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将废弃矿洞建成“福地洞天”,尧治河人矢志不渝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尧治河三个4A景区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前提下,共接待游客5.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7.4万元。其中,开业仅一年的三界洞天景区接待游客达3.47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49.3万元。

游客冒雨观看文艺演出

看到这个数字,一位多年关注尧治河产业转型的“汉江智库”专家感慨道:“三界洞天”已然让曾经的废弃矿洞蜕变为“旅游福地”。

三界洞天门景区一角

不久前,在该景区首期项目营业一周年暨尧治河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投资运营方负责人浙江客商陈碎池高兴地宣布:仅仅一年时间,三界洞天景区已经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尧治河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很有信心通过二、三期的投资建设,把三界洞天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级的矿洞文化旅游胜地。”陈碎池说。

建言:全国“两会”留下矿洞治理的尧治河声音

今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结合实践中的摸索和系统调研,向全国人大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参加首届尧马的孙开林(右二)

孙开林提出,尽快组织相关单位调查清楚可利用资源数量,制定废弃矿井(洞)开发利用标准体系与政策;开展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发展实情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与利用规划方案;制定废弃矿井(洞)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进行统筹部署、科学规划,积极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我国能源经济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建议一经提出,迅速引起热议和广泛关注,许多代表纷纷表示出对发展“矿洞经济”的浓厚兴趣。

“过去开矿给村民和集体带来了财富,现在矿采完了,能不能把废弃矿洞拿来二次利用、变废为宝?”孙开林说,这个问题自己在向全国人大建言之前,压在心头很久了。

30多年来的磷矿开采,使村里的矿洞逐年递增,最多时超过60个,总长度有50多公里,体量超过40万平方米。对于这些废弃矿洞传统的处理方法,一为封口,二为回填。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企业成本,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何找到循环利用的新路,在国际国内虽有不少探索,但难题众多、步履缓慢。

全国首家磷矿博物馆

探索:把废弃矿洞转化为“绿色资产”、富民资源

经过多次考察并邀请专家论证,2016年初,在孙开林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尧治河村决定结合自身实际先行先试。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废弃矿道打造矿洞探险神话主题旅游景区,发展“矿洞经济”,让废矿洞变成聚宝盆。

历经三年建设,尧治河三界洞天景区于2021年9月底正式对外营业。景区约1.8万平方米,全长2.7公里,洞内建有上中下三层,分为天界、地界、人界三大板块。利用影像技术,“天界”再现了盘古开天辟地、八仙过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18个中国神话故事场景;地界设了32个场景,其中28个场景为实景还原,部分场景为逃脱游戏;人界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用19个场景展示了祥和安康、安居乐业、花好月圆等景象。

景区一开业就显现出巨大的吸金能力,仅在去年“十一”黄金周,三界洞天单日游客量突破1.4万人,黄金周共接待游客6.6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

三界洞天景区开业庆典活动现场

如此以来,投资方信心大增,迅速敲定了后期建设的投资计划。目前,三界洞天二期工程——精品民宿,投资1亿元,已经全面开工,预计明年“五一”前竣工营业。计划投资8000万元的三期工程——地下文化演艺项目,也开始着手前期筹备工作。

与此同时,矿洞食用菌栽培也大获成功。在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系博士、山东盖世俊业有限公司经理周树修指导下,去年8月试种了6个品种,产品经检测和市场试销,均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废弃矿洞环境幽暗,空气清新,温度常年保持在8-12 之间。不仅适合食用菌生长,而且恒温状态下培育的菌菇风味独特,富含有益人体的多种营养元素。

矿洞食用菌门景区

首期投入批量生产的矿洞金针菇、秀珍菇和香菇三个品种,总量达到50万棒的生产规模,使用矿洞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600万元、利润800多万元。

技术人员在矿洞指导生产

目前,村民纷纷要求入股矿洞食用菌项目,村里正在全力组织扩容扩产和深加工试验。计划用3年时间,发展500万棒,实现综合销售收入4.5亿元。

矿洞菌加工的旅游商品

在此基础上,洞藏尧治河白酒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据介绍,正在建设的8个主题藏酒区,集藏酒、品酒、经销和文化体验于一体,将运用声光电技术,打造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中国酒文化展示体验区。建成之后,又将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沉浸式文化休闲景区。

正在建设的洞藏白酒基地一角


尧治河酒生产厂区一角

思路一变天地宽。曾经令人无比揪心的废弃矿洞,如今不仅成了独特景观、生产基地,而且正在成为尧治河的“宝贵资源”和“绿色资产”。

这变化,得益于尧治河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绿色助转型,以融合促发展,推动项目不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不懈探索。

镌刻在尧治河矿山修复地段的宣传标语

展望:绿色高颜值,生态新气质,研学康养新高地

从地上到地下,在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尧治河人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庄大道。


首届尧马主会场一角

近十年来,尧治河村先后投入5亿多元建设景点及配套设施,成功打造出3个国家4A级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湖北省级旅游度假区……一张张闪亮的“金名片”,折射出尧治河绿色发展的底气和优势。

如今,尧治河村以矿区变景区、居民区变景区、山区变景区的“三区”融合建设为目标追求,已经构建出“村在园中、厂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良好生态,全村生态恢复率达到96%,森林覆盖率达95%。

尧治河民居

全域旅游、矿洞经济、项目推进持续发力,稳中求进。202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实现利税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万元,全村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5亿元。

修复矿山时建设的日月广场

“未来,尧治河就是要依托绿色高颜值、生态新气质,托起中国山区幸福村的金字招牌。”孙开林说,现在旅游在尧治河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要以旅游创品牌为重点,紧扣“矿区、居民区、山区变景区”的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尧治河旅游区+野人洞景区+野人谷景区+党建培训+研学旅行+美术写生+生态康养”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3个4A景区打造成5A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

立志“让每一寸土地都美丽”的尧治河人,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不懈奋斗,建功新时代。

航拍的尧治河全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福地洞天   矢志不渝   洞天   矿井   景区   食用菌   场景   生态   文化   全国   旅游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