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BF.7你怎么看?

如今疫情快3年了,对于疫情的结束和走向,这个说法越来越好了。

然而最近发现的 BF.7 变异毒株,确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困扰,奥密克戎变体BF.7属于BA.5病毒株的亚系,全称叫做BA.5.2.1.7,目前在世界各个地区呈现指数级增长,


这个病毒对比于现在的新型冠状病毒:

BF.8 的一个是传播性更强,另一个是降低新冠病毒的预防药物。


不过,这仍然只是一种推论

因为搞不好后面又进化出新的变异体来取代

又或者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像03年非典一样突然消失

所以它是否会成为主流新冠病毒很难说,只是说它更有机会而已。

我国已出现首例BF.7新冠感染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BF.7的流行?

新变异株进一步逃避免疫

“奥密克戎是病毒进化的一种集大成形式。”美国奥密克戎疫苗研究学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学者、免疫学博士王宇歌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BF.7本质上还是一种Omicron BA.2谱系病毒。从BA.2到BA.5再到BF.7,新的变异株不断“内卷”,病毒传播力不断增强,逃避免疫能力越来越强。陕西疾控中心对BF.7变异毒株进行解读,该变异株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

对于BF.7变异毒株的控制和解决,多位专家表示,目前现行的抗击新冠方案依然有效

不仅是疫苗,新冠药物对变异株BF.7也应该有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新冠小分子药物主要靶标是病毒复制酶,而目前看相关药物结合靶标位点在奥密克戎上并未发现突变,因而对小分子药物的影响应该不大。阿兹夫定对于目前的流行毒株,我们收集的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看是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靶标   人民日报   疫情   疫苗   免疫   研究院   客户端   药物   学者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