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万吨!阿里云正式官宣,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有望实现

众所周知,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禾下乘凉。但随着碳排放量增加,环境污染更严重,恶劣天气出现频率更高,农作物的生长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要实现袁老的梦想,第一步就要从减碳开始。

你可能也会疑惑,水稻也要减碳?当然!近些年来,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严重,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而农业则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水稻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自然也是减碳的主要对象。只要我国稻田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那么对于中国农业领域绿色低碳的发展就有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水稻减碳并没有那么简单,要保证不减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碳排放,是需要科技技术支持的。近日,阿里云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官宣,发布了低碳稻作技术,可实现超过20%的的碳减排。重点是,在稻田产能不变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专家透露,在使用阿里云的低碳稻作技术后,平均一亩稻田的甲烷排放量能够减少6kg左右,而按照甲烷:二氧化碳=1:25的比例换算,那么一亩稻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减少150kg。所以,如果能够在长三角1.2亿亩稻田普及阿里云的低碳稻作技术的话,那么就可以减少大约1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减碳效果显著。

不可否认,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而碳中和则是中国未来40年的奋斗目标。为了能够尽早达成“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阿里云引领了低碳前沿技术的研究,并且致力于全面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利用科技降低农业碳排放只是阿里云减碳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阿里云不仅推动消费低碳环保,还利用阿里云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行业脱碳,同时阿里云还实现了自建数据中心减排。根据《2022阿里巴巴ESG报告》显示,阿里云自有数据中心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在2022财年,能够实现85.5%的减碳。且目前阿里云的“88碳账户”体系,累计帮助超过2000万用户实现了日常减碳。

总的来说,在减碳方面,阿里巴巴身体力行,不仅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了减碳,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动各行各业的减碳发展。如果环境污染能够得到缓解,气候能够恢复正常,那么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的梦想就有望实现了。作为国内的大企业,除了要在乎企业营收外,还有更大的社会责任需要承担,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阿里   排放量   甲烷   阿里巴巴   稻田   水稻   温室   环境污染   院士   中国   气体   梦想   正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