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冯小刚,也走到了今天

文 | 梦琴

编辑 | 世界

冯小刚作为圈内的知名导演,放在人群里是十分不出众的长相,但他小小的身体却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身上满腹才华,一直是众多优秀演员想要合作的对象。

不过近几年来他的作品却远远不如曾经并列三雄的陈凯歌和张艺谋,一部《南辕北辙》让他的口碑跌入谷底,受尽网友的嘲讽。

不仅如此,原本在娱乐圈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他,如今却成为了昨日黄花。

出身平凡却不甘

冯小刚1958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胡同里,七岁之前的他是个每天除了玩没有任何烦恼的小孩,七岁之后整个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不知道为何一向和谐的父母每天吵个不停,为何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有一天他玩完回来发现家里没有了父亲的身影,母亲说他不会再回来了,年少的他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只知道家里的零食越来越少,姐姐也越来越沉默寡言。

家里的顶梁柱走了,母亲一个人要拉扯两个孩子十分不易,为了替母亲分担,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干各种家务活。

这个时候的他就在心里默默发誓,将来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让母亲和姐姐过上好日子。

艰苦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性,只要下定决定做的事,多半都能成功。

他每天忙完家务唯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礼堂,十分羡慕里面来来往往的人,他也想上舞台,想去一探究竟,但是当时的电影票五分钱一张,他是绝对买不起的。

不过他从小就对画画十分感兴趣,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老师教,他就自学。买不起电影票又想进去看电影怎么办?

那就自己画一张,但统一打印出来的票并不好画,他偏偏不信邪,一张电影票他临摹了不下上百次,没想到真的画出来了,最后他如愿以偿进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日子一天天过去,冯小刚转眼就高中毕业了,当时当兵几乎是每个男孩的梦想。

一方面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另一方面是想去锻炼一下自己,于是他去了部队的文工团。在团里的他的主要任务并不复杂,大部分都是给舞台出设计,布置场景。

在部队的八年的时间,他除了设计舞台就是给大幕拉吊杆,每次演员在台上谢幕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他的身影。

但因为相貌不够出众经常遭到别人的耻笑,那时候的他心中暗恋了文工团的女兵,因为自卑几年都没有表白。

攀上郑晓龙

在部队待了七八年,他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选择了退伍,当时从部队出来可以分配工作,于是他被分到了一个建筑公司当工会干事。

这份工作并不辛苦,相反还很轻松,朝九晚五,他闲来无事就会叫上好友一起谈天说地聊理想。

公司闲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活干,一天他按时来上班,领导却在办公室呼呼大睡,他自顾自看了会书,实在无聊就去找了隔壁设计学院的人聊天,聊着聊着就一起去买了酒上了天台,畅谈人生。

在天台上他借着酒劲,说出自己的理想:“我,冯小刚,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成为名人,让所有人都认识我!”

从这过后他就一直想出去闯闯,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现在浑浑噩噩的生活,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这样。

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了,准备出去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他捡起了自己老本行,去了剧组当美工。

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去医院帮别人送东西遇到了一位长得像仙女的女生,顿时脚都迈不开了。

左打听右打听才知道这个“仙女”是知名导演郑晓龙的妻子,好巧不巧自己还在他的剧组工作,既然名花有主,他只能放弃。

医院离剧组并不远,冯小刚到处打听已经传到了郑晓龙的耳朵里,听说这个人在他剧组工作,他产生去看看这个人什么样的想法,两人因此结识。

此时的郑晓龙已经拍了国民级的影视剧《偶像》,冯小刚知道自己想要成为名人就要抱紧郑晓龙这棵大树。

从这之后他每天跟在郑晓龙身后转,一来二去,在相处过程中郑晓龙看到了冯小刚的才华,于是两人渐渐变成了好朋友。

在这个过程里,他也没有闲着,不仅完成了美工的工作,甚至还担任起了编剧,1991年《遭遇激情》上映,他的名字就被写在了编剧一栏里,郑晓龙都在他后面。

没多久郑晓龙准备筹拍另一部剧《编辑部的故事》,他依旧担任剧里的美工,编剧是当时北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作家王朔,原本这个剧一共要拍十七集,但郑晓龙实地拍摄起来觉得剧情远远不止十七集,于是提出要改剧本。

整个剧组没有一个人搭话,冯小刚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可以试试,于是毛遂自荐,郑晓龙见没有人搭腔,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让他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剧本创作期间,他每天和王朔待在一起,两个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王朔几乎每本小说翻拍出来的影视作品都炙手可热,1994年《永失我爱》、1993年《无人喝彩》,每一步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就连姜文这样高傲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冯小刚想要是能和王朔搭上关系就离出名又近了一步,于是一直对王朔献殷勤,在剧组端茶倒水一样不落。

王朔原本对他并不看好,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个长得有点“贼眉鼠眼”的人。但工作让两人的相处机会变多,他发现冯小刚确实有两把刷子,虽然人长得不咋地,但能力确实还不错。

进入影视行业

《编剧部的故事》上映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全国的电视机都在播放这部电视剧,情景喜剧的模式在国内引发了空前的热潮。

冯小刚也凭借这部电视剧获得了众多关注,顺利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影视圈。

冯小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想在娱乐圈立足,就一定要抓住王朔这个“大名人”。

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王朔愿意带着他玩,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几乎是连体婴般的存在,没多久两人决定一起搞事业,一起开了一家影视公司。

冯小刚没想到自己的“成名之路”这么顺利,开公司后他每天和王朔除了喝酒就是聊创作,趁热打铁创作出了《一地鸡毛》《永失我爱》,口碑都还不错。当一切发生得太顺利的时候,总会出点什么意外。

从前王朔的作品都是娱乐圈各导演争抢的对象,但短短几个月人人避而不及,因为其内容无法过审,拍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播。

投资方血本无归,眼前的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王朔显然没有准备好,周边环境的压力让他选择了逃跑,去了美国,冯小刚想拦也拦不住。

冯小刚也被打回了谷底,没有了王朔他根本没有好本子好创作,垂头丧气的他借酒浇愁了一段时间,直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找上门来,他看了《编辑部的故事》觉得冯小刚身上有一定的喜剧天赋,想找他拍喜剧片。

虽说是靠喜剧出名,但冯小刚并不爱拍喜剧片,因为当时的市场喜剧在最末端,文艺片在顶端,他一直想拍文艺片。

想着现在无剧可拍,既然有机会为何不干于是答应了,最后他用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拍了《甲方乙方》,赶着在过年的时候上映了,反响一片大好。

知名导演

如今的贺岁片就是从它开始的,冯小刚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了圈内的红人。不得不说,《甲方乙方》确实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百花奖,就连演员也都被评为了最佳男女主角,赚得满盆金钵。

不过像这样的商业片是不受圈内的文艺片导演待见的,但是在当时的影视圈没有几个导演拍出来的东西能挣钱,他走出了另一条路。

他也看得出同行眼里的不屑,知道自己此时确实没有什么好作品让他们心悦诚服,于是暗暗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拍出最好的文艺片,让这些人服气。

不过和圈内其他导演不一样的是,冯小刚虽然也想拍文艺片,但他知道文艺片的观众不多,想要赚钱必须要知道受众喜欢什么,如此一来,商业片必须得拍。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拍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天下无贼》等知名作品,无一不受好评。

虽说一直在拍商业片,但他从未忘记曾经发誓要拍一个好文艺片,于是拿着拍商业片赚来的钱,转身去拍了《一声叹息》,反响还可以。冯小刚确实是一个有头脑有目标的人,想做的事都能做得不错。

凭借一众作品他终于在圈内站稳了脚跟,此时的他成为了众多投资人青睐的对象,国人对他的评价也水涨船高,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这个时候他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可以拍自己想拍的电影,于是他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刘震云。

两人一拍即合,拍了《集结号》这部讲述抗美援朝的战争片,拿奖无数,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导演奖。

于是他稳定输入又拍了一部《唐山大地震》,提名多项奖项,可以说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此后他一直是众多投资人眼里的票房神话,投他准没错,《私人订制》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广告费用就已经赚回来几个亿。

不过观众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很多人都觉得花冤枉钱看了个烂片,甚至很多网友评论说:冯小刚是不是江郎才尽,拍不出好电影了?

跌落神坛

受尽夸赞的冯小刚哪能接受观众的批评,为了扭转风评,他暗戳戳地说观众审美不够。2015年拍了一部《老炮儿》,请了几个当红流量小生,电影依旧扑街。

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冯小刚一会说电影排片少,一会又说观众智商不够,看不懂,玷污了好片子。

他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最后引起了官媒的注意,《人民日报》当众点评说:

一部作品的好坏有很多因素,但是发生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找从自身小问题,与其埋怨别人,不如认真创作。

但是冯小刚已经尝过了资本的甜头,心里早已没有了当初拍好作品的初心。从离开王朔开始他的事业就好像在走下坡路,一代名导演最终还是隐入人海,他走到今天不得不让人唏嘘。

很多人都说冯小刚是靠王朔才有今天的,其实不然,两人之间完全是合作关系,一个会写一个会拍,共同获利罢了,完全不存在谁依靠谁的情况。

王朔曾经说过冯小刚是一个十分有自己想法的人,圈外人评价他急功近利,其实他并非如此,反而十分谨慎,他成名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走出来的。

两人之所以分道扬镳的原因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因为利益纠纷,而是意见不和。冯小刚更倾向于赚钱,迎合受众,而王朔有自己的坚持,不愿意改变,最后只能边缘化。

近几年在影视圈混不下去的冯小刚突然转型去拍了网剧,一部《北辙南辕》突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五个女演员在圈内都有一定的名气,吸引了众多网友前去围观,但是该剧剧情老套切且不按常理出牌,很多人没看多久就骂骂咧咧的出来了。

冯小刚今年只有64岁,而张艺谋已经72岁了依旧在拍电影,他想要再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也不是没有机会。

冯小刚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审美也还不错,如果他愿意沉下心来用心钻研打磨作品,相信一定能够创作出好作品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百花奖   文艺片   剧组   编剧   圈内   导演   观众   确实   作品   工作   冯小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