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长清 方峪古村

昨天到长清方峪古村一游。

据传古村建于宋朝,始称王峪。后明朝方姓迁入,因村中人家基本都姓方,又坐落在齐长城起点的大峰山折皱里,故称方峪。

不同于那些被过度开发的古村落,此村仍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古老山村的遗风遗韵。来参观的游客也极少,慢慢走在其中,不会被浓烈的商业气息打扰,可以尽情体味古村的遗韵与寂静。

进入村庄,映入眼帘的全是石头、石头!石头的房子,石头的街道,碾、磨、水缸、拴马桩…无一不是石头的,给人质朴坚实的美感。

村子依山势高低错落七弯八拐,但无一处不精心设计过:

道路的铺设几乎都是中间为长条大石块铺砌(应是方便推车),每个门与窗的顶部都安装有遮雨石板,人家大门的两边都安有供人休息的石凳,许多人家的墙上都砌进一块不同形状的拴马石,道路的转弯处石墙处理成圆转角…

不由不感叹这里人们对待生活的热忱与智慧,尽管在此生活十分不易但并不因此而颓废,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认认真真孜孜矻矻地活着,令人敬佩!







不同于北方其它地方的房屋建筑,这里的房顶都是硬如石头的三合土抹成的平屋顶,家家都有后窗,许多人家的门楼之上还加盖一层(储物间?)并有窗通风;并且房顶精心设计了屋檐流水的石槽,令人感叹其匠心独运:




村口有一通康熙年间立的“万古流芳”石碑,驮碑的赑屃已埋入地下,已文字漫涣不可辨认:


有一座大院落叫五圣堂,据说是方姓入住后将儒家五圣孔子、孟子、颜回、曾子、子思的塑像放入原来 的观音 庙中 ,观音庙也由此改名为观音五圣堂。现 院中 房屋 已 坍塌 ,仅剩 门楼 安 在 。门楼 外 有 两 通 石碑 ,刻满 重修 五圣 堂 捐款人 的名字:


村中有一处颇具规模的戏台,两边对称地建有供演员化妆休息的房间,戏台后面设有演员上下台的门,建得颇为讲究,可见村庄也有过繁荣的时光:


随处可见的砌在墙里的不同形状的拴马石。有的已磨出凹痕并且非常光滑,真不知拴过多少牲口:



房屋上各式各样的窗户,给过窗内人多少的光明:






村外一处石砌的古井,深达20多米。据说建造于乾隆年间,据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井上石板已被井绳勒出道道深痕。而其旁的古槐更比古井早200多年:


砌进石墙的佛龛与石碑,尽管小也顶着一方庄严,不知寄托过多少人的期望:



一处大门楼两边的灯龛,是谁细心地放入灯盏,又照亮过谁回家的路:


林中仅有村外几家有人居住,院中青笞铺地,仿佛与世隔绝:



上上下下沿古村大街小巷走过一遍,几乎不闻人声,唯闻近处几声鸡鸣喈喈远处斑鸠嘹亮的啼声,真正的山村寂静,老屋可吊,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石墙   戏台   门楼   古井   济南   石碑   房顶   不同于   石板   观音   石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