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要扩产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纷纷表示

新能源龙头双双大手笔扩产

近日,宁德时代公告称,将建设河南洛阳电池生产基地,投资额不超过140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项目建设期预计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36个月。宁德时代表示,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为抓住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确保客户订单及时履约交付,公司拟相应进行产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产基地布局。

百亿扩产背后有赖于宁德时代业绩井喷作为打底。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同样就在前一天,动力电池龙头亿纬锂能一口气官宣多项投资计划。一是在沈阳经开区管委会范围内投资建设“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项目规划产能40GWh,预计总投资100亿元;二是向子公司贝特瑞增资8.84亿元,建设年产十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三是以8.00亿元收购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20%股权,转让完成后,亿纬锂能将成为瑞福锂业第三大股东。

对于沈阳投建项目,亿纬锂能在公告中表示,合作有利于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更好地抓住动力储能电池的市场机遇,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推动公司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分析师普遍看好新能源产业链

在政策利好及业绩支撑双重催化下,分析师普遍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并且认为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当下点位可以对新能源板块进行配置。

长江证券电新首席马军分析指出,新能源板块的近期调整主要是过去三年涨幅较高所致,而且机构持仓比例到了一定位置,进而导致交易拥挤。但实际上,整个板块的估值一直在下降,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细分板块已经回到了近三年的估值低位。

展望后市,新能源板块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在传统的电动化上,电池产业链还会保持快速增长,这其中磷酸铁锰锂电池、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结构性、更突出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在电动化发展成熟之后,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明显提速,单车的智能化投资也在不断提升,渗透率也会快速增长。

马军同时提到,新能源板块此前大幅上涨 更多是业绩超预期带来的,在目前的估值下,它和普通的制造业相比已不存在任何溢价,但整体又呈现出较高业绩增速。因此,新能源板块具备非常强的安全边际,股价继续向下的空间较为有限,只是当下时点需要一些额外的新增催化来带动。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当下点位可以对电动车板块进行配置。

东吴证券电新首席曾朵红指出,新能源汽车板块自7月中旬起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主要系俄乌冲突影响了欧洲供需,导致欧洲销量增速承压,且国内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至近30%,在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担心国内需求高增的持续性。我国电动车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且电动车板块为为数不多的兼具高增长和高确定性的成长板块,依然看好电动车板块的投资机会。

安信证券电新首席胡洋也坚定看好新能车产业链,原因有三:一是目前龙头企业明年估值仅有20-25倍,其他公司仅有15-20倍,新能车产业保持高景气+储能市场已然爆发,锂电行业将维持30-40%复合增速,目前在底部位置;二是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仍在低位,仅为10%-15%,随各家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又能不断拓展新需求;三是当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行业的竞争会有边际加剧,但龙头企业拥有一定的产业链地位,不用担忧竞争的过度厮杀,单位盈利会维持在合理水平。

中金电新首席曾韬同样认为,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度仍在持续,一方面,中、欧渗透率不足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补贴、优质车型供给有望持续驱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市场渗透率不足8%,IRA政策将扩大补贴车型范围,叠加供给侧电动化加速,美国市场将迎快速增长拐点。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或达到1000万辆、同比增长40-50%;带动中游产业链持续放量。此外,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550GWh、同增约54%,对应四大材料环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需求同比增长54.6%/52.1%/52.7%/52.7%。新能源龙头双双大手笔扩产

近日,宁德时代公告称,将建设河南洛阳电池生产基地,投资额不超过140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项目建设期预计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36个月。宁德时代表示,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为抓住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的需要,确保客户订单及时履约交付,公司拟相应进行产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产基地布局。

百亿扩产背后有赖于宁德时代业绩井喷作为打底。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同样就在前一天,动力电池龙头亿纬锂能一口气官宣多项投资计划。一是在沈阳经开区管委会范围内投资建设“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项目规划产能40GWh,预计总投资100亿元;二是向子公司贝特瑞增资8.84亿元,建设年产十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三是以8.00亿元收购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20%股权,转让完成后,亿纬锂能将成为瑞福锂业第三大股东。

对于沈阳投建项目,亿纬锂能在公告中表示,合作有利于各方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更好地抓住动力储能电池的市场机遇,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推动公司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分析师普遍看好新能源产业链

在政策利好及业绩支撑双重催化下,分析师普遍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并且认为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当下点位可以对新能源板块进行配置。

长江证券电新首席马军分析指出,新能源板块的近期调整主要是过去三年涨幅较高所致,而且机构持仓比例到了一定位置,进而导致交易拥挤。但实际上,整个板块的估值一直在下降,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细分板块已经回到了近三年的估值低位。

展望后市,新能源板块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在传统的电动化上,电池产业链还会保持快速增长,这其中磷酸铁锰锂电池、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带来结构性、更突出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在电动化发展成熟之后,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明显提速,单车的智能化投资也在不断提升,渗透率也会快速增长。

马军同时提到,新能源板块此前大幅上涨 更多是业绩超预期带来的,在目前的估值下,它和普通的制造业相比已不存在任何溢价,但整体又呈现出较高业绩增速。因此,新能源板块具备非常强的安全边际,股价继续向下的空间较为有限,只是当下时点需要一些额外的新增催化来带动。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当下点位可以对电动车板块进行配置。

东吴证券电新首席曾朵红指出,新能源汽车板块自7月中旬起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主要系俄乌冲突影响了欧洲供需,导致欧洲销量增速承压,且国内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至近30%,在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下,担心国内需求高增的持续性。我国电动车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且电动车板块为为数不多的兼具高增长和高确定性的成长板块,依然看好电动车板块的投资机会。

安信证券电新首席胡洋也坚定看好新能车产业链,原因有三:一是目前龙头企业明年估值仅有20-25倍,其他公司仅有15-20倍,新能车产业保持高景气+储能市场已然爆发,锂电行业将维持30-40%复合增速,目前在底部位置;二是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仍在低位,仅为10%-15%,随各家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又能不断拓展新需求;三是当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行业的竞争会有边际加剧,但龙头企业拥有一定的产业链地位,不用担忧竞争的过度厮杀,单位盈利会维持在合理水平。

中金电新首席曾韬同样认为,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度仍在持续,一方面,中、欧渗透率不足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补贴、优质车型供给有望持续驱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市场渗透率不足8%,IRA政策将扩大补贴车型范围,叠加供给侧电动化加速,美国市场将迎快速增长拐点。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或达到1000万辆、同比增长40-50%;带动中游产业链持续放量。此外,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550GWh、同增约54%,对应四大材料环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需求同比增长54.6%/52.1%/52.7%/52.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宁德   新能源   时代   产能   产业链   电动车   板块   首席   纷纷表示   电池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