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云和文旅红了富了一个少数民族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刚刚过去的长假中,汀南丝雨民宿的“少当家”钱杰,每天太阳刚刚升起,就从山里早市采购背回供民宿客人一天的新鲜食材。在浙江省云和县石塘镇长汀村,像钱杰一样从外地回乡创业、经营民宿的青年人有20多名。年轻人的回流,给这个少数民族村寨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烟火气息。

长汀村在大山里水库滩涂上,建成了浙中、浙西地区唯一的长沙滩。 叶小平 供图

提起长汀村,曾经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穷”字。钱杰的媳妇说,10年前她从丽水市郊区嫁入钱家时,是坐着摇橹船进村的。长汀村位于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云和湖畔,至今有400多年历史。

由于地处瓯江“黄金水道”,历史上长汀村曾经是瓯江流域一个码头重镇,工商业非常繁荣,鼎盛时期全村有1000多人口。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建设石塘水库过程中,全村三分之二人口外迁,现在的长汀村都是靠移民新建的。被湖水阻隔的长汀村中,80%多的村民外出打工谋生,留下老人、小孩。

长汀村的发展转机缘于县里提出的“云里看海,山里玩沙”文旅创意。云和县原本计划在村边上建造一条防洪堤,但时任县领导认为,防洪堤是一次性投资建设,大堤建起后村民的增收又怎么办。经过水利专家前期的科学论证和规划设计,该县在防洪堤的位置创意建设长汀沙滩文旅项目,从沿海采购大量海沙,在大山里的水库滩涂上,建成了长沙滩。

此河段介于瓯江流域的石塘水库、紧水滩水库两座大坝之间,水位落差小,水流平缓,沙子不易被流水冲刷卷走,其他库区河段水文地质条件不一样难以复制,一举扭转了长汀村的“衰落”态势,并“复活”成为一个“网红”打卡村。原来邻近的高畲村、大源口村、黄庄村、北溪村都并入了长汀村,共有363户、928人。

据统计,长汀村近年来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500多万元,村集体累计创收500万元。大部分村民回乡创业;民宿农家乐由原先的“0”家发展到“13”家;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4万元提升到3.5万元。同时兼任长汀村委委员的钱杰说,“今年以来,村里的游客量大,民宿的生意好”。

责任编辑: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云和县   瓯江   滩涂   长汀   云和   中国青年报   防洪堤   河段   浙江省   浙江   少数民族   水库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