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印象:偶遇那个“终结者”

华盛顿即景

据说,美国本土大致可分三种特色:西海岸为东方特色,比如旧金山、洛杉矶;东海岸为西方特色,比如纽约、华盛顿。只有广袤的中部大高原、大平原,才能找出原汁原味的本土色彩。在水系发达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到处可见小麦、玉米、大豆、洋葱、马铃薯以及鸡、牛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或许还有热情无畏的西部牛仔。

华盛顿即景

在纽约打工的人,多住在新泽西,我等也不例外。一早从新泽西出发,在噼里啪啦的雨点中穿过马里兰州,赶到华盛顿特区已过午饭时间。所幸的是,天突然放晴了,刚刚走过的雨脚倒是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多湿润。坦诚地说,我一点也不喜欢城市,尤其是特大都市。所以在纽约和华盛顿的走马观花,基本上也是可有可无。

华盛顿国家大草坪

华盛顿地处美国东北部,临近大西洋,地处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流处,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D.C.),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美洲新大陆发现者、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而命名。它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州。

华盛顿国家大草坪

据说美国1789年建国后,关于首都选址,南北两方议员吵得几乎大打出手,还是曾任土地测量员的华盛顿选定了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长宽各16公里的这一地区,并请法国工程师皮埃尔·夏尔·朗方主持了总体规划设计。很遗憾新首都尚未建成,华先生便去世了,年仅65岁。

华盛顿即景

华盛顿作为一国之政治中心,不同于我曾造访过的宁静的、绿色的堪培拉和惠灵顿,黑人居然占据了其总人口的60%以上。进城时从其多层住宅的社区穿过,至今回想那一双双懒散而充满敌意的眼神,其面貌、品质与管理多多少少让人心存忐忑。我的这种情结,或许也是种族歧视?

华盛顿国会山

国会大厦仿照巴黎万神庙,通体为白色大理石。1793年,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建于25米高的国会山上。二次独立战争期间曾被英军焚毁,随后增建了出镜率极高的三层大圆顶,有自由女神青铜雕像立其上。

华盛顿国会山

国内传媒报道美国总统各类会见、记者招待会,不知何故,总是显示这个画面。此“白楼”并非白宫,其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其东有大草坪,为历届总统就职典礼处。

华盛顿方尖碑

国会山与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1885年为纪念华盛顿而建造的仿埃及大理石方尖碑,呈正方形,高169.045米,立于国家大草坪中心,为D.C.地标性建筑,在大草坪的各个方向都能清楚看到。

华盛顿方尖碑

此碑亦为“无字碑”,据说其内墙镶嵌有全球各地包括政府、机构、企业、私人捐赠的190方纪念石,其中一块刻有中文,来自大清政府。碑内有步梯和电梯可登顶,一览D.C.全城及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

华盛顿白宫

白宫即总统府和国家象征之一,1791年由华盛顿选址起建,1800年由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建成并迁入。1814年为英军焚毁,修复时为掩饰焚烧痕迹而将其外立面涂白,现为白色新古典风格的砂岩建筑。1901年,罗斯福给它起了“白宫”这个俗称。

华盛顿白宫

白宫门前戒备森严,并不妨碍好奇的游人走来走去、摆Poss拍照。这座白房子貌似三层,实则六层,计有132个房间。且不知哪间房就是那个神秘的椭圆形办公室?哪一间发生了“拉链门”?

华盛顿杰弗逊纪念堂

杰弗逊纪念堂——一座罗马神殿风格的白色大理石圆顶建筑。为了纪念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他起草了《独立宣言》,1938年由罗斯福主持建设,二战期间亦未停工,恰在杰弗逊诞辰200周年的1943年落成并开放。

华盛顿杰弗逊纪念堂

主人公杰弗逊的立身铜像居其大厅中央,身后的石壁上镌刻了他的生前名言:“我已在上帝的圣坛前发誓,永远反对笼罩在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我不想惊扰他,行个注目礼而别过。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国家大草坪的最西端、背依托特马克河,有与天安门广场那个纪念堂几乎一模一样的古希腊神殿式建筑——林肯纪念堂,与最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这是美利坚永恒的塑像和华盛顿的标志,1914年为纪念亚伯拉罕·林肯而建,1922年落成开放。建筑通体是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此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亚伯拉罕·林肯坐像

这位可敬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提倡“人人生来平等”。他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二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在南北战争中获胜而维护了国家统一。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自小说《黑奴吁天录》,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1865年,他被同情南方的演员约翰·布斯暗杀,年仅56岁。有多次对影响美国重要人物的评选,他始终居首位。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视角的方尖碑

亚伯拉罕·林肯(坐像)从这个方向遥望不远处的乔治·华盛顿(方尖碑)。1799年底,合众国的开国元勋病逝于弗农山庄,10年之后的1809年初,第16任总统在肯塔基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呱呱坠地,亦可谓擦肩而过了,不知彼此是否有话要说?电影《阿甘正传》的主人公曾经坐过的那个地方,新的改造正在破土。

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门前邂逅施瓦辛格

在林肯纪念堂门前,意外邂逅那个卸任了加州州长的施瓦辛格,穿了T恤衫在骑脚踏车兜风。他当硬汉、当演员没得说,当官儿可真不咋地。在一拨国人狼奔豕突的围追堵截中,这位“终结者”竟落荒而逃。在追星的人群中,居然再次撞见多伦多一众人马。毕竟他乡遇故知,再次合影、握别,不说再见。

华盛顿国家红十字会

国家红十字会就在白宫附近不远。这是全球最大的救援组织之一,它因属非营利性慈善机构而享受免税待遇,目前有120万名志愿者和4万名领薪雇员,据说每一笔捐赠都清晰可查。

华盛顿国家红十字会门前的快餐车

国家红十字会的门前竟有卖三明治的快餐车,很好奇城管们都脱岗喝酒去了吗?在我看来,城市文化首先就是人性化和规则,我们往往因噎废食。

华盛顿国家航空航天展览馆

国家航空航天展览馆1976年开馆,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等俱全。从未踏上过美利坚国土的英国绅士詹姆斯·史密森,临终前却把遗产捐赠给了老山姆,“用于增进和传播人类的知识”。于是有了半官方性质的史密森学会,1846年起在D.C.建造了航空航天等14座博物馆和1座动物园。

华盛顿即景

航空航天博物馆门前,和谐的一家四口走在路边心无旁骛。很遗憾我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没去艺术博物馆、弗里尔和萨克勒美术馆附庸风雅。

华盛顿方尖碑

国家大草坪大到超乎想象,一时恍然错觉自己不是身在城市,更非一国之都。它不像凡尔赛宫的后花园那样过度园林化,而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原生态,让我想起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自然之美。

华盛顿公共绿地

海棠花、丁香花盛开,在浓密的绿意中或粉红、或粉白,香气清幽,似有若无。翠鸟在绿树上尽情地叽叽喳喳,松鼠在草地里散漫地觅食嬉戏。粗壮几可合抱的大树下,竟有蘑菇破土而出。数万个城市居民、在校生和游人,在绿地里穿行、游憩、跑步、踢球、放风筝……

华盛顿方尖碑

一早赶到贝灵厄姆国际机场。波音777在咆哮轰鸣中升空北上,经哈得逊湾、维多利亚女王群岛、波弗特海,进入北冰洋上空。拉开遮光板,幽暗的机舱豁然一亮,舷窗外的雪光格外刺眼。因能见度极高,可见大冰盖万里冰封、一片银白,大冰川纵横交错,冰裂缝森然可怖。旋而南下,进入广袤而酷寒的西伯利亚地区,但见连绵起伏的山脉披挂着皑皑白雪,一如波澜壮阔的巨幅碳条速写,黑白分明,撼人心魄。

华盛顿方尖碑

直到显示屏上的模拟飞机越过了地图上那条曲曲弯弯的蓝线,仿佛听到心里咔哒一下,我们跨过了黑龙江。在回到祖国怀抱的一刹那,那份温馨与亲切,仿佛潜藏在体内某处角落的一团幽火,倏忽间游离而出、不拨自亮、直窜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马里兰州   亚伯拉罕   林肯   方尖碑   华盛顿   即景   北美   纪念堂   美国   白宫   印象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