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跌破3000点,但是离行情不远了

从2022年初至今,A股市场整体是下跌趋势,虽然中间有过一些反弹,但不改整体趋势,今天A股第二次跌破3000点,大概率未来还会创新低。我们来分析下大周期下跌的原因和未来可能的演进,

先说结论,整体上我觉得本次下跌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促进作用。

内因A股的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2018年以来结构性牛市涨幅太大,估值过高,今年是一次回归。 注册制逻辑下上市公司整体供大于求,优质公司相对稀缺,过多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优质股权带来蓝筹泡沫化,引发2019-2021 年结构性牛市。疫情期间美联储天量货币宽松的外溢效应,加速了泡沫化进程。

然后在2020和2021年虽然疫情闹得很凶,但是国内由于疫情管控严格,对外贸易非常火爆,贸易船一船难求。 但从今年起,国外彻底躺平了,工业生产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反倒是国内既要搞生产又要疫情清0,有点掣肘。经济上相对于国外优势减少。

内因还包括互联网反垄断,教育医疗政策调整,房地产债务化解。这些都一定程度上短期会压制经济活力,在短期造成下行压力,今年的失业率应该蛮高的。

外因上,如果从整个的A股周期来看,A股行情和美联储加息没有很强的相关系,但是这个和A股经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关系,其实从2008年起中美股市联动性开始增强,因为随着 A 股随着各方面成熟度的提升,股票市场的波动和国内宏观经济、无风险利率等宏观因素的联系更加密切。此外,随着 QFII 投资额度的持续提升、2014 年沪港通开通、2016 年深港通开通,外资进出 A 股更加便利,A 股受到海外资金的影响越来越大,A股和外部尤其美联储的政策已经联动的越来越密切。

今年以来,美联储到今天已经第4次加息,并且是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根据美联储会议上的Q&A,我们可以知道美联储今年年底目标是4.4%基准利率,意味着还有125个基点的加息,还要加息2次。 虽然市场上经常炒作美国要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股市下跌等等。 但如果了解美联储这机构定位的话,你会知道美联储眼里没有把股市,经济衰退看得比通货膨胀更重要, 或者说,美联储最在乎的是通胀能否下去。 而且美联储降低通胀的办法就是通过快速加息使资金使用成本升高,降低经济活力, 失业率上升,让经济慢下来,并带动通胀下行。 为了长期利益,短期付出多大成本都是值得的。

但是十一期间的美国非农数据应该是给美联储泼了一盆冷水的,劳务数据不错,失业率并没下降,职位缺口大,工资上涨-通胀上涨的螺旋式上升趋势没变,意味着通胀还在继续。 所以美联储吹风不会放缓加息。

假期后,港股和A股应声继续下跌。

但是在这个节点上,长期的悲观是不值得的,美联储大概率在明年一季度结束加息,国内政策市场相信会陆续出一些呵护政策,最惨的时候降低印花税也不是不可能吧。 目前看美国M2已经停止增长,说明明年大概率通胀是要下来的。 加息周期结束后就是降息(放水)周期,资金会重新进来。 市场也会活跃起来,所以这个阶段跑路是不划算的。所以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就可能会引来一些行情。

考虑到加息还在继续,包括加息是否真的能实现目标还有待确认,不建议激进补仓,也不建议频繁短线, 找基本面良好的股票持续阶段性买入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内因   失业率   通胀   美国   疫情   概率   大盘   周期   股市   政策   行情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