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以农文旅融合为“径”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注重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协奏曲”在临河大地奏响。

特色文旅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我们已经在这转了半个小时了,还没走出去呢。”来临河区八一乡联丰村玉米迷宫游玩刘霞说,“这里不仅可以休闲娱乐,更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在田间地头认识不同植物,激发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走迷宫的同时还能参加寻宝游戏。”

“有点意思吧?要是不看地图,可能转悠半个多小时都找不到出口!”负责人刘军告诉记者,“‘玉米迷宫’就是人工在一片生长成熟的玉米地里打造一个迷宫,巧妙地将农业和休闲相结合,以体验式的田园旅游为卖点,让游客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还能近距离体验农业乐趣。”为了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玉米迷宫还设置了“浑水摸鱼”“金色沙滩”“小鸡快跑”等多项充满农趣的体验式游戏,让游客畅享田园乐趣、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尽情享受农庄里别样的亲子时光。

乘着乡村振兴的春风,临河区精心打造田园综合体,做好“融合发展”大文章。狼山镇富强村、干召庙镇民主村、河套非遗小镇、“河套·彤锣湾”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鲜农万亩农旅田园综合体……已经成为了临河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近年来,临河区依托特殊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养生型、传统村庄型、农耕民俗体验型、特色文化传承型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适时科学制定“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共享,形成“智慧旅游”“农耕体验”“养生慢城”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框架,一批休闲农业观光园、家庭农场和休闲农庄已初具规模,“让农田变景区、让农房变客房、让农餐变美食、让农产品变商品”已成为现实。

节赛为媒 展现临河独特魅力

7月20日晚,“守望相助好家园”——农牧民文艺汇演在青春湖激情开演。

8月20日晚,2022年第十九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文博中心演艺广场盛大开幕。

8月22日,“匠心雅趣·共享生活”非遗宣传展演展示系列活动在临河区黄河湾文旅产业园步行街成功举办。

近年来,临河区以节为媒,深耕文化,打造品牌,走农文旅融合之路。每年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冰雪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和元宵节大型社火表演活动、书画摄影展、“书香临河”全民阅读、消夏文化艺术节、广场舞比赛、全民健身品牌项目展示等一系列具有本土气息的文化体育活动近百场;同时,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乡村健身品牌,打造自行车营地、体育公园等具有体育特色的综合体,充分发挥我区“冰雪资源”优势,做好冬季体育运动文章,带动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采摘、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向各地游客展示了临河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大提升了临河区的知名度、美誉度。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和文化引领,全区乡村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文旅融合效益日益凸显。据统计,2022年1-6月份,临河区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22.5%。

下一步,临河区将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力度,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鼓励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加入农文旅融合发展队伍,促进人才资本向乡村流动。同时,构建融合发展机制,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政策协同体系,把市场需求与当地自然生态资源、乡村文化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巴彦淖尔   乡村   河套   综合体   助力   迷宫   田园   游客   特色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