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报告:数字经济龙头再启新征程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城证券,侯宾)

1. 公司概况:全球领先的通信服务供应商

1.1 发展历程:二十余载成就通信龙头

中国移动是全球领先的通信及信息服务商,致力于为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 提供全方位的通信及信息服务,不断拓展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 网等业务,积极推动一体化解决方案示范项目落地。1997 年,公司在香港注册,同年在 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已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服务供应商,全球网络和客户 规模最大、市值位居前列的世界级电信运营商。

2009 年,工信部发布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2013 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本 公司母公司)获发 4G 牌照(TD-LTE 技术),并在 16 个城市推出了商用服务,正式迈入 4G 时代。2014 年,中国移动、通信、联通共同设立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持有其 40%的股份。2019 年,工信部正式向移动发放 5G 商用牌照,发布 5G+计划, 在全国 50 个城市开启 5G 商用。2020 年,公司在香港开启 5G 商用服务,中国 5G 套餐 客户突破 1 亿。

1.2 股权结构:央企国资控股,股权结构较为稳定

中国移动股权结构较为集中。中国移动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据 2022 年半年报,该公司直接、间接合计持有公司约 69.82% 的已发行总股数,余下约 30.18%(26.07%为港股股东所有,4.23%为 A 股股东所有)。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持续深耕电信行业,经验丰富。团队成员长期于三大通信服务 运营商及其设备供应商等任职,管理经验丰富,把握重大决策的正确动向,助推中国移 动在 5G 时代继续引领电信行业。

1.3 业务概述:形成 CHBN 多维度业务矩阵

中国移动围绕不同新兴技术形成特色业务矩阵。中国移动紧跟新兴通信技术,数字 通信时代主推语音、短信、彩铃等业务;3G 时代打造数据流量、飞信、咪咕音乐等特色 产品;4G 时代推出咪咕视频、和包支付、IDC 等;5G 万物互联时代,助力超高清视频、 移动云、智慧家庭、云 VR/AR 等产品发展。

个人市场(C):中国移动推动“连接+应用+权益”融合运营,持续提升个人市场通 信及信息消费体验。 通信连接:依托全球最大的 4G、5G 网络和独立组网技术,持续提升用户接入体验, 拓展高清语音、视频通话、超高速数据传输等业务。 数字应用:基于传统数字通信业务,创新应用场景,推出“和彩云”、“超级 SIM”、 “云游戏”、“云 VR/云 AR”等特色产品,满足用户在云存储、安全连接、数字娱乐 等方面的数字化需求。 权益服务:依托客户及渠道规模优势,推出汇聚多个会员权益的“权益超市”。


家庭市场(H):主要满足智慧家庭应用场景,以“千兆家宽、千兆 WiFi、千兆 5G、 千兆应用、千兆服务”的全千兆策略为引领,推动智慧家庭服务升级。 千兆接入:持续提升宽带接入速度与质量,网络覆盖住户数超 5.6 亿户。 千兆应用:基于“魔百和”产品引入影视、少儿、健康、教育、游戏、音乐六大类 内容,覆盖合作方约 300 家、内容规模超 33 万小时。 智慧家庭服务:成立“中国移动智慧家庭合作联盟”,推出超 1200 款产品。

政企市场(B):为各行各业提供科技化信息服务。促进“网+云+DICT”融合发展, 提供基础通信服务、信息化应用产品、DICT 解决方案等多种产品服务,满足行业客户需 求。 云服务:推动“N+31+X”移动云资源布局和“4+3+X”IDC 资源布局,推动云数 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构建全球最大云化通信核心网。 5G 垂直行业:聚焦 18 个细分行业,沉淀超 100 个 5G 应用场景,推进 5G 应用场 景从外围辅助环节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DICT 解决方案:打造云视讯、千里眼、移动办公、和校园等产品,发布九大行业 数字化平台,满足客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


新兴市场(N):逐步拓展新兴业务,重点布局国际业务、数字内容及移动支付三大 领域。 国际业务:逐步在全球范围形成完善资源能力布局及服务覆盖,满足境外数智化信 息服务需求。 数字内容:打造“咪咕”系列产品、发布《5G+8K 超高清国产化白皮书》、聚焦 头部赛事版权合作、创新“通信+短视频”的视频彩铃服务、推出“运往边+分发”的 云游戏服务和基于“虚拟+现实”的云 VR/云 AR 业务。 移动支付:推出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包支付”,提供“使用流畅、场景丰富、操作 便捷”的支付体验。

2. 历史回顾:用户增长红利现天花板,业务转型稳步推进

2008 年为中国移动的发展分界点。以 2008 年为分界,可将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分为 高增长阶段(1997-2008)及转型阶段(2008-至今)。

2.1 高增速阶段(1997-2008):用户红利推动快速增长

1997-2008 年,移动用户基数增长成为国内运营商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手机 渗透率提升和技术迭代升级,移动终端的用户数量经历了快速增长阶段。2003-2008 年, 用户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速约 20%。即使 ARPU 值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总体增速 仍在不断提高。本阶段内,利润增速分别为 9.11%、18.12%、28.55%、22.78%、30.26% 以及 29.50%,CAGR 增速为 26.7%。

2.2 转型阶段(2008-至今):互联网掌握话语权,移动亟 需转型破局

传统业务增速放缓,客户拓展遭遇壁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移动终端渗透率逐 渐见顶,用户增长红利收窄;大众更加关注互联网厂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使运营商沦 为管道商,丢失定价话语权;政策要求提速降费,ARPU 值承压下降,运营商营收受到 影响。移动用户增长红利逐步减弱,归母利润增速逐步放缓。 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截至 2022 年 6 月,客户规模达到 9.70 亿户, 家庭宽带客户达到 2.30 亿户;累计开通 5G 基站达百万个,其中 700MHz 5G 基站 30 万 个,服务 5G 网络客户达到 2.63 亿户、5G 专网项目超 4,400 个,处于全球行业领先位置。


2.3 经营分析:5G 带动业绩,数据服务驱动

4G 增量见顶,5G 助力提速:4G 用户占比上升,5G 套餐用户规模扩大。2021 年末, 4G 用户占比 85.94%,相比 2018 年末(77.08%)上升 8.86pp,净增加 1.1 亿户。5G 套餐 快速增长,截止 2021 年 12 月,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数达到 3.87 亿户,5G 渗透率达到 40.42%。

4G 末期中国移动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2019 年-2020 年,公司分别实现总 营收 7490.31 亿元、7701.01 亿元,同比上升 1.42%、2.9%;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1.67 亿元、1041.92 亿元,同比-10.7%、+4.02%。

5G 时期业绩增长趋势显现:2021 年公司实现总营收 8483 亿元,同比上升 10.44%; 实现归母净利润 1159.37 亿元,同比上升 7.51%。2022 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 4969.34 亿 元,同比上升 12.01%;实现归母净利润 702.75 亿元,同比上升 18.87%。

移动业务转向数据服务驱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上网业务成为收入增 长的主要驱动力。用户对语音业务的依赖性趋少,2012 年后语音业务收入持续下滑。2015 年,数据业务占总营收比首次超过语音业务。其中,无线上网业务增速较为迅猛;短信 业务由于受 OTT 业务替代的影响,对收入的贡献持续下滑。


经营指标分析:资本开支在合理范围内,中国移动资产利用率较好。

5G 网络建设提高资本开支:2020 年折旧及摊销为 1724.01 亿元,同比下降 5.70%, 占营收比为 22.39%;2021 年折旧及摊销为 1,930.45 亿元,占营收比为 22.76%;2022 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占营收比为 18.91%,该比例能够匹配公司营收与资本性支出。 资产利用率较好:2020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 3077.61 亿元,同 比增长 24.30%,占营收比为 39.96%。2021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3,147.64 亿元,占营收比为 37.10%;2022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1,472.72 亿元, 占营收比为 29.64%。2018-2020 年期间,中国移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占总资产 比例不断提高。2021 年-2022 年上半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于较高水平,公司 资产利用率较好。

3. 业务展望:C/H 端稳步提升,B 端增长驱动强劲

3.1 C 端:稳中向好,5G 加速渗透

个人市场稳中有升。2022 年上半年,To C 端收入达到 2,561 亿元,同比增长 0.2%; 移动客户 9.70 亿户,净增 1,296 万户,其中 5G 套餐客户达到 5.11 亿户,净增 1.24 亿户, 规模保持行业领先。2021 年全年,个人市场扭转下滑趋势,实现正增长,收入达到 4,834 亿元,同比增长 1.4%;移动客户 9.57 亿户,净增 1,497 万户,其中 5G 套餐客户达到 3.87 亿户,净增 2.22 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

政策要求放宽:2015-2022 年,政府提速降费压力有所释放,2020 年后未对移动网络 资费提出要求,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压力减小,通信行业迎来发展利好。

5G 渗透率稳步提升,助力移动 ARPU 反弹:2022 年上半年,移动收入达到 2,561 亿 元,同比增长 0.2%;移动客户 9.70 亿户,净增 1,296 万户,其中 5G 套餐客户达到 5.11 亿户,净增 1.24 亿户,规模保持行业领先。同时移动 ARPU 迎来反弹,达人民币 52.3 元, 同比增长 0.2%。


DOU 增速放缓,ARPU 小幅回升:2021 年第三季度末,手机上网 DOU 达到 12.3GB, 相比 2020 年末(9.4GB)增加 2.9GB,但整体增速放缓。2019 年手机上网 DOU 增速为 86%,为 2012 年以来首年增速低于 100%,2021 年手机上网 DOU 增速较 2020 年继续下 降,2021 年 Q3 DOU 同比增速为 35.16%。 2020 年移动业务 ARPU 为 47.4 元,同比下降 3.46%;2021 年移动业务 ARPU 为 48.8 元,同比上升 3%;2022 年前半年移动业务 ARPU 为 52.3 元,同比上升 0.2%。

新兴终端市场带来发展机遇:据赛迪研究院,2021 年中国 AR/VR 市场规模将达 544.5 亿元,同比增长 95.2%。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964.2 亿元,2017-2022 年 CAGR 约为 35.31%。

3.2 H 端:智慧家庭推动业务高品质增长

中国移动 H 端业务增长驱动力强,深耕智慧家庭,积极推动家庭业务向 HDICT(家 庭信息化解决方案)转型升级。2022 年上半年,家庭市场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达到 594 亿元,同比增长 18.7%;家庭宽带客户达到 2.30 亿户,净增 1,241 万户,客户净增持续保 持行业领先,其中千兆宽带客户净增占比超 88%。智慧家庭应用增长贡献继续加大,“魔 百和”互联网电视客户达到 1.81 亿户,渗透率达到 78.4%;智能组网客户同比增长 86.6%, 家庭安防客户同比增长 136.2%,大屏点播客户同比增长 139.3%。带宽升级、智家应用拓 展带动家庭客户综合 ARPU 持续提升,上半年达到人民币 43.0 元,同比增长 4.6%。 2021 全年,H 端业务收入达 1,005 亿元,同比增长 20.8%;家庭宽带客户达 2.18 亿 户,净增 2,588 万户,持续保持较快增速。智慧家庭价值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3.3 B 端:“网+云+DICT”融合发展,打造收入增长新引 擎

To B 业务成为营收增长创新驱动力:近两年 B 端市场发展速度较快。2022 年上半年, 政企市场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达到 911 亿元,同比增长 24.6%。政企数字化转型收入占比 达到 73.9%。政企客户数达 2,112 万家,净增 229 万家。DICT 收入达到人民币 482 亿元, 同比增长 44.2%。2021 年,B 端市场收入为 1,371 亿元,同比增长 21.4%。政企客户数达 1,883 万家,净增 499 万家。2018-2021 年上半年,中国移动 To B 业务收入占比由 12.12% 提升至 18.58%。政企客户方面,2022 年政企客户数为 1384 万家,同比增长 34.63%, 2019-2022 年上半年政企市场均保持较高增速,维持于 30%+。


持续赋能 To B 市场:中国移动不断壮大 To B 团队规模、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截 至 2022 年 6 月份,累计开通 5G 基站超百万个,其中 700MHz 5G 基站 30 万个,车联网 连接数累计超 1.95 亿,对外可用 IDC 机柜达 42.9 万架,持续提升服务政企客户的能力。

网络切片技术领先:网络切片是 5G 服务 To B 业务的基础。中国移动相关技术行业领 先,总结出网络切片端到端的“三层六域七大流程”:三层指网络层、管理层和运营层; 六域包括 CSMF、NSMF、核心网、传输网、无线网和终端;七大流程包括订购、开通、 计费、编排/配置、管理、注册、会话等。

3.4 N 端:布局创新业务,探索全新增长点

国际业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移动持续优化国际资源布局、繁荣国际合作生态,国际 业务全球领先。2022 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 81 亿元,同比增长 19.3%。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公司已拥有通达全球的 70 余条海陆缆资源、106Tbps 的国际传输总带 宽;拥有 225 个 POP 点,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漫游服务覆盖 264 个方向,5G 开通 51 个方向,“牵手计划”覆盖全球超 30 亿用户。

全力打造数字内容一体化平台:致力于打造内容生产、聚合、传播一体化平台,提升 咪咕视频、云游戏、云 XR 等优质互联网产品影响力。2022 年上半年数字内容收入达到 116 亿元,同比增长 50.6%,增速创新高。2021 年全年数字内容收入同比增长 47.1%, 咪咕视频全场景月活跃客户同比增长 45.0%,视频彩铃订购客户规模突破 2.4 亿户。

金融科技产业链规模加速增长:移动打造集中化产业链金融平台,2022 年上半年产业 链金融业务规模近人民币 300 亿元,同比提升 157%;聚焦和包产品打造“和金融”服务, 推进数字货币场景与运营创新,2022 年上半年和包月活跃客户同比增长 197.9%。2021 年全年,互联网金融收入同比增长 102.1%,和包月活跃客户同比增长 155.7%;发挥大数 据优势,布局金融征信领域,持续提升信用购产品水平,成为全国最大线下分期平台。


3.5 移动云业务:产品技术行业领先,构筑差异化优势

全球云服务业务需求强劲: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云市场,据 Canalys 统计数据显示, 2021 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市场支出同比增长 43%,达到 72 亿美元。其中,阿 里、华为、腾讯、百度四大厂商占据八成市场份额,阿里云以 38.3%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国内中小型云厂商以金山云、优刻得、青云等为代表,公有云市场是其核心收入来源。 根据 IDC 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 IaaS 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119.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7%。 得益于云服务市场需要猛增、国内云计算市场快速扩张,中小云玩家收入增长迅猛。

移动云技术行业领先:移动云业务是中国移动面向政企、事业单位和开发者等客户推 出的业务,基于云计算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来提供基础资源、平台能力和软件应用等 服务。移动云目前已实现“N+31+X”中心+边缘分布式云布局,即 N 个集中节点、31 个 省级属地化节点、X 个边缘节点,成功打造全域资源布局。

移动云业务增长实现翻倍:中国移动加速推进云业务发展,形成“云网一体、云数融 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的差异化优势。2022 年上半年,移动云收入高速增长,达到 人民币 234 亿元,同比增长 103.6%。截至 2022 年 6 月底,签约云大单超 3,500 个,拉动 收入超 130 亿元,央企国企上云项目超 1,100 个,成功打造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等 一批行业云标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伴随政企客户数智化转型,中国移动的公有云收入份额进入业界前十。据 IDC 发布 的《2020 年政务服务运营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政府云服务运营市场的市场 规模达到 49.87 亿元,同比增长 25%,其中移动云跻身前列,占据市场份额第三。


4. 创新驱动:投资拓展业务边界,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4.1 股权投资:扩大业务版图,构建数智生态圈

中国移动促进“产业+资本”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资本“价值贡献,生态构建,产投 协同”作用,以布局关键领域、助力扩大生态、支持创新发展为发力点,通过“产业+资 本”的双重连接,构建数智化转型生态圈。中国移动投资公司通过“2+3”进行投资运作, 即两个直投主体:中移资本、中移投资;三个资金平台:母基金(中移和创)、主控基 金(中移股权基金)和联合基金(中移创新产业基金),构建了“7+1”的产业生态布局, 覆盖国企混改、人工智能与信创、文创多媒体教育、金融与金融科技、千行百业数字化、 智能硬件硬科技、网络通信云计算和国际化。

成立专投基金,助力中小企业发展:2019 年 11 月 14 日,中国移动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袁利华表示中国移动围绕 5G+资本生态圈构建,迄今已投资了 40 多个项目,投资规模超 过人民币 1800 亿元,投资版图覆盖境内外基础电信服务、新媒体、新技术等 TMT 相关 领域。


重视投资,资金存量大:根据中国移动 2022 年半年报,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中 国移动公司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存量 3630.19 亿元,占总资产的 19.4%。同时,2022 年 1-6 月投资收益 74.2 亿元,同比增长 8.82%;同期长期股权投资 1741.04 亿元。2021 年全年, 股权投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 10.1%。

有望通过投资并购继续扩大业务版图:中国移动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 兴互联网产业。借助移动的庞大客户基数,通过共享客群、共建平台、共投资源,进一 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在 2020 年,中国移动启动“5G+绽放行动”,设立百亿级 5G 联 创产业基金,实施“千亿”产业拉动计划,进一步做大“生态圈”,加速数智化纵深布 局,赋能产业发展。

4.2 降本增效:新兴技术推进数智化转型

中国移动促进数智化销售模式转型:积极推进泛全联盟直销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影响 力。截止 2022 年 6 月,移动客户数量达到 9.70 亿户,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 2.56 亿户。

新兴技术助推移动降本增效:中国移动建设“业务+数据+技术”智能中台,促进智能 化运营,自行研发新一代客服系统,智慧客户能力持续提升,统一 AI 研发平台上线,支 撑多个 AI 项目内部应用,2020 年,中国移动拥有 5.9 万网络运维人员,年投入 1400 亿网络运维费用。中国移动积极推进网络运维数智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维 效率,缓解网络质量和压降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

4.3 股权激励:重视员工福利,加大股东回报

中国移动重视员工福利:2020 年 8 月 13 日,中国移动为有效激发企业活力,上市以 来首次进行股权激励,向 9914 名管理骨干及核心人才授予约 3.06 亿股股票期权,授出的 股票期权分三批开放,占比为 40%/30%/30%,行权有效期为 10 年。该股权激励有利于持 续稳定公司架构,激励稳定核心员工,进一步促进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持续提升派息率,加大股东回报。中国移动(港股)2018-2021 财年派发年度股息分 别为每股 3.22、3.25、3.29 以及 4.06 港元,股利支付率分别为 49%、55.9%、52.57%及 60%,2022 年中期派发股息 2.20 元。同为运营商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2018-2020 财年 股息为每股 0.13 港元以及 0.16/0.16/0.2 港元。2022 年全年派息率将比 2021 年进一步提升。 2023 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将逐步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 70%以上。


5. 盈利预测

中国移动未来业绩预测

我们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中国移动的个人业务(无线上网、语音、短信) 增速会逐渐停滞,而代表新兴业务的产业互联网(应用及信息服务)则会随着 5G 的应用 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毛利率假设: 根据中国移动历史发展情况来看,毛利率稳定在 30%左右的水平。根 据 近 三 年 平 均 水 平 , 我 们 假 设 中 国 移 动 2022/2023/2024 年 毛 利 率 分 别 为 28.81%/28.95%/28.93%.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中国移动   政企   征程   上半年   布局   龙头   收入   客户   通信   业务   数字   家庭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