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有感

成都世乒赛团体赛已完美收官。昨天中日半决赛是提前上演的冠亚军对决,男乒险胜日本挺进决赛,轻松3:0夺冠就显而易见了。因为这些年乒乓球团体决赛不论男女几乎都是中日对决。


因2020东京奥运推后一年举行,故巴黎奥运备战周期缩短至三年,从本届世界杯团体赛方面就可以看出,以德国,韩国,法国,日本为代表都已提前更新换代,波尔,奥恰洛夫,石川佳纯等高手都逐渐淡出,反观中国男乒,马龙都已34还是主力(巴黎奥运届时36),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25正当年,不过昨晚输给18岁的张本智和足以说明他在关键时刻还是不足以令人放心。而22岁王楚钦虽年少成名却也缺乏国际大赛关键场次锤炼,更别说不稳定的剩余两大主力梁靖崑和林高远了。对比一下中日男女乒乓球主力年龄就会发现更加年轻化的日本走在了我们前面。我表达的意思还是国乒选拔体质问题,比如本届世乒赛选拔体制,指定四人,唯有林高远是所谓“直通赛”打出来的。这样新人永远缺少大赛锻炼机会,不是说主力不行,而是新人机会太少,反观近些年上升势头强劲的日本,东京奥运就以小将张本,伊藤为主力了。未雨绸缪,相信本届比赛之后男女主教练都该换人了。希望多出一些如张继科霸气十足,如马林直板多变,如马龙六边形战士,如张怡宁防守太极。当然,很高兴日本,德国,瑞典,法国的快速崛起,乒乓球如果还是世界打中国的单边态势,那离被踢出奥运也只是时间问题了。随着张本智和、伊藤美诚的日益成熟,随着台湾小将林昀儒、德国邱党、瑞典莫雷高德、英国皮切福德以及法国19/16岁天才勒布伦兄弟的崛起,期待乒乓球运动更具世界魅力。


另外我还想再啰嗦几句聊聊乒乓球直板。直板向来是中国包括日本韩国传统握拍方式,比如早期容国团,庄则栋,蔡振华等都是直板。从88年汉城(现改名首尔)奥运会首次正式纳入乒乓球项目起,刘南奎(88年汉城奥运男单冠军/韩国)、刘国梁(96年洛杉矶奥运男单冠军)、柳承敏(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韩国)、马琳(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冠军)都是直板运动员。不过现在逐渐被横板取代成为主流握拍方式。究其原因是直板握拍有个致命短板,那就是反手缺乏进攻性,更多的只能是推挡,直板反手攻球比较别扭不协调,发力不足。直板反手进攻代表性人物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搜下金泽珠的比赛视频。好在国乒居安思危、勇于创新,随着王皓的横空出世,直板横打技术孕育而生,火遍全国。一时间包括业余爱好者都兴起直板横打练习热潮。好个王皓,凭借此技术更是横扫世界乒坛,一举改变了国乒对战欧洲横板运动员远台进攻乏力、被动挨打局面。只是可惜了王皓注定成为悲情传奇人物(连续三届奥运亚军),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果说12年伦敦奥运决赛输给张继科是实力不济、08年北京奥运会决赛输给马琳是五五开对决、那么04雅典奥运会决赛面对之前交手多次从无败绩的柳承敏没能拿下实属终身遗憾(要知道中国队为了确保这枚金牌,半决赛可是委屈了如日中天的王励勤)。直板横打技术代表性人物从最开始的刘国梁偶尔使用,到马琳的过度性灵活使用,当属王皓运用的最为全面,真正做了到直板运动员反手不推挡,运用直板横打技术退台和欧洲选手形成对拉局面。王皓之后,达到此高度的甚至更具观赏性的当属“人民艺术家”许昕,和王皓同样左手直板(我也是),运用的更为炉火纯青,更为灵动,手感更佳。经常能打出赏心悦目的超级球。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搜视频一睹为快。


可惜随着许昕迟暮,现在国乒再没涌现出优秀直板运动员了,虽然国乒历届国际大赛不成文规定都带一名直板运动员,直到本届世界杯团体赛五大国手均为横板而戛然而止。国家队薛飞还算不错,只可惜无法达到顶尖高度了,倒是本届世界杯团体赛25岁德国华裔选手邱党让人眼前一亮。难道他将是下一位直板横打代表性人物吗?国乒还能涌现出王皓、许昕这样的直板大师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团体赛   世乒赛   男单   德国   韩国   成都   日本   乒乓球   运动员   主力   决赛   奥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