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看新疆丨博斯腾湖:一泓碧水映照人与自然的携手

金秋时节是博斯腾湖最美的时候。一条河堤公路穿过摇曳泛黄的芦苇丛向远处延伸。站在公路上远眺博斯腾湖,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鸟翩跹。

  “最近博斯腾湖水位是1047米,今年以来水位始终控制在适宜的尺度上。”10月3日,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博斯腾湖管理处负责人程勇说,通过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如今的博斯腾湖生机盎然。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14年,博斯腾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从空中鸟瞰金秋的博斯腾湖芦苇湿地。年磊摄


过去一段时间,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人口、耕地面积、沿湖企业数量增加,湖水水位波动剧烈、矿化度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面前,当地政府作出了选择——保护绿水青山。为此,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先后研究并编制出台了《开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腾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条例》等20余项法规、制度、办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流域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科学治理,连续5年从开都河向黄水沟生态调水7.26亿立方米,促进了博斯腾湖水体循环;同时严格控制农业用水和灌溉面积,严厉打击非法开荒和取水行为。


  “经过综合治理,博斯腾湖水质总体已接近Ⅲ类水质标准。”塔里木河流域巴音郭楞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马永安说。


  随着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鸟类品种和数量也不断增加,据观测有198种、数十万只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途经博斯腾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边农户也收获了大自然的回报。


  9月下旬,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水产养殖小区的南美白对虾迎来捕捞上市高峰期。


  “博斯腾湖的水质好,养出的虾个大肉多。”养殖户高凤奇说,今年养殖区亩产虾300公斤,最大的个头可达15厘米。


  为确保博斯腾湖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每年3月1日至6月20日为禁渔期。禁渔期结束后,渔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开湖仪式,举办“头鱼”拍卖会。届时,各地游客和养殖户齐聚湖边,欢庆丰收,享用美食。


  这种“渔旅融合”的方式,把外地游客 “请进来”的同时,也把水产品“带出去”,从而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当地开发博斯腾湖的共识。


博斯腾湖河堤公路沿湖而行。年磊摄


  6月初,博湖县在博斯腾湖大河口水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3万多尾扁吻鱼。“这是我们连续13年在博斯腾湖放流扁吻鱼。”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贺疆滔说,通过标记,科研人员可在博斯腾湖水域进行生物调查,有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其生长繁殖规律。


  近年来,博湖县通过实施禁渔期专项治理、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有效增加博斯腾湖鱼类种群数量,使博斯腾湖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向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博湖县依托博斯腾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块“金字招牌”,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业态,举办冰雪季、开湖季、赛马大会、灯光秀等活动。目前,环博斯腾湖建设了13个旅游景点、65家星级农家乐、11家旅游民宿、12家乡村旅游点。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毗邻博斯腾湖,今年夏季,乡里迎来11家旅行社组织的4000多名游客。


  行驶在博斯腾湖河堤公路上,目光所及,尽是美景。不远处的白鹭虽近在咫尺,却与人各据一方,互无干涉。在这里,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态协调统一,共享红利。(郑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塔里木河   巴音郭楞   乌兰   博湖县   河堤   湖光山色   新疆   水位   人与自然   碧水   流域   生态环境   生态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