每公斤21元左右,即使考虑近年来成本上升因素,目前价格也已经处于过高水平。专家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明显上涨,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当前国内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连续多月上升,总体并不缺猪,一旦压栏和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届时猪价可能阶段性快速回落。


专家提示,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处于过度上涨区间,价格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建议养殖户顺势出栏育肥猪,及时“落袋为安”,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公众号称,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


同时,国家发改委还提到,“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多个月回升,后期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惜售,不盲目开展二次育肥,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国家发改委为什么对一种肉的价格这样“上心”?因为猪肉在CPI里是核心指标。


另一个影响物价的就是鸡蛋了,与以往年度不同,今年国庆节后,鸡蛋价格不跌反涨,整体呈现出淡季不淡的局面,部分地区蛋价再次冲破6元/斤关口,创出历史同期新高。

虽然四季度需求较三季度有转淡预期,但仍有“双11”、“双12”等节日消费提振,同时下半年电商活动居多,整体备货量也将增加,元旦、春节等备货也多在12月下旬,届时需求面将得到一定支撑。综合来看,第四季度在产蛋鸡存栏量仍是维持低位状态,需求表现也不会太差,预计四季度蛋价或保持高位震荡走势。


由此,我判断未来物价至少到明年春季后不会下降,仍保持缓慢向上趋势,考虑到有关单位会投放储备肉平抑猪肉价格,因此,物价不会大涨!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物价指数   物价   生猪   供应量   百分点   统计局   猪肉   周期   也就是   食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