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花40亿欧元购买了希腊一个亏损港口67%的经营权

2016年,中国中远集团花了40亿购买了希腊一个亏损1300万欧元港口部分67%经营权,帮助其走出危机。

据悉:希腊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绵延的海岸线,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国家在2009年却深陷经济危机。

如果让希腊人有机会重新回到从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选择回到2004年,这一年,希腊的生产总值翻了倍,经济增长率19.1%,打破了希腊经济历史的最高记录,国内一片祥和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大家都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但在2009年后,希腊经济经历了长达8年的衰退,人们找不工作,而那些有工作的人工资也发不下来,甚至银行都出现了接连倒闭的现象。走投无路之下,希腊只能变卖包括比港在内的家当。

此时,比港亏损已达1300万欧元,设备大多老旧不堪,只有4台桥吊勉强运转,一度只剩下2家公司的货船。

所以,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当冤大头。而中国对希腊是有好感的,希腊曾帮助瓦良格航母回家,还四次协助中国撤侨,有一次还撤到了比港。为此,结合未来的发展,中国决定雪中送炭,这才有了中远集团买下了集装箱码头的35年特许经营权。

没想到,西方某些国家睁眼说瞎话,说是趁火打劫。中国企业懒得搭理,埋头扎进了风雨飘零的比港。当中国企业到比港一看,运货送货的汽车乱哄哄的,把比港里三层外三层地堵住,这不把生意都堵没了。于是,中企开始对港口进行升级改造,投资先进设备,加强专业管理,还建议希腊修条铁路通到港口,降低货物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之后,中企还在比港修建了造船厂、酒店和购物中心,让希腊的修船业和旅游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比港一发不可收拾,就像一台印钞机一样。2019年,比港货运量飙升到580万标箱,直接坐上了地中海第一大港的宝座,每年为当地带来直接经济贡献3亿欧元。希腊一看,抱到大腿了,越发有信心跟着中国干,不停地向中资企业,中资银行,中国舰艇,还有中国的双十一挥舞起双手。

其实,希腊的经济危机的原因要追溯到1990年代。欧盟已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它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使得它对欧洲的国家充满了诱惑力,于是希腊就想要加入欧盟。

希腊当初为了成为欧盟成员国,也是煞费苦心。那时候希腊的经济状况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其政府的实际财政赤字远远超出了欧盟所规定的3%。

所以,希腊是不符合加入欧盟的规定的。但是希腊政府实在是太想要进入欧盟了,便搞出了一个骚操作。希腊暗中找到高盛集团借了100亿美元贷款,以掩饰其财政赤字。终于,希腊在2001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功成为了欧盟成员国。

在希腊加入欧盟之后的8年里,希腊的经济突飞猛进,但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风险。因为希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第三产业的依赖性太强,导致该国的经济结构非常单一。

令人吃惊的是,希腊的财政赤字竟然高达11.7%,导致各大世界银行把希腊政府的信贷评级降了级,希腊从银行里根本借不出钱,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

此刻,希腊的危机对欧盟国家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希腊和高盛集团的秘密交易被曝光后,欧洲国家纷纷跑路,表示他们不会再向希腊借钱了,因为希腊根本无力偿还。就在希腊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之时,中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选择向希腊伸出援助之手。

于是,中国毫不犹豫出资40亿援助了希腊,同时又大力援助希腊恢复正常经济,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中远集团拿下了比雷埃夫斯港的两个港口35的经营权,而比雷埃夫斯港原本是地中海最大的港口之一,但在经济危机后便负债累累,没有钱来更新设备,很多港口都是报废的状态,根本不能运营。

然而,很多国家都对此望而却步,只有中国雪中送炭,中远集团顶着压力,决定把这两个港口恢复正常经营,于是中远集团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港口上投入了巨额资金。除此之外,阿里,小米,电网等中国的一流企业都在希腊进行了各项投资,就这样,中国直接简单粗暴地买买买,把希腊生生从经济危机中给拖了出来。

作为对中国的报答,希腊将比雷埃夫斯港67%的经营权低价转让给了中远集团,在中远集团的全力打造下,比雷埃夫斯港的吞吐量达到了巅峰时期的6.5倍,成为了亚欧非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此外,中国电网拥有希腊电网24%的股份,这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据统计,希腊有40%的投资来源于中国。比如2017年,中国国家电网以3.2亿欧元的巨资,从希腊国家电网手中收购了25%的股份。2019年,中国对希腊投资达到了30亿美元。

然而,那些西方国家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中远集团接手比雷埃夫斯港口后,竟然脱胎换骨,港口也被经营得风生水起。而在中方的经营下,比雷埃夫斯港也重获新生,到2017年底,整个港口的货运量超过了400万标箱,是2008年的6倍。

除此之外,比雷埃夫斯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船东聚集地。2014年,中国成为了希腊船东的最大造船国。2017年,希腊船东掌握的船队数量再次回到全球第一。中国也把超过一半的商品交给希腊运输。

2019年,比港码头早已恢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跃成为地中海第一,且排到了全球集装箱港口的第36位。

其实,早在中国决定接手的那一刻起,就曾派专家前去了解港口情况,也确实被港口没落的样子吓到。专家们发现,彼时的比港,就像一个大型废旧用品堆放场一样荒凉,不仅设备老旧,而且工作效率极低,由于没有运营团队,在这里等下交易的货轮,往往要比其他地方等待更久时间,严重影响货物运输时间。

不过,中国并没放弃比港,反而立即从国内调来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这里指挥停摆港口重新运行起来。仅仅两周时间,码头就恢复了正常运行,希腊惊呆了,这可是他们多年年都处理不了的事情

接着,我们又用了两年的时间,提升码头的运营能力,很快就弥补上了港口所有的亏损。当初,比港的亏损高达1300万欧元,这还没有算上来比港讨薪的工人和企业。而当中远集团迅速对比港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更新设备设施,通过精细及科学的港口培训,使得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工资也大幅上涨,工人的工作动力也增加了。

而且,在中远集团的运营下,比港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盈利。但是,看到中国人把港口经营得这么好之后,希腊后悔了,他们竟然出尔反尔地要停止国有资产的买卖,也就是说,不卖这个港口了。中国见状,便与希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提出再进一步的合作。

如今的比港已经形成了集装箱、轮渡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共同覆盖了9个国家及1500个网点。对于希腊而言,他们的经济正在逐渐复苏,经济运转也慢慢步入正轨。比雷埃夫斯港也成为了中国与希腊互利互赢最大的见证者。

而在中企刚接手的时候,港口仅有12台吊桥,年吞吐能力为100万标箱,到了2018年,港口年吞吐能力高达620万标箱,到2019年,全年吞吐量达到了580万标箱。

2022年,比雷埃夫斯港第三次被列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全球20大国际航运中心排行榜中,名列第九。

对希腊而言,他们经济复苏的愿望逐步实现,中企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给了他们强大的信心和安全感。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帮助希腊,提升了在地中海区域的话语权,在国际上获得了更高的影响力。

后来中远集团向希腊政府表示想要重新修建深水港,希腊政府欣然同意。但中远集团不仅仅以中国速度瞬间就修建好了深水港,还装备了13台世界顶尖的升桥吊和电动轮胎吊。就是这13台吊装设备,使得比雷埃夫斯港重现辉煌,吞吐能力甚至比当年更高。

在中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将会快速发展成为地中海的第一大港,将会为当地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000多个,社会直接贡献逾14亿欧元,为希腊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无论从经济利益角度还是战略意义角度来说,这次收购就像在地中海区域钉了一根钉子,死死钉在了欧洲东部,这个意义太过重大,甚至比建设母港项目本身还要重要百倍。而中国在全球邮轮母港建造的布局,也仅仅是个开始。

还记得瓦良格航母回归的时候,希腊曾帮了我们大忙,并牺牲了一个船员的生命,中国感恩、报答,我们如今这样做,也是希望树立一个知恩图报良好形象,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赢得更多朋友,做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希腊   经营权   欧元   港口   地中海   国花   经济危机   中国   欧盟   集团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