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看小天安门!50年代耗资200亿的恢宏建筑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73号,有一座坐落于马鞍山上,糅合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两者相互巧妙结合的杰作。

这座建筑,就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即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曾经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亚洲20世纪经典建设。

与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办公区隔街相对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

占地6.6万平方米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中心礼堂净空高55米,整个建筑群总高65米的一座恢宏建筑。

具有鲜明传统风格和强烈时代特征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重庆市举行大型集会和演出活动的中心,在重庆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曾经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设计,采用轴向对称的传统手法,仿明、清的宫殿形式,中心礼堂三层圆顶由大红廊柱支撑,绿色琉璃瓦。

建筑群落的正前方有一排精致的门楼,中心礼堂正中的的穹庐金顶,脱胎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仿天坛正中的圆柱望楼,南北两翼是如同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塔楼,整个建筑群从外观来看,完全相似北京的天安门城楼,甚至可以说是北京天安门的缩影,故在全国各地游客中,有“小天安门”之称。

以橘红和红色为主色调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牌坊整体,上覆碧绿琉璃瓦,里外两面嵌以金色图案。

因先后两次遭遇火灾,初期木结构的牌坊,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修建,以彻底杜绝火灾的发生。

重庆解放后,管辖川、滇、黔、康及重庆四省一市的西南大行政区开始运作。当时整个西南大区一级党政群机关,都没有一座能够容纳较多人集会的场所。

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当时的西南军政委员会主要领导,决定拨款200亿元(新人民币200万元),在重庆筹建一座能够容纳数千人集会的大礼堂。

经过多方征集和筛选,最终采用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工程师张家德的设计方案,集北京皇家建筑之大成,用古代皇帝祭天、状如天坛祈年殿的三重檐攒尖宝顶,作为中心礼堂的“皇冠”。

张家德工程师的整个建筑设计方案,显得清新亮丽,金碧辉煌又端庄稳重,整个建筑显得威仪十足。

大礼堂的建设者们,把马鞍山削去一个山头,分层筑台、填沟为场,借鉴了传统“因借山势”“山屋共构”的经验,修建完成了这座由贺龙同志亲笔题名“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后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重庆直辖之后,采纳民意的重庆市委市政府拆除大礼堂围墙,建设了供游客旅游和休闲的人民广场。

从此这座重庆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变了功能,变成了重庆市的市政、文化、休闲广场,成为重庆市旅游和接待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天安门   重庆市   大礼堂   天坛   牌坊   建筑   建筑群   重庆   礼堂   北京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