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时候,别急,请允许自己「慢慢」变好

我是圈圈,定期分享【个人成长干货】与【自媒体写作运营】,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哈喽,我是你们的圈圈

01

谁的20多岁不迷茫?

刚毕业的那几年,20多岁的年纪,我每一天都不快乐,总是在迷茫,在焦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怎么还没有变得更好?

整个人的状态很浮躁,做事只想马上看到结果。不管是工作,还是平时读书,我总是急哄哄地寻找捷径,追求速成,好像找到它,人生就拿到了通关钥匙,可以一路顺利走上巅峰。

这种急迫感让我没有心思踏实地去做好一件事,我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适合做什么,没有为自己做过职业规划,也没有探寻过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就闷头冲进了职场。

可想而知,那几年我频繁跳槽,裸辞是家常便饭,经常半年不工作没有任何收入,面试的薪资要求也降得越来越低,整个人越来越不自信,人生一度陷入绝望。

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崩溃大哭,一遍一遍问自己:

“父母供我读了16年的书,为什么我找不到一份足够体面又足够赚钱,自己也喜欢的工作?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想要赚很多钱,想要在大城市里生活得体面,内心的焦虑加上家人的期望,身边同学的对比带来的种种压力,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差劲,也特别恐慌,总怕自己在别人眼里过得不够好,总怕以后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那种焦灼的人生状态,如今已经是过去时。

它不是一夜之间消失的,而是在28岁开始学会与生活对抗,一步步找到人生热爱之后,不知不觉慢慢消散的。

回头看当时走过的路,无助,艰难。但还好,熬过人生至暗的时光,我比原来更强大。

现在,距离我想要的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但我已经不那么急了,我允许自己慢一点,走得稳一点。

我不再那么在乎别人对我的期待和看法,也不在意别人眼里我过得好不好,更不在意被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我就是我,我有心里要到达的目标,在到达之前,所有声音都是干扰,我只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特别喜欢宋佳在一段采访说过的话:

“我20多岁的时候非常不快乐,非常怕别人觉得我不好,怕这怕那。不要那么乖,不要那么在意别人对你的期待和看法,这些都是枷锁。女孩要学会给自己「松绑」,什么能让你快乐,就去做,只有快乐运气才会好,你才会发光。”

前几天,有一个小伙伴看到我以前的一篇文章后,后台私信我,她和我以前的状态特别像。

我跟她说,先学会把外界的期待,负面的评价以及内心的焦虑全都抛开。不要急,一步一步走好眼前的路,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看不清的未来,就先不要看,把脚下能走的路走好,时间自然会给你答案。


02

30岁,我才开始找到人生状态

以前,我很抗拒30岁,觉得好像什么都没想好,做好,我怎么可以就30岁了呢?

但现在,我越来越坦然,甚至开始享受30岁游刃有余的人生状态,人生有了坚定的目标,经济上也开始迈向富足,有拼事业的勇气和魄力,也有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我觉得30岁是一个很棒的人生阶段,看看那些85后的大花,20多岁的时候也很青涩,哪个不是在30岁之后开始散发光芒,开挂逆袭。明星尚且如此,普通人走得慢一点又怎么了?

30多岁的我,身上有了最明显的3个变化:

1.开始变得有底气

这种底气不是年龄增长自带的,而是真的坚持做了一些事情,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可之后,一点点积累的人生底气。

我特别喜欢王子文对自己30岁状态的形容:

“30岁以后我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但我可以不拥有,我害怕的东西我依旧害怕,但我可以面对。”

和20多岁相比,有了底气之后的人生,看待事情的心境也不一样。

2.有了慢下来的心态

20多岁的时候,我巴不得自己做什么都立杆见影, 而现在,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来坚持写作,看看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在成就热爱的同时,又能让我赚到钱,直到成为一份事业。

如果一年不够,就两年,三年,我不怕慢,只要没有停下来,总会做出一些成绩。

3.懂得节制和取舍

20多岁的时候我很贪心,总是既要,又要,还要,30岁之后知道人生有限,把握住最重要的事情就好。

知道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就能坚守住自己心底的东西,三观不再那么易碎,不再摇摆不定,也不会轻易地焦虑和迷茫。

现在满脑子就写着8个字:努力做事,滚去赚钱。有时候,赚钱的过程的确能治愈一切矫情。


03

过来人的5个建议,送给20多岁的你

20多岁的时候,我特别讨厌被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语重心长的教导,完全听不进去,年轻嘛,你告诉我前边是南墙,我也要去撞一下看看到底疼不疼。

但后来,撞多了,我开始知道,有些过来人的话听一听有好处,有些弯路确实不必自己走,不然你的成长速度就会被同龄人落下一大截。

所以,当我成了过来人的身份,我更知道20多岁时候需要的是什么,更要站出来说一些真的「有用」的话。下面这些话,希望宝子们可以慢一点读。

1.尽可能地多读书

这句话要被说烂了,但真的去做的人并不多。随便看看自己身边,就会发现有很多不读书的人,虽然他们可能过得并不差,但我还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多读书,特别是在20多岁内心迷茫时间充裕的年纪。

因为读书,世界就在你的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你的世界。

年轻缺少足够生活阅历的时候,我们常常看不到眼前更多的出路和选择,容易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以为当下的人生除了A,就是B。

但读书可能让你知道,人生其实永远还有C,D,甚至E可以选择。

2.尽可能地写作,与自己对话

如果你不喜欢公开分享,也可以选择写日记,与自己对话。

20多岁的时候可能是整个人内心声音最杂乱的人生阶段,最容易迷茫和焦虑,最容易受外界影响,写下来,可以帮助自己梳理情绪,解决问题,写下来,也可以记录、复盘自己的成长。

写下来的问题更容易被解决,写下来的愿望也更容易实现。

3.别怕试错

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很低,你有大把的精力和时间去调整和改进,有了想做的事情,就大胆去试,失败让你成长地更快,成功帮你检验人生选择,成败对人生都是好处,有什么不敢大胆尝试的呢?

等到步入婚姻,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宝宝的到来,你可以依然在成长,但再也不会有年轻时那样全力以赴的宝贵时间了。

4.保持长期主义的心态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允许自己慢一点取得成绩。太急躁,通常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给自己一个长期的时间段去蓄力,反而会让我们更能踏实,认真地去对待一件事情,享受做事的过程,不那么急功近利,反而结果会更好。

5.找到自己的优势

在学生时代,各方面成绩都很均衡,可能会是一个好学生。但毕业后,面对社会的竞争,如果没有明显的优点,会比没有缺点更可怕。

这意味着你不知道做什么,才会让自己发挥最大的价值,而只有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情,让自己发挥最大的价值,一个人才会成长得最快。

如果没有挖掘到自己的优势,很可能就会陷入我前几年无头苍蝇一样迷茫焦虑的状态。

有些人很幸运,在校园里就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热爱,而更多的人,可能都要在社会里历经磨砺,四处碰壁,不断寻找才能慢慢挖掘到自己的优势。

我特别感谢自己遇到了自媒体,以前我就是一个感觉各方面都不错,但哪方面都不出色的人。

直到开始接触自媒体,我才发现,原来我的擅长和热爱是写作,也正在通过写作慢慢提升自己,把这份热爱慢慢放大,逐渐打磨成自己的核心技能。

这篇文章其实是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20多岁的小伙伴,如果你正处在我以前的那个人生阶段,给自己一点时间,允许自己「慢慢」变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时区,有些热爱是要经过时间慢慢发酵的,做好当下能做的,过好每一天,时间自然会给我们满意的答案。

我是圈圈,分享阅读写作、个人成长干货与自媒体运营~

如果有帮助,记得给我点赞鼓励吖[送心]~~

你们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送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过来人   底气   焦虑   迷茫   内心   事情   状态   优势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