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故事的大脑》—神经科学界的福尔摩斯,破解人类大脑密码

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有两位科学巨头的争论,长时间霸占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一位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他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声称“人类的特殊地位”是逐步进化而来的,所以他被称作是“达尔文的斗牛犬”。

另一位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他用一把手术刀和一根骨头重建了动物世界,进而表明人类从一开始就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人类的大脑有小海马,而猿类没有。

后来,现代生物学证明欧文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类与猿类的差异并不存在于什么“小海马”。

但是,赫胥黎和欧文两人的主张有一点是不谋而合的,那就是人类的大脑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进化是从根本上重新构建猿类大脑的诸多功能,并创造了全新的功能。

那么,我们如何感知世界?什么是所谓的身心相通?什么是自我意识?社会能力和情绪由什么决定?如何解释人类特有的能力,比如艺术、语言、隐喻、创造力。

这一切,我们在V.S.拉马钱德兰所著的《会讲故事的大脑》一书中都会找到答案。

V.S.拉马钱德兰是神经美学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倡导者,在行为神经学与视觉心理物理学等领域有杰出贡献。

本书汇集了拉马钱德兰一生中大部分研究的精华,循序渐进地为读者揭开大脑、心智与身体之间的神秘联系。

作者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人类大脑结构的特质,注定了人类成为最高等、最复杂的物种。

他通过破解人类大脑密码,帮助到了那些不同部位损伤或有基因异常的患者,进而为我们揭秘了关于内在自我如何与世界互动的秘密。

本书像是侦探故事,结合多个不同的病例和当下热门的推论及假说,通过对话的方式,带领我们踏上了探索人类大脑奥秘的神奇之旅。

那么,到底什么是破解人类大脑的密码呢?

首先,我们想要了解人类大脑的密码,就要知道人类之所以是特殊和神奇,不仅仅是“另一种灵长类动物”,是通过“物竞天择”进化而来的,其中最重要的进化产物就是大脑。

猿类都能摘香蕉,人类却能够触摸星星。猿类在森林里过着动物般的生活,人类能够剪接基因、分裂原子和发射火箭。

人类许多独特的心理特征是由大脑结构的新奇布局进化而来的,这也就把人和猿类最终区分开来。

接下来,我们要知道改进大脑结构的关键是什么?

要知道,成人大脑中拥有约1000亿个神经元,其活动的排列组合已经远超宇宙基本粒子的数量。

作者指出,大脑的几十种结构最终都是针对神经元网络构建的,每一种结构都能履行离散的认识和心理功能。

每一种结构都能与其他大脑结构建立不同模式连接,从而形成大脑神经回路。回路在循环中反复传递信息,让大脑结构协同运作,形成复杂的感知、想法和行为。

而这些神经元的网络结构搭建,是猿类未曾得到进化的。

最后,我们想要了解神经元,还要知道大脑的基本结构,找出神经元所处的位置。

人的大脑是极为复杂的,大脑皮层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脊髓在最上部从椎骨鞘伸出进入颅骨,变成粗大球根状脑干,它被分成三个脑叶:髓质、脑桥和中脑。

每个大脑半球都被再分为四个叶枕叶、颞叶、顶叶和额叶。镜像神经元,这种特殊神经细胞,就分布在这些区域中。

这些“叶”具有不同的功能域,在实际运作中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这些神经细胞不仅在你执行动作的时候活跃起来,而且在你观察其他人执行相同动作的时候也会被激活。

当我们知道人类大脑的密码与“镜像神经元”有密切关系,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花这么大的心思和气力去破解它呢?

作者告诉我们,理解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人类的社会学习、模仿、技能和态度的文化传播,这一切的核心可能就是镜像神经元。

夏洛克·福尔摩斯说,“亲爱的华生,你我志趣相投,我们对那些稀奇古怪、打破常规及跳脱日复一日枯燥生活的东西充满喜爱。”

作者带领我们探索镜像神经元的奥秘,就如同“福尔摩斯”探案一般。因为,发现、探索、研究、实验的过程,都是起源于作者的临床经验和对神经学的热爱。

通过对幻肢、错觉和联觉的讲解,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与镜像神经元相关的神奇力量。

神奇力量一:幻肢,消失的手臂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找回

一个多世纪前人们就知道,当患者因截肢而失去手臂时,他们仍会明显地感觉到那只手臂的存在,失去的那只手臂就像幽灵一样纠缠着患者的身体,这就是神经元在“作祟”。

一个叫维克托的病患,在左臂肘部以下被截几周后,疼痛发痒就来看医生。作者首先确认了他的神经系统没有问题,然后蒙住他的眼睛,用棉签触碰他的身体,并让他说出感受以及是哪个部位产生的?

维克托的回答刚开始都很正确,直到作者触碰他的左脸。

维克托说:“医生,我感觉到了幻肢手臂。你在触碰我的大拇指。”

当触碰到他的下颌时,他则说:“我觉得有个尖锐的物体正从小指划到手掌心。”

通过重复这个过程,作者发现他的脸上有一整张被截手臂的“地图”。这张幻肢地图清晰地描绘出了手指的形状。

为什么会有一张“人脸地图”?

作者通过大脑的解剖结构来 “破案”。人体左侧的整个皮肤表面被映射到大脑皮质上,并沿着大脑的右侧延伸,后形成一张地图,通常用覆盖在大脑表面的人形图来表示,而脸部在地图上就正好位于手部旁边。

作者引用查尔斯·达尔文的话说,“我喜欢,并且总是在做愚人的实验。于是他又做了一个试验,移动幻肢的反光镜箱实验。

最后作者通得出结论,大脑中所谓的模块并不是孤立地完成工作的,它们之间有着大量的交互,远远超过之前的猜想。

一个模块运行的变化,例如因损伤、成熟、学习和生活经验发生的变化,可能导致与它相连的许多其他模块的运行发生显著变化。

令人惊讶的是,一个模块甚至可以接管另一个模块的功能。大脑的神经连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高度可塑的,这不仅存在于婴幼儿和孩童时期,而是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

这些幻肢实验和理论,进一步论证并拓展了神经学,为神经康复领域做出了新的贡献。

神奇力量二:错觉,微型人论断就是缪论

在了解了神经元造成的幻肢感觉后,作者又讲述了另外一个与神经元相关的特殊力量。

在大脑额叶中,存在着一种新型的神经元——典型神经元,它使行为与感知之间的联系变得尤为显著。这种神经元与镜像神经元在某些方面很相似。

每个典型神经元在执行特定动作时都会被激活,例如伸手去抓一根树枝或一个苹果。然而不同的是,仅仅在看到树枝或苹果时,典型神经元也会被激活,作用视觉区域,有时就会让人的大脑产生假象,让我们产生错觉。

针对视觉,作者提出了一个“微型人谬论”,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我的视网膜上会呈现光学图像,眼睛里的图像是颠倒的,在看到物体前,需要在大脑中将其再次倒转。”

而事实上,此时在视觉领域发挥功效的是神经元而非大脑。这种神经元是将抽象特征转化为物体视觉形状的具体特征,也就是我我们的感知与行动。

全面理解视觉系统的工作方式,了解神经元对其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大脑如何处理信息。

神奇力量三:联觉,我们都有与艺术家一样的特殊内在

除了幻肢和错觉,还有一种大脑皮层反应的现象就联觉。

作者的三位病人都在不同的事物上产生过联觉现象。比如,弗朗西斯卡闭上眼睛,触摸某种特殊的材料时,她都有不同的感觉。

米拉贝尔每次看到数字时会感受到色彩,当想电话号码时,她的脑海中会浮现一系列与数字相对应的颜色,然后她会通过颜色来推断出数字。

埃斯梅拉达听到钢琴演奏出升C小调时会看到蓝色,不同的钢琴键对她来说就是不同的颜色编码,这令她记忆和演奏音阶变得轻而易举。

这些女士并没有疯,也没有精神紊乱。这是一种感觉、知觉和情感的超现实混合,称之为联觉。

通过一系列实验,作者认为神经元的交叉作业,造成了“交叉感觉模式”,而促使感官之间的信息达到共享,也就形成了联觉,这是大脑连接异常造成的。

联觉被认为是亚病理交叉感觉模式相互作用的有力证据,可以作为创造力的信号或标志。

所以,作者指出,理解联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心智中一些最神秘的方面,比如语言、创造力和抽象思维等能力。

现实中,多数人认为联觉在艺术家、诗人、小说家身上似乎更容易显现出来。

了解了幻肢、错觉和联觉后,我们知道了神经元在大脑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基因和大脑连接的窗。

我们明白了大脑各个结构是如何相互配合工作的,也为我们探索人类之所以是极富创造力的物种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既然我们知道了神经元细胞,尤其是镜像神经元的神奇力量,那么它是如何在我们学习文化,心智成熟和语言发展中承担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镜像神经元,因为它是塑造人类文明的关键。

通过对人类大脑的解剖,临床试验等反复验证,作者得出一个结论,镜像神经元是人类塑造文化和在文化中生存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文化是由大量复杂技能和知识组成,它们通过两种核心媒介——语言和模仿,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大脑是通过不同种类的镜像神经元的共同作用,让我们能准确的模仿和运用这些人类之间的特殊媒介传播。

像是运动镜像神经元,当我们看到有人向我们这边投掷物体,就会不由地向左或右避让。像痛觉神经元,如果我们看到有人被针刺,就会像你被针刺了一样。

作者解释说,这些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都是来自额叶抑制回路的信号的作用,也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信号。镜像神经元的信号与来自感受器的空信号,产生动态相互作用,最终让我们与他人产生意识和行为上的互动。

镜像神经元,是我们接纳彼此观点、共感能力的核心,它似乎是一把进化的钥匙,打开了人类成熟文化之门。

接下来,我们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运作的探索,能揭秘和帮助孤独症患者。

作者通过实验证明,镜像神经元系统如果产生了问题,可能为孤独症埋下隐患。孤独症是一种以极度精神孤独和严重社交分离为特征的发育障碍。

这种病患的主要特征就是感觉和运动出现了障碍,而造成这些障碍的恰恰就是各种镜像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失调”,所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模仿成人的行为,像是认知和说话。


最后,作者带领我们了解到镜像神经元在人类语言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证明,大脑的不同部位专门负责语言词汇、语义和句法的组成,而镜像神经元则是连接这些大脑语法系统的重要结构。这些都是人类在进化中慢慢形成的,也是人类最为重要和辉煌的心智特征。

上面通过对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能掌握影响人类语言重要因素,进而对治疗孤独症患者等起到积极作用。

当我们对镜像神经元有了充分的了解后,也就跟随作者循序渐进地揭开了大脑、心智与身体之间的神秘联系,而这些联系也是让人类对美有独特感知。

一方面,作者认为美学法则是跨越了文化甚至物种的界限,而艺术本身可能是人类独有的。

通过人类视觉和大脑的结构知识,我们可以对艺术的神经基础进行智能推测,或许可以构建一个关于艺术体验的科学理论。

其实,作者在这里则是想说,伟大的艺术家不是个人有独创性的天赋,只是艺术家让与其相关的神经元自由的发挥和积极地运作,而这些神经元也同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有待准发和运用。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运用镜像神经元在连接大脑和传递信息等方面,提出了视觉中枢中的连接体现了普遍法则,来证明自我意识的本质,它毫无疑问是人类独有的。

其实,无论是谈论身体意象、镜像神经元、语言进化还是孤独症,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都是关于内在自我如何与世界(包括社交世界)互动,同时又保持它的独立性。

我们破解人类大脑密码,不只是为了帮助治疗幻肢、孤独症、语言障碍等与大脑损伤及有基因异常的患者。

查尔斯达尔文说,“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于观察这个奇妙的宇宙,尤其是人的本性,我认为一切都是暴力的结果。”这是其当时他针对神创论者提出的言论。

开篇所提到的19世纪的生物学家赫胥黎和欧文,他们的争论持续三十年,就是因为想揭示人类大脑的秘密。

那么,活在21世纪的我们,同样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渴望,同样想了解自己的大脑,进而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人,长着大脑,为的是思索人生;人,长着双手,为的是创造未来。

只有我们了解了大脑才能更好地思索人生,掌握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在揭秘了大脑的秘密之后,我们才意识到人类的大脑是如此的不凡。而我们能为拥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大脑,而感到骄傲和幸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赫胥黎   福尔摩斯   达尔文   大脑   人类   孤独症   神经元   科学界   神经   视觉   密码   语言   结构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