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现!地球的地核正在变得不平衡,科学家们也不知为什么

连科学家也无法解释的发现:地球的地核是歪向一边的!

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地核总是歪向一边,为什么会这样?地球会因此失去平衡吗?

在印度尼西亚下方的地核的失温速度,要快于巴西下方的地核,而且这一切都把穿过它的地震波搞得一团乱。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固态内地核可能正在变得不平衡,(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地球的核心正在酝酿一个神秘的变化。

只有当科学家们研究穿过地球固态铁镍地核的地震波(指由地震产生的在地下传播的振动波)时,才会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某种原因,地震波在穿过南极和北极之间时,它们穿越地核时的传播速度明显大于它们在穿过赤道时在地核的传播速度。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早已知道这样一个差异的存在----就像他们知道地震的各向异性----,但是他们不能够就已经得到的数据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现在,应用计算机模拟近十亿年来地芯的发展变化,在今年的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符合上述情况的说法:随着新的以铁为主的结晶每年一点点地在地核的东部形成快于西部,地球的地核正在变成歪向一边的样子。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地质学家,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丹尼尔·弗罗斯特这样描述:“在外地核的液态铁的运动(流动)会将地核的热量带走,使其冷却。而这些外地核液态物质的运动(流动)形态就会造成地核外部东边(印度尼西亚垂直方下)会比西边(巴西下垂直下方)被带走更多的热量。”

弗罗斯特说:“要试图描述这种地核的不对称变化,想像一棵树的主干,从中心的一点向外幅射年轮环线,但是这些环线的中心并不在树干的中心部位。以致于这棵树的年轮在东侧的部分的间隔远,而靠西侧的部分间隔更近些。”

这位研究人员指出:“地球内核的横截面看起来跟上面描述的类似。然而,这种不对称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地核自身的扭曲变形或者有失去平衡的风险。”

这个团队的模型提出地球的内地核生长在东侧(图中左侧)快于西侧。而重力通过推送铁晶体到南北极点来平衡了这种不对称生长(见箭头所示)。这促使铁晶体的长轴线沿着地球的自转轴(图中虚线)重合。也就解释了上文中提到的地震波在不同方向上传播速度的不同。(图片提供:Marine Lasbleis)

通常来说,地核内层的半径每年均匀增长大约0.04英寸(1毫米)。地球重力依靠向西推送新的铁晶体来校正这种偏向一边的生长。这些结晶物被推砌成网格结构,沿地核的南北向轴拉伸。根据这个团队的模型,这些晶格结构沿磁极平行规则地排列,形成了“地震高速公路”,使地震波沿着磁极方向传播更加快速。

打开层层包裹的“雪球”

到底是什么造成地核的这种不平衡呢?弗罗斯特的回答是:不考虑我们星球的其它分层结构,就很难把它说清楚。

地球的每一个圈层由它的表面之上的一层控制,而且同时影响着内部更深的一层。内地核被外地核液态层缓慢冷却着,就像一个被层层包裹的雪球。外地核又被在它之外的地幔冷却着。所以我们要问为什么地核内层的一侧比别一侧长大得快,可能就是在问为什么地幔的一边比另一边冷却得快?

地壳构造板块应负一部分责任。当冷却的板块俯冲至深入地表下的隐没带(位于两个板块边缘,一个板块下沉至位于另一板块的下方)时,它们会冷却在其下方的地幔。但弗罗斯特也认为,不管怎么说,地幔的冷却是否能直接对地核内部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还是一个值得争辩的课题。

同样令人困惑的是:是否地核这种两侧不平衡的冷却过程真的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当前的地球磁场是由外地核的液态铁物质流动控制的,而这一流体运动又是由内地核的热量损失所控制的。如果内地核的东侧损失热量大于西侧,那么外地核东侧的运动幅度就会更大些。弗罗斯特说。

“问题是,这样会不会改变地球磁场的强度?”他补充了一个新问题。

这样一个大问题超出了团队新论文的范围,但是弗罗斯特说他已经组建一个地磁学家的团队开始致力于研究新的课题,考察某些可能性。

BY:Brandon Specktor

FY:Mice Above The Clouds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地核   罗斯   印度尼西亚   地幔   地震波   地球   液态   不平衡   热量   板块   外地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