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几时休?

01

10月1日,中国女篮获得世界杯亚军,这本是令人瞩目的成绩。李梦赛后发文“我们拿到世界杯银牌了!时隔多年,能够重新站在世界舞台的领奖台,是一份成绩,更是新的动力!感谢我们中国女篮的每一个人!感谢所有球迷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即便是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有网友发表诸如“这个银牌和你关系不大吧”“若干年后你会后悔的,我真的对你太失望了,这跟当逃兵有什么区别”“发烧打一针不就能上场了吗”等不良言论,对女篮及队员冷嘲热讽。

这让我不禁想起东京奥运会上,因开局两连败被骂的女排自由人王梦洁,她就因状态低迷而被网友恶语相向。随后比赛失利,网友又把矛头指向队长朱婷。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苏炳添“苏神”身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奥运会百年历史上第一位登上百米决赛跑道的黄种人。

随后,只因在决赛中以9秒98获得第六名,就被不少网友嘲讽“只不过是第六名”“也没拿到冠军呀”。

刘翔,亚洲飞人,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室内室外世锦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世界田联评价刘翔“是世界体育最伟大的巨星之一”,但就是这样优秀的运动员,在网友的口中也逃不过“懦夫”二字。

抑郁症去世因跳水救人不幸去世,父亲只因思念女儿在抖音下评论,就被网暴是“消费死者”。

女子雇轿夫抬狗上山,轿夫没觉得尊严受损,反倒是网友觉得“太不尊重职业”。

02

网络暴力不只存在于运动员身上。自媒体时代的崛起,让网络暴力伸向了每一个普通人。

没在第一时间发微博吊唁的陈乔恩,没戴口罩的糖水爷爷,没有让座的女孩···

她们躲在键盘背后,躲在阴影底下,躲在没人认识的角落,举着名为“道德”的大旗肆意挥舞,将旗尖朝向每一位看到的人。

她们不在意事件的真相,不在乎当事人的痛苦,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他人,只为了引导“舆论”的快感,只为了伤害他人的喜悦,只为了发泄心中的情绪。

她们这么做,是为了发泄。

现实生活中被父母指责,被上司批评,被同事嫌弃,房贷、车贷,生活中的无力和烦闷无处宣泄,而虚拟世界的肆意妄为和狂放不羁能让她们忘记现实中的不快,短暂的快乐让她们沉迷。

她们这么做,是利益驱使。

网络世界最缺的,就是标新立异。一个匪夷所思的脑洞,一个出人意料的视角,就能带来大批的流量和收益。黑红也是红,只要有钱,毁三观又如何?

03

网络实名制揭穿了一大批伪装,微博封号也只能让她们短暂闭嘴,终究是隔靴搔痒。

究其原因,网络暴力的成本太低。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诋毁他人,只不过受过“封号”的处分,即便是网络暴力致人死亡,也不过判处三年以下,试想,这样的处罚真的有警示意义吗?

法律具有滞后性,而网络暴力在现实中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加大依法惩治力度,通过法律强制手段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同时,普罗大众在上网过程中要秉持安定、平和、不骄不躁的心态,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同观点,发言之前“三思后行”,网暴之前“查明真相”, 网暴之时“理智看待”。

04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的随口一句,对别人而言,或许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而在法律照耀不到的地方,还有道德和灵魂在闪闪发光。或许他们伤不到你,但像根刺,总会在你得意之时让你不舒服。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暴力他人,暴力终将落于己身,何苦呢?何必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暴力   轿夫   田联   封号   网络   亚洲   女篮   运动员   网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