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氏村落-隐士村里“隐事”多

提起临朐县五井镇隐士村,大家记忆犹深的,是整齐的柿子晾晒房、别致的游客住宿间,

是漫山红遍的柿子树、山野金黄的连翘花,是蓝天白云下的连绵群山、绿树掩映中的研学基地,

是碧波荡漾的景观水系、古朴幽静的农家小院,

是记录古今的村史馆、联通世界的电商园,

是柿乡见证的博览馆、醇香浓郁的柿子酒,

是富足一方的产业园、垂涎欲滴的霜柿饼。

其实,蜿蜒15华里、坐落10个村的隐士谷,还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隐事”。

隐士:春秋战国时期,有阚氏兄弟二人分别为齐、鲁两国的将领。在群雄逐鹿、战事不断的年代,两国时常发生交战。一日,兄弟阵前相遇,看到手下兵士伤亡惨重,虽然带兵打仗各为其主,但是连年征战,相互杀伐,百姓流离失所,更何况兄弟手足相残,情何以堪,面对此情此景,兄弟两人黯然神伤,决定罢战收兵回营。当夜带领贴身随从微服出走,来到一处山谷,见山高林密,不为外人所知,便留了下来,从此隐姓埋名,将“阚”姓改为“尹”姓和“史”姓,对外称“尹史”村。二人广植瓜果,兴办教育,习练武艺,终其一生,后人把这里叫作“隐士”。

据传,刚来到山谷时,兄弟在北山的一个山洞中躲避,繁衍生息,耕种农田,利用当地石材修建茅舍,故称石安屋。随着世事太平,后人便陆续下山依山傍河建村,成为狭长的隐士谷。

英雄洞、大渡槽:粗心的游客会忽视这个景点,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临朐人民战天斗地、开山治水的杰作。大渡槽是嵩山水库西干渠,隐士段渡槽由南向北,从英雄洞穿过。渡槽为引渡嵩山水浇灌农田所建,呈半圆形,由垒砌的石柱和水泥预制件顶起。

英雄洞呈拱形,两侧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对联。在贫穷落后、没有先进技术的六十年代,山区群众硬是把千吨槽体预制件横空架起,把坚硬的山体岩石凿穿,完全是靠着毛泽东思想的指引,靠着愚公移山的英雄气概,水库干渠堪称临朐的“红旗渠”。

和尚哭:古时候20米高、30米长的一段河岸崖头,是很窄的羊肠小道,从上面走感到心惊胆战,独轮推车才能通过,修大渡槽、英雄洞时拓宽。相传古时隐士村里,有一个倜傥小伙与一个美丽姑娘相爱,他们白天劳动,晚上谈情说爱,倾诉衷肠,互送信物,发誓永远在一起。但姑娘父母嫌贫爱富,坚决反对女儿与小伙子来往,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了外村财主家的儿子。一气之下,小伙子削发为僧,到隐士谷东端的隐士庙当了和尚。姑娘坚决不从,到隐士谷最西端的清风庵削发为尼,做了尼姑。两人居住山谷东西两头,相距15华里,且僧尼有别,几乎没有见面的机会。禅堂敲木鱼、佛经伴孤灯,姑娘常常以泪洗面。寂静的夜晚,青春年少的小伙子躺在冰冷的禅床上,按捺不住思凡之心,那如影随形的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折磨着年轻僧人的身心。住在同一条山谷,却不能和心爱的姑娘相见,这日复一日的苦行僧生活,让他心灰意冷,禁不住失声痛哭,让从河边过路的人听了心生怜悯,落下同情的眼泪,加剧了从这里通行的恐惧感,因此人们把那条路称为“和尚哭”。

庙子岭:坐落于英雄洞西北侧半山腰,是旧时出入隐士谷的唯一山间小路。因路边有一座山神庙,村人常来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故称庙子岭。

备战洞:位于山神庙北邻,紧挨山神庙。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帝苏修称霸世界,苏联亡我之心不死,大规模进犯我珍宝岛、新疆沿线。为防御苏联的进攻,毛主席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全国范围内建起火力交叉、进退关联的备战洞,构筑起牢不可破的防御阵地网,隐士备战洞就是其中之一。现洞外仍有大量碎石堆砌,无声地讲述着那段历史。

隐士井:第二个庄东南300米的南山脚下,有口古井叫隐士井,已有150年的历史。井深10米,从井口向下望去,能隐隐看到水面泛起水花。据说这口井打到七八米深时,遇到厚厚的岩石,掘进速度很慢,有“一升石砟一升钱”之说。打到预计深度时仍不见水,于是人们抬来一个大碌碡从井口投下,只听到“咚”的一声,碌碡砸透石层,井水喷涌而出。上世纪六十年代,茹家庄严重缺水,村民就利用地形落差将井搬倒,井水顺着石砌的水渠自流到村中,从此解决了茹家庄7000多人的吃水问题,剩余部分流到村东的水塘里,可见井水流量之大。

隐士庙:庙址在菜园村东北山脚下,建于何时无从考证。据本村老人回忆,隐士庙正殿是菩萨殿,供奉菩萨神像。殿前有石供桌,靠东边有石碑。西殿3间,是致公殿。下边是三官殿3间,全石结构,供奉尧、舜、禹。庙里栽植马尾松、皂角等树木。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是庙会,周边村民烧香许愿的很多。明清时期香火旺盛,住有道士多人,有庙地、菜园等庙产。解放前夕,因社会动乱,庙事难以维持,庙宇破败。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遭毁,庙碑下落不明。明洪武年间重修庙宇,碑文中有“唐宋元明几千秋,谁知其庙始根由”之句,足见建庙时代久远。庙内墙壁上曾有一幅挂轴式壁画,由于画得太逼真,不知情者总要摸一摸挂画的红绳是否是真的。进庙内的燕子也常欲飞到挂绳的木橛上停留,可见画技之精湛。

黑虎山:位于隐士第二个庄北侧,民间传说,忠臣成氏三兄妹遭奸臣迫害,流落到隐士谷,在大黑虎山与小黑虎山处商议。为避免奸臣寻来再遭迫害,大哥二哥决定在此处镇门守护,日久天长就成了两座山头,黑虎山由此而来。

古井:平安地村现有保存完好的一眼古井,深20米,井口沿石被井绳拉出道道沟状凹陷。过去隐士十个自然村中都有这样的古井,后来有了大口井、机井,吃水方便多了,多数古井就荒废下来,被填平消失了。

石道人:又称石大人,坐落于魏家庄村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农户早晨起来发现,自家晚上准备好的煎饼糊子少了,连续少了几回后,主人很是纳闷,决定解开这个谜。于是主人晚上躲在厨房的一个黑旮旯里,半夜时分,发现一个矮人偷偷钻进厨房里,端起煎饼糊子盆就喝。主人看到后气上心头,便抄起烧火棒,劈头盖脸朝矮人打去。只听哎呦一声惨叫,一道火光向北山闪去。第二天,主人朝着北去的方向寻找,见北山顶一字排开的像诵念佛经的石人中,一个矮子嘴上还带着煎饼糊子,头顶有被烧火棍打过的黑色印记,被主人认出,戏称为“石道人”。

三官山:位于魏家庄北,西与石道人山相连,东与凤凰山相连。传说古代有一位文人姓成,生有三男一女,长子成心,次子成立,三子成仁,女儿成凤。由于父亲知书达理,教子有方,所以三个男孩子多才多智,长大成人后,大儿子在朝为官,二儿子是武将,三儿子在地方为官,女儿成凤随兄长一起生活。兄弟三人为官清廉,保护朝廷一片忠心,受到老百姓称赞,也深得皇帝信赖。但由于奸臣当道,蒙骗皇帝,对三兄弟所做的一切横加阻拦,寻找种种借口施加迫害。无奈之下,三兄弟一同商议后,决定弃官为民,云游四海。一日,他们来到石道人山时,见石道人正在诵经,不禁驻足静听,心情豁然。心想在此僻静深山,听道人朗诵经文,甚是平静清幽,不惹是非,比在官场自在多了,于是当即决定定居于此,以后便叫做“三官山”。

石门:位于三官山下的悬崖峭壁间,两扇石门任由雨淋冲刷、雾绕锈蚀,依然紧紧闭合。传说石门之内有宝藏无数,但没人能够打开。又传说,十个儿子能打开石门,但至今没有一位母亲能生出十个儿子,所以石门至今依然紧闭着。

石将军:位于三官山西的石道人山东峭壁下,有块石头昂首挺胸,姿态严整,极像一位将军。他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不怕风吹日晒、雨淋雪打,守卫三官安全、保护石门宝藏,展现着军人的气质和形象。

五起顶山:坐落于魏家庄村北,与石道人山相连。临朐方言中,层不叫层,叫“起儿”,比如把二层楼叫二“起儿”楼。这座山陡峻凌空,悬崖直立迭起,从底部到山顶,有五层山坡被悬崖峭壁隔断,界限分明,所以叫“五起顶”。山崖有多种植被覆盖,连翘、荆棘、松柏景观别致,令人叹为观止。

千年石洞:位于石道人山西岭头,五起顶山东岭头中端峭壁上,洞深30米,外部宽阔,里面狭窄。

廓落门脸:临朐方言,烧大锅的炉灶叫“廓落”,炉灶最前方,向里续柴火的空间叫“廓落门”。这一处景观位于五起顶山第四层峭壁下,外观颇似廓落门,顶部黑乎乎的,连同洞口,黑洞洞一大片,就像大户人家的廓落门脸一样。

长龙山:又名长岭,是隐士谷里最长的山岭。总体呈西北东南相连,北接牛耳山,像龙头一样昂首腾起。中间向两侧伸出四个小岭,如同龙爪。岭的下部一直伸到隐士河中,就像巨龙饮水后从河中腾空跃起,当地人称之为长龙山。

牛耳山:坐落于五起顶山西南侧,和长龙山相邻。此山似牛头,两边大耳对称,又名牛耳子。相传有一头老黄牛耕耘劳作一天,甚是困乏,无力前行,便在此修行,多年之后,生长出牛头牛耳之相,故称牛耳山。

白擦脸布子:临朐方言,手巾叫“擦脸布子”。这处景点位于五起顶山西南侧,牛耳山北耳下峭壁中间,有一巨大的长方形石块,嵌印在峭壁上,像庄户人家用来擦脸的白色手巾,故称为白擦脸布子。也有人传说,五起顶山底下烧廓落的大户人家,就是用这块白擦脸布子擦脸擦手,成为了生活用品和生活见证。

南北二围子:民国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盗匪横行,当时的地方政府组织隐士村民,在南北两山头修筑了石围子,作为防御工事。南北二围子隔山相对,遥相呼应,形成了独特景观。

月明崖与仙人洞:临朐方言,月亮叫“月明”。北湖庄西北方接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双层悬崖,下面一层高约40米,上面一层高约60米,中间有一草坡相隔。相传上层悬崖上方有一金月明,每天晚上,周围如望日之夜,月光皎洁明亮,因而此崖叫月明崖。有个南方人得知后,悄悄偷走了金月明,至今悬崖上方还遗有盛金月明的石龛。月明崖景点附近有几个自然溶洞,正西方向有“鹁鸽洞”“老猫洞”,深50—60米,向东石沟之隔有个山洞,洞口呈拱形,洞口宽约2.5米,高约2米,洞内蜿蜒曲折,有宽有窄,深约50米以上。洞口一步开外就是悬崖绝壁。据传,这就是隐居隐士谷得道成仙的地方,当地人称此洞为“仙人洞”。仙人洞东侧有两柱底部相连的石峰,石峰高约80米,石峰顶端有石板相接,现石板已塌落。这就是仙人观景的仙人桥。遥想当年,仙人站在桥上,远眺嵩、沂二山,近观连绵沟壑,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真所谓无限风光有险峰。

罗汉崖:在隐士村最西端有一南北向的横岭,横岭东侧的悬崖跟部,有一个无首的石罗汉,身披袈裟,足蹬长靴站立崖前。相传,有一罗汉不守清规,常做些偷鸡摸狗之事。一天,罗汉偷喝了附近百姓的煎饼糊,被巡逻的天将发现,追至崖前斩首而去,所以此崖叫罗汉崖。有知此事路过者,总要观赏一番这惟妙惟肖的石罗汉。

鞍子岭奇泉:北湖庄向西约1公里,有一个直通山顶的北岭。山岭顶部有个酷似马鞍的凹槽,所以此岭叫“鞍子岭”。在鞍子岭的半山腰,有一股筷子粗的涓涓细流从缝隙中汩汩流出,并且涝不见大,旱不变小。因位于半山腰,当地人都叫“腰泉子”。据说“腰泉子”从来没有干涸过,但凡见过此泉的人无不称奇,正所谓“音高声闻远,泉细水长流”。

2020年3月,有村民把泉水用管道引至山脚,开口于地堰中,下面修建长6米、宽3米的水池。现泉水从管道中流出,经过一碗口大的圆形凹陷,然后进入水池。水池中泉水清澈,生长着一片水葫芦。村民喷洒农药,可就近从水池中取水。

尼姑庵:从北湖向西1公里,有一个座北朝南的山嵧--庵子嵧。在梯田的石堰中,至今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佛塔。塔高约1.5米,塔帽是多角圆形,塔身为六棱柱体,塔基座为多层多边圆形,而且从顶到底层层扩大。塔身正面书有“仰天山道禅师寿塔,承安五年五月初十日立”字样,字为正楷书,雕刻工整精细,出自书法名家与雕刻巧匠之手。另外还有一些塔体已毁,零星见于石堰中。据考证,此塔为尼姑佛塔,即墓碑。在当地,尼姑庵也叫姑子庵,庵名为“清风庵”,毁于光绪三十四年,这年农历七月初七,连续下了七昼夜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将庵宇毁灭,同时将隐士第一村冲走。解放后,尼姑庵遗址尚存,现已垦为农田,唯有当年尼姑舂米用的石臼仍存于石堰中。有寺就有庵,由佛塔碑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尼姑庵同仰天寺建于同一时期。

来家崮:隐士村境内的来家崮,是临朐的名山,仰天山的支脉,海拔798米,因明未清初来字显在此占山为王而得名。崮顶南面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东面像矗立的宝塔,从北面眺望,像巍峨的城堡。从东北角顺着一条陡峭的小路可达崮顶,崮顶有一处凹陷的石坑,是当年来字显盛水用的石瓮。从崮顶向西顺山而下,有一条长约200米,宽约5米的平坦山脊,是来字显遛马的地方,当地人称“马趟儿”,与之相连的山叫“马趟子”山。来家崮东侧山脚下有一三四十米见方的平台,来字显曾在此处建楼,人们称“南楼”,现遗址已不复存在,1964年在南楼西侧,一村民挖出一口来字显曾用过的三足两耳的大锅。来字显是五井镇来家庄人,身材高大,力大无穷,武艺高强,善使一把大刀,因而有“大刀来字显”之美誉。他生性耿直,在朝庭受到奸臣排挤,一气之下来此山落草。几百年来,前事已成为过往云烟,但来大将军单手移动碾盘、大刀退蛇精、徒手拔高粱秸、栖身太平崮、落草来家崮、搬石搭桥、劫富济贫、比武会友的奇闻轶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轿顶子:来家崮东面有一座“轿顶子”山,主脉与主峰东西相连,支脉南北对接,人们称之为“轿杆”。在王家庄与史家庄之间的路上,向西南方向望去,主峰活脱脱就是一个轿顶。外地来的人到此无不驻足观望,叹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奇异的景观。

母子树:在隐士的平安地自然村,有一棵软枣树(学名君迁子)与柿子树长成一体,树龄已有300多年,形成独特景观。尽管靠近地面的主干木质部已经腐烂,但靠仅存的韧皮部顽强地活着。村里人说,软枣树是母亲,柿子树是儿女,母子连心。母子树就是母亲疼爱儿女的真实写照,是母子情深的真实见证。

河西第一匠:隐士谷名流奇士颇多,著名石匠艺人尹同元(1885—1960年),自幼随父尹学堂学艺,天资聪明,悟性极高,成为远近闻名的石匠师傅,无论是门楼牌坊、墓穴石刻还是雕刻绘画,他样样精通,且技艺超人,走百家门,吃百家饭。上世纪三十年代,尹同元与河东艺人比试,河东艺人雕刻一鸟笼,笼中小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尹同元则雕刻一台戏,戏台上人物栩栩如生,各具情态,令人叹为观止。尹同元能自书、自画、自刻,时称“三绝”,在一块完整石头上雕刻成门口的石狮,狮子口中的圆珠滚动自如,但是取不出来。他晚年不再外出作工,常背一錾包到北山打石连环消遣,石连环环环相套,串串相连,一般艺人可望不可及。

除此之外,隐士谷还有小来家崮、皇枕山、凤凰山、南尖山、南风门、团山山泉、尹家大院等景观和传说故事,共有40处之多。


可先建造阚氏兄弟故居,追溯先人生活轨迹,留下建村之根,供村民纪念,供游人瞻仰。

待适当时机,借助项目资金,修建贯穿南北的环山公路,把诸多景点连接起来,形成有产业、有文化、有风景,能吃、能住、能游、能购的隐士谷风景区。

这正是:渡槽凌空柿满坡,山洞深幽留英名。尼姑庵边奇泉水,隐士庙旁古井涌。月明崖中升明月,仙人洞里仙修行。连心树下情无语,来家崮上刀有声。罗汉破戒终被斩,轿顶造化鬼斧工。

来源:庄农乐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隐士   牛耳   临朐   廓落   石门   渡槽   尼姑庵   古井   道人   罗汉   村落   村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