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丨独龙江畔的木兰

巴坡村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罗金合 摄

2019年秋天,云南贡山县。

一场秋雨过后,独龙江两岸青山云雾缭绕,清碧如翠;空气中飘荡着山野的芬芳,沁人心脾。“画入水中秀,水在画上流。”从观景台上望去,巴坡村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清晨,巴坡村委会副主任木秋云匆匆赶往村民高建龄的“巴坡客栈”,了解游客进住的情况,然后召集村里的农家乐经营户一起研究迎接旅游高峰的攻略。

“巴坡客栈”接连公路,院子宽敞,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可以提供特色美食、农家住宿、独龙族家访体验等多种服务,是村里的农家乐示范户。

“独龙江开放旅游了,我们要全力做好村间道路清扫和内务环境卫生。现在独龙江农家乐竞争激烈呢!不把环境卫生搞好,就吸引不了游客啦。”木秋云眨巴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对大家说。

“木主任很投入。”高建龄边给大家倒水,边称赞说,“她是我们村农家乐的经营高参。”

巴坡村是独龙族聚居村,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全村共有210多户860多人。村周边分布有大面积的竹林,风吹竹涌,鸟雀啼鸣,独龙江水声回旋,其声其景,让人流连忘返。

几年前,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村民新建了安居房,硬化了乡间路,独龙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巴坡村被列为旅游特色村。

独龙江进入旅游旺季。每天,木秋云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旅游部门发布的最新旅游信息,然后,在微信群里发布旅游接待注意事项。“下一步,独龙江要吃旅游饭。只有旅游产业发展了,小康路上才有保障。”

木秋云1992年出生于巴坡村木兰当小组,2014年从云南工商学院毕业后,参加县里的“西部计划志愿者”,被分配到巴坡小学支教,与当老师的爸爸在同一个班里任教。她教语文,爸爸教数学。孩子们称他们父女都是“木老师”。

“爸爸鼓励我,指导我,感觉很适应。”木秋云说,她和爸爸教的班在全校的成绩还是挺好的。第二年,她还被评为优秀教师。

其实,木秋云在家里还是一个爱抹眼泪的乖乖女。有一次,她家的那头独龙牛带着一头小牛犊回家了,这是母牛产的第一头小崽。全家高兴得不得了。不久,那头牛“哞哞”地叫着自己回来了,伤痕累累。父亲说:“坏了,小崽肯定让黑熊给吃了。”小秋云当即伏在母牛身上哭起来。

谁说女子不如男?木秋云虽说是一个娇娇女,但她还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新一代独龙青年。

两年的支教任务就要完成了,这时,贡山县每个村公开招聘一名森林资源管护队小队长,木秋云毅然报名。村里人都持怀疑态度,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孩子带着一群男人,在深山老林里巡查,一走就是十几天,怎么能行?令人意外的是,木秋云竟然入选了。

我问她:“这个角色并不适合女孩子。为什么想起做护林工作?”

“我喜欢挑战。”木秋云潇洒地一甩秀发,毫不露怯。

护林小队有41名护林员,最大年龄的50多岁,最小的比她还小。从此,木秋云身着迷彩服,腰挎砍刀,身背野营帐篷,率领一队人马,开始了巡查山野的奔波岁月。

独龙江乡现有300多名生态护林员。不少人从过去的毁林烧荒者,变成了现在的森林守护人,同时,也成为生态脱贫的受益者。

尽管整日里跋山涉水、风雨兼程,木秋云说她小时候就适应这样的生活环境,习惯了在大山里行走。“我对巡山没有太多的抗拒和畏惧之心,还很喜欢。小时候爸爸教书,我会跟着妈妈上山干活,背柴火,种苞米、土豆。到乡里读书的时候,公路还没通,十多公里的山间小道,都是来回走着,从不觉得累。”

巡山护林,一走就是几天,在山上过夜,也会遇到恶劣天气。“爸爸妈妈担心是有的,他们没有阻止我,对我的工作还是支持的。”在她的带动下,又有6名女青年加入到护林小队。

高黎贡山南北布展,延绵数百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野生动物的乐园”等美称。独龙江流域属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游是高大古老的原始丛林,下游是密不透风的热带雨林,被誉为“太古秘境”。

“一般情况下,我们8到10个护林员一组,每月巡山两三次。主要任务就是沿途巡护,查看有没有乱砍滥伐或非法打猎的,监测珍稀动植物、森林有没有病虫害等。不方便的是上厕所,这怎么办?男女之间都要躲到一边去。”她说着笑起来。

巡查路上,几乎没有生火做饭的时间和条件。饿了,大家就拿出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累了,就在路上席地休息一会儿。临近傍晚,大家撑起塑料膜自制的简易帐篷,生火取暖,才能喝些热水,吃点简易干粮。

高黎贡山的气候变幻无常,往上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巡山道上灌木密集、荆棘丛生,遇到危险也是难免的。毒虫、毒蛇会给巡逻队员们的前进带来很大的影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起初,有几名小伙子没把她放在眼里,拿她宣布的巡山纪律和安全事项不当回事。木秋云毫不客气,一番严厉批评教育,并重申奖罚规定。小伙子们自知理亏,乖乖服软。

木秋云说,途中遇到最多是蚂蟥,被蚂蟥叮了,用盐撒在上面,它就自己掉下来。他们也经常见到毒蛇,会拿着竹竿把它赶走;也遇到过狗熊,在他们旁边徘徊,嗷嗷叫,声音很粗,特别恐怖。也会经常碰到狗熊来偷吃蜂蜜。

“有一次,我们的护林员去野牛谷巡山,发现了一只死亡的麂子。麂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护林员不能私自处理动物尸体,必须进行鉴定确认。后来,发现这个麂子是被掉下来的大树枝压死的,作了登记备案。”两年的护林工作,木秋云有讲不完的故事。

“独龙族人民不仅守护着边境,也守护着森林。”木秋云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着那片山山水水,“森林是美丽家园,是祖国边疆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用心看护。”

2019年6月,巴坡村委会增选一位副主任,木秋云当仁不让,又一次报名。她的竞选演讲赢得一片掌声。她以高票当选,没有悬念。

“为什么又想起竞选村委会副主任?”

木秋云又是一甩秀发:“村委会是一个服务全村群众的平台,可以经受更为全面的锻炼。”

木秋云对工作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她一直把特色种植、乡村旅游业、人居环境提升作为巴坡村的重点工作放在心上。

巴坡村人均耕地1.22亩,原来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后经退耕还林,人均经济林果地达到1.09亩,主要种植桃子、梨子等经济林果。

十几年前,老县长高德荣把草果引进来,如今成为巴坡村的第一大产业,户均种植近百亩。2019年,全村草果种植一项收入就达400多万元,全村整体脱贫。很多农户靠种草果发家致富,盖了新房,买了汽车,供孩子读大学。

木秋云把全村产业数据统计出来,每户的收入摸得一清二楚。她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增加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木秋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引导村民种植重楼、葛根、羊肚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她坚持进组入户,送服务上门,或用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宣传特色种养殖常识。

村民王老汉很想养中蜂,木秋云推荐他参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中蜂养殖培训,并为他争取了8个蜂箱试养。当年见了成效,王老汉心里甜滋滋的,脸上挂满了笑。

如今,巴坡村25度以上的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草果、中华蜂、羊肚菌、葛根、黄精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双丰收。

前来参观、住宿的游客越来越多,乡亲们高兴地说:“草果、羊肚菌、蜂蜜、独龙鸡好卖了,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了。”

木秋云还教会了村里的几位农家乐经营者做电商、微商生意。网上独龙江农特产品展销台很快火起来。她说:“当地的农特产走出独龙江,百姓致富的路子更宽广。”

“木秋云别看年轻,有知识,有能力,有激情,敢担当,一心为村里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振兴,就需要这样年轻的村干部。”巴坡村党总支书记王世荣称赞她。

目前,全村已有30多户开放家里的房间接待游客,助推旅游业发展。一处处独具特色的美丽庭院,用江边的奇石、山上的花草、竹藤的篱笆,巧妙地组合出一个风情万种的小花园,成为旅游者倍受推崇的打卡地。

这几天,木秋云奔走于各村民小组之间,为迎接国庆小长假旅游旺季,发动村民做好道路清洁和环境卫生工作。她还提醒路边打理农田的村民:“杂草要及时清理,沟道要挖深加宽,免得草果地和路被大雨冲毁。”

木秋云离开高建龄的“巴坡客栈”,来到斯拉洛小组,查看村民种植重楼、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的管理情况。她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祖国边疆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其实,她的身影就是我们山村的一道风景。”和她朝夕相处的几位年轻人这样称赞她。她立刻摇头说:“哪里耶?!我们独龙族儿女个个都是边疆的最美风景,我不过是万山丛中的小花朵。”大家开心地笑起来。

2020年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再次走进独龙江,听说木秋云被一所县中心小学招聘为教师。

“为什么又去当教师?”

木秋云莞尔一笑,没有回答。她抬头望着山梁上的一朵朵云,若有所思地说了句:“初心有梦。也许那是我回家的路。”

芝兰生于幽谷照样芬芳。经受过江风峡雨淬炼的木秋云,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她渴望在校园里绽放自己的青春芳华。

“独龙江是我生命的摇篮,更是我的精神家园。”离开故乡的那一天,她恋恋不舍地望着碧波飞扬的独龙江,深情地说道,“无论走到何方,她都是我放不下的乡愁和牵挂。只愿边疆绿富美!”(王鸿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独龙   独龙族   木兰   护林员   草果   江畔   全村   边疆   村里   中国   村民   爸爸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