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芯的“寒冬”开始来了


在美国对华为等中企实施芯片禁令之初,比尔盖茨就曾劝告:这么做适得其反,非但无法遏制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反而还会让以出口为主的美半导体市场遭到反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杀红眼”的老美显然听不进去这样的忠告,或许是与华为在5G竞争中的失利给它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中企如今在老美眼里几乎是“草木皆兵”。

就在10月7日,美国又宣布了新的管制方案,将31家中国实体企业列入了“未经核实清单”。理由是无法核实这些中企的产品,最终将被用到何处。这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让老美没料到的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被列入清单的中企还没开口叫冤,美本土半导体企业却集体暴雷,股价大跌。

2022年10月8日至9日这一天,堪称是美半导体市场的“黑色星期五”。其中AMD跌去13.87%,损失约960亿元,英特尔跌去5.37%,英伟达8.03%、德州仪器4.36%,费城半导体6.06%,就连专注软件系统技术的微软,下滑比例也达到了5.09%。

一夜之间,这些美科技巨头累计蒸发了上千亿美元!不可否认,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半导体市场目下的大环境有关,但老美却难辞其咎,它破坏芯片全球化的“断芯”举动,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有外媒表示:美芯的“寒冬”开始来了。之所以这么说,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半导体企业的业绩报表太难看,更是由于受断供事件影响,美芯被打上了不可靠的标签,一场浩浩荡荡的“去美化”浪潮正在加速推进。

相比欧洲投入430亿欧元在本土打造可控半导体产业链的计划,我国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所带来的效果显然更加明显,而且对美芯的冲击也更大。

要知道,我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且曾是美芯最大的“金主”。但在经历了“卡脖子”之痛后,国内芯片市场已不再寄希望于“买办”,很多中企也都认清了形势,开始把可控的芯片放在本土。

据统计,今年全球增速最快的20家芯片企业中,有19家都是中国厂商!此前国内注重芯片自研的企业可能只有华为等寥寥数家,但如今联想、阿里、小米、OV等科技公司均已加入了芯片自研的行列中来,甚至有消息称,连格力、京东都开始跨界造芯了。

值得强调的是,国内最先进的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从去年至今已接连四次在多地建厂、扩大产能,总投资超过了1700亿元!而这也使得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企进口芯片累计砍单了约530亿颗,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了12.4%!

而美芯没有了“金主”的全力支持,销量自然不会太好看。例如高通,曾经是安卓阵营的不二之选,可自华为断芯事件之后,骁龙芯片就似乎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主要原因就是国内厂商担心自己也会被掣肘,所以有意扶持联发科、紫光展锐等其他芯片企业,从而减轻对高通等美企的依赖。

为此,高通市场份额大幅缩水,不仅损失了近80亿美元,而且第一大芯片厂商的宝座也被联发科取而代之。再加上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景气,高通一度摆烂,宣布重新进军服务器市场。

还有美光,受无法自由出货的影响,不得不收拢产业链,一度关闭了在中国市场的多个业务中心,灰溜溜地逃回了美国。

如今的情况似乎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断芯”的反效果开始“爆发”了。而随着我们国产芯片自给率的不断提升,对外进口的数量还将会继续减少,这就意味着,美芯未来的日子可能会更加“饥寒交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华为   美国   寒冬   半导体   本土   芯片   损失   厂商   国内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