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升级!中国科研团队在高精度时频传递又立新功

喜事连连

最近几天,我国国宝级科学家潘建伟在科研上真可谓喜事连连: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物理学家

自然期刊发表的文章

前者说明我国潘建伟院士师出名门,并从国际最新科研成果中转换为实际应用所取得的伟大卓越成就;后者论文签名人数足足有31人之多,充分说明不但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水平与地位,同时中国科研团队整体上已经不是点式突进发展,而是形成“集群化”带动的面式或体式突破发展。


近期针对这次新疆成功实验报道,已经非常多,如“中国科学家团队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实现113公里自由空间时频传递,时间传递万秒稳定度达到飞秒量级,频率传递万秒稳定度优于4E-19,系统相对偏差为6.3E-20 3.4E-19,系统可容忍最大链路损耗高达89dB(即信号损耗至约十亿分之一),远高于中高轨星地链路损耗的典型预期值(约78dB,即信号损耗至约亿分之一)”,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这些过于专业的词汇,未必能看明白其中价值,下面就再简述一遍,或许就更清楚这种技术的黄金价值与深远的意义。

时间和频率的标准

很早前,人类就采用机械钟表(机械运动的周期)、日晷(阳光下的投影单)、水钟(漏壶稳定的滴水)等等来计时,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与智慧的结晶,这对百姓日常使用当然没问题,却对一些时间精度要求高的特殊应用场景,就显然已经不足够。

1955年世界第一台原子钟的发明起,就是基于原子频率的频率标准来设计的,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从微波原子钟发展到光频原子钟(光钟),频率越来越高,精度也随之越来越高,光钟相比微波原子钟不确定精度又提高100到1000倍。

2014年,国际上最好的光钟的稳定度已经达到10-18量级。

2015年,我国计量院的锶原子光钟系统频移自评估稳定度也达到2.3 10-16。

无论微波原子钟还是光频原子钟,制作成本高而且都必须在特殊环境中,有些应用环境在不能直接自己配置原子钟时,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精确时间与频率的传送,即如何准确地将原子钟的高精度时间与频率传送到应用场景?

时间和频率的传送

传统在自由空间中采用微波频率来传递,以GPS系统为例,需要长时间平均(时间:天)频率平均(频率不稳定度能达到 10-15),根本无法提供时间同步所必须的高精度(10-19)短稳时间信号,可见基于GPS的授时系统不具备传递高稳定的新一代光钟的能力!微波传送路径上,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能传送高稳定的最远距离只有10公里!说白了,原子钟的时间频率精度上可以保证没问题,但是载具不够用,就如新中国成立后,原子弹爆炸成功,没有远程火箭哪行啊!

自由空间采用微波或光波不行,怎么办?对,只能采用光纤,我们以北大实验组完成的120 km电信级光纤为例,通过长时间的科研攻关,终于实现频率传递不稳定度达到6.18 10-20/2000 s,时间同步精度< 40 ps。原理框图如图下所示。

精密频率传递和时间同步原理框图

超过120公里,再怎么继续往外传送啦?我们在120 km光纤精密频率传递和时间同步的基础上,采用一对四点的星状组网,将近端原子钟输出的频率信号和时间信号经过120 km光纤的传递传递到中心站,再以此信号作为基准向在远端附近(<8 km)的四个节点发送信号,实现远端的四个节点也再现“原子钟”。星状组网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站与站之间的拓扑图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基本明白,从原子钟基准站到应用过程中,传送问题存在严重的瓶颈,也是世界使用光钟的一个重大难题!杏儿造成目前应用上像有线互联网的味道,或者更明白点解释,就像我们第一代的有线电话机,严重依赖光纤网络,同时受限于距离,光钟的精确时间频率应用严重受限!

电话机与手机应用场景对比

技术突破、革命性升级、价值大、应用广

百公里高精度时频传递实验示意图

我们再次看到这种熟悉的实验示意图,立马就感觉到其重要价值及深远影响

大国利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原子钟   框图   自由空间   革命性   光纤   中国   微波   精度   频率   信号   科研   团队   稳定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