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智造公司:改革赋能焕生机“智能”蝶变开新局

走进兖矿智造公司,花草如茵、生机勃勃,一线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片团结奋进、热火朝天的干事创业景象映入眼帘。2021年11月29日,伴随能源集团改革发展的东风,山东兖矿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这个公司因“煤机”而生,以“煤机”蜕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蹄疾步稳,阔步前行。

自成立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山东能源决策部署,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公司改革发展为契机,锚定目标方向,深化体制改革,以优化管理流程为切入点,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强化 “双创”能力建设,初步完成从“弯道超车”到“换道领跑”的实质蜕变。

变革转型,争做改革先锋,取得新突破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提升,管理效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以“转型”破题,向“改革”发力,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兖矿智造公司迅速开展。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遇到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流程僵化、绩效考核粗放、人才培养欠缺等问题。”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于立军表示。对此,该公司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制定公司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管理模式转型、管理机制变革,努力实现上行下效的带动作用。

着眼管理流程改革,他们坚持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管理理念,以产供销一体化为主线,以服务矿方为核心,以精益质量、提产增效、创收降本为抓手,全面完善公司管理标准,制定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70余项,构建了机制明确、运转高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着眼生产管理,确定了“客户-营销”“采购-外委”的外循环管理和“接单-排产-采购-加工-销售”的标准化的内循环管理流程;围绕2022年客户需求,强化生产过程控制,同步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计划落实机制,确保生产计划逐级分解,精准实施。

着眼绩效改革,强化日常监督考核、突出正向激励、激发内生活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对生产车间按照“工效融合”的市场化考核原则,实施“量价结算”,推行“3+3”事业部考核模式;对二级机构实行“4+6”承责经营模式考核,并将安全、质量、成本等要素纳入岗位考核;对机关科室实行“定性+定量”的绩效考核方式,形成了全方位薪酬考核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把关键指标纳入月度市场化考核管理,对不同岗位职工提出明确要求,让每一名职工工作具体化、考核透明化,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他们始终贯彻“两个一切”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突出畅通职工问题反馈渠道,设立了“我为职工办实事”服务热线,并对职工反馈问题提出了“能立即解决的,立即答复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约定时间给予答复”的具体工作要求。

“现在我们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干劲十足,收入自然也越来越高,这都源于企业的改革发展。”该公司一线职工一边忙碌一边说,“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在前几年的工作中,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开源节流,助推降本增效,开拓新路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微不足道的浪费会变成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开源节流就是增加利润、节省开支,说到底就是为了提升经济利润,积少成多,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要用好‘开源节流’这把‘利刃’,对标一流企业,牢固树立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管理理念,建立工作清单、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发展使命。”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于立军始终认为。

开源和节流看似是两件事情,实则不然,长久来看一定只有打好“开源节流组合拳”,才能最大化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为了做好开源增收的“加法”,他们强化落实“两增三降三提升”,采取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计提、保障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和申报取水量提升等有效措施,实现减税节税170万元;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奖补,申请各类政府补贴资金325万元;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废旧物资处置变现3400余万元。

为了做好削冗减支的“减法”,他们深化对标提升,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运用液压支架产品对标成果,形成营销、财务、生产、技术、供应、质量、安全等诊断报告及梳理对标提升改善清单10项;通过严控非生产性经营支出、整合营销模式、资金管理创效、争取政策支持等途径节支降耗,可控费用降低1700余万元,降幅18%。

两化融合,激发内生活力,打造新局面

全面推进市场化精益化“两化融合”工作是为贯彻落实能源集团、东华重工公司的改革发展新精神、新要求,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激发企业内生活力的重要举措。

“两化融合”工作作为 “一把手”工程,该公司以现有市场化管理工作团队为基础,聘请外部咨询团队,配备专业人员,系统构建“135594”管理架构。开展“公司、专业组、车间、班组、岗位”5级市场主体运作,强化“生产计划优化、精益成本改善、设备OEE提升、精益人才培养”4项工作重点,形成了主要负责人带头推进,班子成员协调实施,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车间班组落实执行的良好局面。

“两化融合”工作开展以来,这个公司聚焦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全面对标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以实例印证,对公司生产经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深化价值链条“从有到优”。截至目前,“两化融合”成效显著。全面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对103种关键设备实施可视化点检,对100余种生产设备进行了可视化点检现场演练,定期核算40余台关键生产设备的OEE指标,关键设备的平均OEE指标达到75%,较改善前提高近25%;攻关机器人焊接效率提升,验证使用φ1.6焊丝,机器人焊接熔敷效率提高30%;验证φ1.2焊丝立向上焊接,综合焊接比率由40%提高到70%;实施全面成本改善,选定16名成本管家,对39项费用构成进行分析,强化“三本账”的管理,排定14项改善课题,累计降本创效2000余万元;精益人才培养,制定18门基础培训课程,选定36名精益人才,完成10名内训师转化,现已开展精益管理培训13次,参与人数500余人次。

守正创新,勇立发展潮头,实现新跨越

守正创新,守正是前提。守正就是守住本源,夯实基础。该公司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智能、专精特新,持续为矿井提供优质产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

2022年初,他们承揽了伊犁一矿ZFY21000型高端液压支架制造订单。为了保证这个能源集团千万吨主力矿井按期投产,该公司启动“安全生产百日会战”,从研发设计、生产组织、材料供应和质量管控等各个环节,系统谋划,科学排定生产计划,实施全流程考核管理,最终按照既定工期,高质量完成了155架10571吨生产任务,生产车间同期创下单月产能历史新高。同时公司委派专业团队进行现场服务,有效确保该矿1503E智能化综放工作面联合调试,得到了矿方的高度认可。

守正创新,创新是保障。创新就是打破藩篱,激发活力。新时代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创造性认识,才能立足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021年10月26日,兖矿智造公司携“世界高度”亮相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煤展会。全球首台最大采高ZY29000/45/100D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迅速成为全场焦点,该支架最高支护10米、单机重量超120吨,支护高度以及单机重量均处于世界第一。“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组装,我们真的是夜以继日,从未言苦、从未言累,这段时间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10米液压支架研发团队负责人激动地说。

喜报连连。继10米世界最大支护高度液压支架研发制造成功之后,2022年4月,世界首台承压达到50000KN的液压支架整机试验台在该公司建成投入使用。该试验台高17米,净重达1300吨,为目前世界上可试验支护阻力最大、试验高度最高的试验平台,按照国家标准GB25974.1、欧盟标准EN1804-1,完成国内外所有型号的整机试压。该试验台多项性能指标均为世界之最,填补了超10米大型液压支架加载试验空白,为打造山东能源研制世界高端液压支架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赋能,这个公司焕发出无限生机,取得成绩有目共睹。1-8月份,这个公司累计完成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4亿元;主导产品屡次创出世界纪录,产品品质迈入国际一流行列,产业发展正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开源节流   试验台   班组   公司   支架   生机   液压   职工   高度   流程   智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