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掠影:隔江看满浦


位于集安滨江广场的鸭绿江畔。每天都有很多游人在这一带隔江相望,看邻国风光。

集安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是座边陲城市,与朝鲜只有一江之隔。这条江就是鸭绿江。站在鸭绿江边,看邻国的城市满浦,对来集安游玩的人,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

给你贴个小马赛克,就不能说我侵权了

手持望远镜的弟弟,正在鸭绿江边观看对岸邻国的村庄。

因为弟弟来过一次集安,算是有经验了,他特意带去一台望远镜,显然是为了观看对岸的风景。

对岸是一个村庄,很安静,偶尔可见一两个行人。

上面那张照片局部放大。这些邻国的乡村民居,是典型的韩式建筑风格,粉墙黛瓦,只是瓦已经退色,颜色近似灰白了。

村庄的另一处民居。这些房子像是建成不久,样式统一,颜色一致。

这样的农村建筑,与来集安乘大巴车途中见到的集安乡村民居相比毫不逊色。

我在相机的取景框里发现对岸村庄里,有一面鲜艳的红旗。

后来听一个集安人说,那是中国国旗,每逢“十一”,那个村庄就会有人升起红旗。

对岸村庄的山上,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

我对弟弟说,只看这个村庄没有什么惊喜。

弟弟说,那就去下解放村看鸭绿江江桥吧,那儿可以看到一个叫满浦的城市。

我说,好啊,那就去吧。

这是位于下解放村的鸭绿江江桥,那个有国徽的门形建筑物就是国门(图片来自网络)。

原计划我们是要看这道国门的,国门对面就是满浦。

后来听那位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建议,我们改变了计划。

司机对我们说,这里不是看满浦的最佳位置,而且还收门票,除非想在国门下摄影留念。另外,国门并非这一处,这是铁路国门,离这儿不远,还有一道公路国门。

听司机说得有理,我们便去了公路国门。

图为集安的鸭绿江江桥(图片来自网络)。

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从这座桥上率先秘密入朝,一军、十六军等42万志愿军战士从这个口岸进入朝鲜境内。我的天,42万呀,想必当年的那个场面会是十分壮观!

这就是公路国门,站在这里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邻国城市。

这是座公路桥,直达集安对面的城市。此桥建于2014年,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中朝双方共同修建的;二是由朝鲜方面投入2万名劳动力,日夜兼程修建的。

这就是集安对面的朝鲜第六大城市满浦。从这个角度看,相机拍的算是这座城市的全貌了。

满浦大街上的汽车和骑自行车的人。

这次我出来带的是尼康P610s长焦相机,60倍光学变焦,看对岸风景可以抵上弟弟的望远镜了。由于距离远,照片的清晰程度要差一些。

上图中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尾部突然冒起了烟。

我以为是汽车意外起火,与我们在一起的出租车司机是这样解释的:由于汽油短缺,满浦的大型货车便以木柴为燃料,车开起来就像屁股着火了似的。

我对汽车完全是外行,无法判别他的说法是否成立。

隔江相望,满浦的建筑多为三四层,最高的建筑物也只有四层。

我猜度,这幢四层楼,在满浦算是高档住宅了。

上面那幅照片的局部放大,想看一看那些堆在阳台上的橙色物体究竟是什么。

像是玉米,但又不像。

很显然,这些建筑物都是满浦的民宅,建筑风格与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宅相似。

画面上的这座大门似的玻璃幕墙的后面好像是办公楼,或许是学校、机关一类的单位。

这些建筑物的质量貌似不是很好,多处可见墙皮脱落的现象。

将上面的照片局部放大,突然发现有一个站在窗前张望的身影。她或许他,此刻正在看对岸的风景。也可能她或许他根本不是在看对岸,而是盼望下班的家人或是放学的孩子回家吃午饭。

我不由想起来(自然是回来整理照片时想到的)卞之琳那首著名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个骑自行车的满浦人出现在我的镜头,我看到了路边散乱的砖石瓦砾。

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几年前,满浦的这些建筑物的窗子都没有玻璃,天气冷了,便用塑料布遮在窗子上。但愿他的话只是一个传说。我实在想象不出用塑料布御寒的日子会是怎么样。

骑自行车的满浦人。

毫无疑问,自行车是满浦这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他们在延续我们上世纪“自行车王国”的历史。

把镜头从那些楼房移开,进入我视线更多的是这样粉墙黛瓦的平房。

满浦街上的行人。两个推车的男女,一个步行的老人和一只羊。

一辆面包车在行驶途中突然熄火,车上的人下来推车。

与对岸的集安相比,满浦的街路状况不算良好,路基上的碎石随处可见。

偶尔见到一个骑摩托(电动车?)的行人,我想这应该是这座城市属于私人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了。

关于满浦我知道得太少,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城市的名字。在网上查了一下,算是略知一二。

网上的资料竟然少得可怜。只是说满浦是朝鲜国慈江道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鸭绿江以南,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隔江相望。1991年人口为100,893人,木材加工业和运输业比较发达。

隔江相望,让我对邻国这座城市产生近距离看看的欲望。我和弟弟商量,是否找旅游团报名参加满浦一日游。

接下来,弟弟的一番话,让我打消了去满浦看一看的念头。

他显然是事先做了功课,反话正说,说了不去的理由,而且很充分:去去可以,花费也不算多,加上临时护照的费用每个人也就是800多元。只是过关手续过于繁琐,太过麻烦。如果不顺利的话,过关检查就得耗费好长时间,早晨出发,通过海关检查进入满浦,差不多就要去吃午饭了。到了满浦,看什么由不得你,也就是去幼儿园、纺织厂、农场什么的。一去一回,所谓的一日,时间都被过关检查和办理手续耽搁了。还有……就是这个“还有”,是我最在意的——就是你在那边就不能拿着相机乱拍七八拍了。

这时,江对面的满浦,路上的行人开始多了些。此时正值中午时分,他们可能是午休回家吃饭吧。

上面照片局部放大。这些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神态平和,也是一幅祥和的画面。

看了不少满浦街上的行人,竟然没发现一个驻足向我们这边观望的人。或许他们早就见惯了秋月春花,对我们这些喜欢看风景的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记得母亲在世时曾说过一句话:不管别人怎么看,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我觉得,这话放在这儿很合适。

隔江看满浦,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在我的眼里,对岸邻国的百姓,其实是与我们一样的人。

仔细想一想,他们的今天,不正是我们的昨天吗?!

用自行车负载重物的满浦男人和女人,上坡时显得有些吃力。

这样的日子我们同样经历过,我们的父母经历得更多。我们都是从艰难岁月走过来的,从昨天走到今天,包括明天。

这是中国的公路国门,高大、庄严。

一些游人在国门前留影。

满浦,看似近在咫尺,目测江面也就二百米左右。实则不然,以铁路江桥的长度589米为参照,这儿与对岸的距离大约在六七百米。之所以感觉很近,完全是借助手中尼康P610s的变焦功能。

(2017年11月1日,本次重新整理,文字略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集安   朝鲜   邻国   掠影   国门   对岸   建筑物   村庄   弟弟   风景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