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瀑溯源话黄河

在中国北方,有一条大河在蜿蜒流动,象一条巨龙奔腾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她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她的干流全长5464千米,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黄河源碑1999年10月,水利部、青海省人民政府以及黄河水利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河源竖立的由江泽民题写的黄河源碑。】

她就是黄河,她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是一条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河,她是世界第五条长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她是一条古老的河,她有着和我们肤色相同的颜色。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圣河。黄河如此深刻地宿塑造了一个民族,她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血管,染就了中国人的肤色和心灵,滋养了华夏文明的骨髓。

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早先并不是黄色的,在秦汉以前黄河的专称是“河”,在先秦的文献中找不到黄河一词,成书于汉武帝征和年间的《史记》全篇也不见黄河的说法,据学者李鄂荣考证,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字·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县”的释文里。黄河的“黄”字用来描述河水的浑浊,在这古书中也早有记载:战国时期的《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子驷引《逸周诗》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尔雅·释水》记有“河出昆仑,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黄河母亲河雕像坐落在兰州市区滨河中路黄河南岸,为大型花岗岩雕像。高2.5米、长6米、宽2.2米.整体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在黄河岸边,看护怀抱中游泳的幼儿,象征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孕育者的母亲河形象】

黄河的形成在距今大约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版块边缘发生断裂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在距今115年前的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皱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昨天发黄的史书里耶。”古代人们对身边这条浩荡大河源出何处,充满好奇但沿河朔源之路,既坚且险,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积石”在现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的阿尼玛卿山,离黄河源头还有距离。隋汤帝大业五年【609年】灭吐谷浑后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为平定吐谷浑叛乱,将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领人以到达星宿海一带,《新唐书》载他们“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数量众多的水泊和海子组成,在阳光照耀下星宿海的无数湖沼光彩夺目,如同孔雀开屏,美丽壮观,因而当地的藏语居民把这一段黄河称作“玛曲”。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肃省“玛曲”县即以此河段命名。

到了元代时期,人们开始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08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实等人勘察黄河河源,确定黄河的源头为“火敦脑儿”{即星宿海}。1315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经余”。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锡、舒兰探黄河河源。他们到达星宿海上源还有三条河流,但并未追至源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门侍卫阿弥达“恭祭河源”。阿弥达到达星宿海以西300里处,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察,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金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黄河   青海省   湖盆   河源   吐谷浑   大河   玛曲   星宿   源头   河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