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人生很难吗?明海法师:只需你会吃当下这口饭菜

记得多年以前,在《庄子諵譁》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除死无大事。后来在一些地方,又看到过很多类似的表述,比如吃饭无小事;生活无小事、人生无大事等等。

何为小,何为大,如今仍不能全然明白,但一行禅师在《生命即当下》中似乎早已给出答案:“我们娴熟于为生活作准备,却并不擅长于生活。”又如明海法师所说:“如果我们会吃饭,我们就能成佛。”

如今我们应该明白,好好吃好当下的一口饭菜,走好迈出的那一步,即是人生最大的事。

文/明海法师

大家看了这个题目(原标题:如果我们会吃饭,我们就能成佛)以后,一定会觉得明海太耸人听闻了。其实吃饭也不容易。

《大珠慧海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有学人问:“禅师,你还修行吗?”大珠说:“我修行。”又问:“怎么修呀?”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觉得很奇怪,说:“一切人都是这样,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为什么别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禅师讲:“这是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千般计较,睡觉的时候万般思索。”所以,会不会吃饭,关键就在于此。

01

你会吃饭吗

我们是怎么吃饭的呢?来反照一下,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你真的是在吃饭吗?你说你在吃饭,应该说你的身体在吃饭,你的心也在吃饭吗?

我们吃饭的时候,没有能够保持正念,我们的心流失了,流失在过去,流失在未来,或者流失于对当前外境的分别上了。吃饭就是吃饭,要保持正念,以正念来吃饭,过去的一切事情,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以及饭菜的好坏,你都把它彻底地放下,无所挂碍。这个时候,说你在吃饭都是多余的,因为此时你的整个生命是心境交融的。

境是饭,心是心态。你吃得很专注,很专心,所有其他的事你都不想;同时你吃得很明了,你对你当前的生命状态很清楚,就像有一盏明灯照耀着一样。这是你的心在观照,所以说专注就是定,明了就是慧。你专注地吃,明了地吃,就是定慧等持地吃饭。

02

吃饭就是在度众生

我讲赵州禅师的一个故事。赵州禅师活了一百二十岁,年岁一大,牙齿就掉了。有一个徒弟是地方长官,他问:“师父,您还有几颗牙齿?”禅师说:“只有一颗了。”“那您怎么吃饭?”禅师说:“下下咬着。”他老人家只有一颗牙齿,每咬一下都不会空过,都能下下咬着。

这个对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禅师在吃饭的时候,他的心这样专注、这样明了,他的心一下也没从他当下所做的事情上跑出去,一下也没有开小差,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吃饭没有去想别的,我边吃饭边想着我要去打坐,我要去念经,我要去度众生,这好不好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你就是在打坐、在念经;如果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你就是在度众生。

在广大无边的法界里,吃饭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但是我要说,当你吃饭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你的这个事件之中,所以只要你能专注明了地吃饭,你就是在度众生,就是在供养诸佛。

我们早晨、中午吃饭之前要供养三宝,佛会不会来吃我们的饭呢?佛会来吃,不过佛会说:“你好好吃吧,你吃就是我吃。”如果我们以全部的身心来吃饭,那我们就是在替诸佛菩萨吃这顿饭。

这顿饭里有整个法界,所有的因缘,包括我们生命觉醒的因缘,以及所有众生的关系,都在这顿饭里面。如果我们要仔细分析的话,那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怎么说也说不完了。

03

不会吃饭,就不会做一切

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起来并不一定会吃饭,并不是每一顿饭都能吃好。吃饭是这样,那么生活中其他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又是怎样呢?我要说,我们不会吃饭,同样地,我们不会走路,不会睡觉,不会看,不会听,不会说......

实际上,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件小事,我们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分裂、牵挂、混乱与执著,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有种种苦恼。

我们生活在幻象里面,生活在执著的假相里面。那么,怎么才能够体会到禅的喜悦,使我们生活得真实,生活得美好呢?我的师父净慧禅师经常这样指导我们:“安住当下。”安住当下,把握当下,我们要学会让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个统一体。

04

安住当下,就能成佛

“当下”这个概念,是超越时空的。它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更不是现在。

《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现在心”,是指对现前外境所产生的分别心与执著心,而“当下”是超越这一切的。当你的心离开了当下,流失到别处去了,那你的生命就流转了。

当你的心能够安住于当下,你的心能够专注、集中、明了、统一,那你就是觉醒,那你在这一刻就是佛,就超越了生命的局限。把握当下的意义,就是要让你的生命永远是这一刻,使你的心凝聚起来,统一起来。

所以,吃饭就是吃饭,你就安住在吃饭之中;走路就是走路,你就安住在走路之中;睡觉就是睡觉,你就安住在睡觉之中;做事就是做事,你就安住在你的责任与义务之中。

成佛就是从你的生活开始的,从你自己所处的因缘、从你的位置开始,安住于此,你就能成佛。正如太虚大师说的那样:“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文章来源丨《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序二

图片来源丨十愿百科

摄影丨丹珍旺姆、妙传、慧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海法   禅师   因缘   众生   饭菜   牙齿   执著   专注   事情   未来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