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气质配古典珠宝!中国风就该这么玩

记得关注哟

中国人自古就对珠宝有着特别的追求。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咏珊瑚:“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除开对宝物本身的喜爱,古人也将珠宝特性对应以人的品格,正如“温润如玉”、“冰壶玉尺”。文字赋予珠宝的深厚底蕴使我们如今仍能在诵读之时感受到妙处。


银镶珊瑚领约

白玉龙凤灵芝如意

图源:故宫博物院


除却书中所言,在参观博物馆、观看文物鉴赏时,您一定欣赏过那些古代精美绝伦的珠宝配饰。这些珠宝或繁或简,或晶莹润泽,或明艳大气,各种特征中还夹带着中国人的祈愿,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风珠宝、怎样才算中国风珠宝呢?让宝石君带您一起了解吧!



金镶珠翠耳坠

银镀金点翠串珠流苏

图源:故宫博物院



自带国风BUFF的宝石


事实上,由于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有几样宝石在我们眼里自带国风气质。那就是珍珠、和田玉和红珊瑚


1 珍珠——根植于内心的温婉美学


珍珠内敛而富有光泽。古时的珍珠曾有“东珠(北珠)、西珠、南珠”之分。其中的东珠更是宝中之宝,稀世奇珍,被视为尊贵的象征。清朝的冠服制度中曾特别讲究用东珠,帽顶等所嵌东珠的数量也随等级有严格限制。

点翠嵌珠后妃朝冠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图源:故宫博物院


抛开文化属性,珍珠本身便带有优雅和温婉的气质。其不同于彩宝闪耀张扬,而是泛着低调内敛的光泽,让人爱不释手。在搭配过程中,珍珠无论与日常服饰还是旗袍汉服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合适感。美人耳颈饰以珍珠,则更显脱俗柔和。


/////////

上图源:延禧攻略 左图源:百度 右图源:芭莎珠宝传媒


2 和田玉——“温润如玉”的代表


作为中国四大玉石之一,和田玉在中国玉石领域占有着很高的地位。殷商玉器最早大规模地使用了新疆和田玉材,开创王室贵族使用和田玉的定例。而盛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使得和田玉由皇室、贵族、寺庙独享扩大到民间消费,审美和用途呈现世俗化发展,西域人物、动物、佛教题材的融入,与和田玉交融孕育出雕刻艺术与现实内容交织的世俗美。[1]

白玉夔龙纹佩

白玉莲花纹盒

图源:故宫博物院


对于和田玉品种而言:古人曾无比推崇质地细腻、洁白如雪的“羊脂白玉”。现如今的和田玉市场虽对于羊脂玉十分重视,但也存在翠青、青花、碧玉、鸭蛋青、黄口料、烟紫料等各色品种,价格不一。

翠青料


鸭蛋青

灰紫色部分玉料为烟紫料


黄口料貔貅

青花酒杯

图源均为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裴景成、陈全莉老师


对于各色和田玉料,众人喜好往往具有较大差异。但无论何种玉料,和田玉在日常搭配时往往都大气润泽。当其做成玉镯或具有东方传统题材雕刻的玉牌时,常能突出东方女性的温婉美,也因此和田玉至今仍受人们喜爱。

图源: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裴景成、陈全莉老师


图源:微信公众号@藏玉



3 红珊瑚——大气温和不失底蕴


你可能通过《甄嬛传》中的这样一句台词对红珊瑚印象深刻:“琼州进贡了一株大珊瑚,朕想着给你安胎最好。”让人津津乐道的剧集之外,红珊瑚在东方文化中已被默默使用了上千年。东方人坚信它作为“千年灵物”,具有“吉祥”、“祛灾”、“辟邪”、“智慧”等文化色彩,是一种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载体。

++

上图:红珊瑚树盆景 下图:银镶珊瑚领约图源:故宫博物院


我国的珠宝首饰虽然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但由于近代的历史原因,珠宝设计曾有阶段趋于停滞。而随着中国风的兴起,一些思想超前的设计师逐渐结合自身文化底蕴设计出了很多十分美丽的红珊瑚首饰作品,展示了中国风的题材多样性。


/////////

上图:彩屏丹雀 左图:恬然寸心 右图:金袍藏鹦台湾珠宝设计师王月作品 图源:三亚日报



来自传统的精湛工艺


几年前,由于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中国传统首饰工艺开始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大火”,并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也因这次“大火”,一些原本濒临消失的“非遗”技术尤其是绒花被从消失边缘拉出,成为了簪娘们人手必会的技艺。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在制作绒花图源:新华社


绒花之美可谓是有目共睹:它不用珠宝金银,单以各色蚕丝和金属丝等材料做成一朵朵形态各异的娇艳花朵。这不仅考验簪娘的手法,更考验簪娘平时对花朵形态的观察与理解。


图源:故宫博物院清代绒花


铸金为条,拉丝如发。一根根金属花丝经过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大工序,制作出各种造型生动的工艺品和精美雅致的首饰,这就是绝美的累丝工艺。

金累丝万年如意

金累丝嵌珠石升官簪

图源:故宫博物院


作为传统工艺的烧蓝和点翠也别有韵味。烧蓝工艺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烧制成的工艺品,尤以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而得名。而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两者皆通过处理在金银上加以靓丽的颜色,华贵不失大家风范。

银烧蓝累丝圆盒 图源:故宫博物院


点翠钿子 图源:故宫博物院



小贴士:古时为保证点翠首饰不褪色,常用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而取用翠羽往往会导致翠鸟死亡。如今为保护翠鸟,制作点翠时常用鹅毛、丝带等材料替代。作为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我们一起爱护动物,保护翠鸟,共创美好家园!



富有寓意的造型元素


在中国玉雕中,不同的雕刻造型往往具有不同的寓意。这些寓意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千年以来的美好愿望与信仰。如“鲤鱼”寓意鱼跃龙门、金榜题名;“貔貅”寓意财源滚滚、招财进宝;“牡丹”寓意雍容华贵、繁荣昌盛;“葫芦”谐音“福禄”,是富贵的象征……

和田玉貔貅 图源:微信公众号@藏玉

和田玉牡丹 微信公众号@藏玉

和田玉葫芦 图源:微信公众号@藏玉


这些看似愚昧的信念淳朴又真挚,造型也优美生动,富有东方美学的含蓄美,善于留白。因此,合理运用珠宝的雕刻造型不失为一种搭配出“中国风”的方式。


繁与简的结合


东方人向来擅长极致的繁与简。同为金饰,金累丝与没有花纹的古法素金分别对应繁与简,也分别代表了高调与低调的美感。


金累丝点翠四龙戏珠镯 图源:故宫博物院

金镶翠戒指 图源:故宫博物院



事实上这一点在玉雕上也同样适用:河南南阳的独山玉雕色彩题材运用得当,繁者处处细致。而和田玉中质地温润细腻者常做成无事牌,保留其本身玉质不做任何雕刻。这样极简与极繁的结合让人们沉浸其中,难逃其“法掌”。


独山玉雕图源: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裴景成、陈全莉老师

图源:微信公众号@藏玉




“中国风”从来都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风气,而是刻印在我们骨子里的中国文化的发扬与体现。那么,读了这篇推文的你对中国风珠宝有一定了解了吗?如果您喜欢这篇推文,就请给宝石君点个赞吧!

[1]苏杨.和田玉文化现代性构建及传播:基于传统 工艺美术视角[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21(03)


本文图片收集于网络(已标注来源) 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编辑:刘惜缘 审核:叶洪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红珊瑚   国风   珠宝   翠鸟   绒花   玉雕   寓意   珊瑚   首饰   气质   古典   和田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