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畅游古埃及,融入式体验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

对已经消逝的古埃及,你了解哪些?是宏伟的金字塔、巍峨壮观的狮身人面像,还是刻满象形文字的纪念碑,千年不朽的木乃伊?

和同为伟大古文明的古希腊、古罗马不同的是,古埃及的民众识字率只有3%,并没有留下多少文献资料以供后人研究。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要去往来世,所以为自己打造一个完美的坟墓至关重要。

贵族们在他们墓穴的墙壁上绘制、雕刻了日常生活场景,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食物、衣服、家具和日用品一起下葬。

通过大量的考古发掘,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社会渐渐浮出水面。

唐纳德·P. 瑞安就是这样的考古学家,他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人类学系研究员,曾带领考察队前往埃及,指导帝王谷的挖掘工作,发现了许多此前不为人知的古墓和木乃伊。他写了许多以古埃及为主题的著作,包括《古埃及穿越指南》《古埃及:基础知识》《在埃及的沙漠之下》等。

《古埃及二十四小时》是唐纳德的新书,书中把一天分成24个小时,每个小时都有一位主人公。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从农民、士兵、织工,到法老、王后、官僚,每个小时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埃及人。

书中大多数人物和场景都是虚构的,但都是以埃及学知识为基础,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为读者还原了古埃及人的生活片段,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消失的文明。

欢迎来到公元前 1414 年的古埃及,与当时的埃及人共度一天。

01.最轻松的农民

有人说,古埃及的农民是全世界最轻松的农民,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尼罗河。

每年尼罗河都会发水几个月。洪水退去,会给沿岸留下一层肥沃的黑色土壤,非常适合耕种。

因为临近河水,灌溉也很方便,所以虽然只有最简单的耕种工具,埃及农民在大多数时候,都会获得很好的收成。

做为农业基础的社会,埃及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分别是洪水季、种植季、收获季。

看上去埃及农民似乎只有两个季节需要工作,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轻松。耕种和收获都是很累人的工作,除了体力的消耗,田间还潜伏着其他危险,比如蛇和蝎子。被毒蛇咬伤常常会致命,蝎子蛰人也非常疼。

洪水季的时候,许多农民会去给其他行业做帮手,也会被招募进一些国家项目做其他工作。有的农民不愿意离家,他们会全年在高地上种植蔬菜、水果,用农作物换别的生活必需品。

02.最神圣的工作

位于底比斯的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除了供奉阿蒙拉祖神庙,还有许多比较小的神祇和统治者的庙宇、神龛需要供奉。

祭祀的工作就是为神庙中的神服务。

每日清晨,祭司们要在日出前起床,在院子中的圣湖里完成自我净化,他们每个人都光洁无毛,在冰冷的湖水中清洗之后穿上干净的白色长袍,安静有序地走进圣坛。

圣坛里,伴随着祭司们庄严的咏颂声,首席神仆为神褪去衣衫,仔细清洁雕像,抹上香油,还要用化妆品涂抹神的面部,再为神穿上干净的衣服,戴上华丽的珠宝,供奉上美味的食物。

这样的供奉一天要做三次,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古埃及神庙遗址

神祇需要最好的衣服和食物,祭祀和圣地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吃穿。伴随产生的就是神庙里有大量的面包师、啤酒师、屠夫、纺织工人等各种工种,甚至还有官僚机构。

那么,神庙这样如此庞大的机构由谁来供养呢?

神庙拥有大片的土地,管理者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则需要把他收获的大部分农产品作为租金上交到神庙。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虽然没有资格去参拜神祇,他们依然相信神庙里的神灵能够保佑自己的家乡风调雨顺。

作为底层的劳动人民,农民的后代一定是农民,渔夫的后代依然是渔夫,孩子们从很小就开始学着帮父母干活,为将来的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做准备。他们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自己命运。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生活就是生命不息,劳作不止。

除了上边写到的几种职业,《古埃及二十四小时》里展现了当时古埃及由上而下各阶层各职业民众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日常,让我们感受当时古埃及的文明与物质文化及时代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唐纳德   尼罗河   古埃及   小时   埃及   都会   神庙   洪水   农民   埃及人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