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拾遗:栖霞市桃村镇峨山庄村曾有一座“太平寺”

前段时间,笔者去了一趟栖霞市桃村镇的峨山庄村。

峨山庄是个大村,交通也比较便利(204国道和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都在村庄附近经过)。很多年前,笔者就曾去探访过,也发过相应的图文简介。

而此次之所以又故地重游,缘起于笔者在清光绪版《栖霞县志》看到的一条记载:

“太平寺,在峨道夼,元至顺年间建,同治九年重修。”

也就是说,当时(清末)栖霞县有一座名叫“太平寺”的庙,它始建于元代,清同治九年又重修,具体位置是在峨道夼村。

所谓“峨道夼”,就是峨山庄村的旧称(据《栖霞市地名图集》记载,峨道夼于1941年更名为峨山庄,“峨”指的是附近的老峨顶山,村中居民有徐、王、刘、阎、乔、姜、孙等姓,徐姓居多)。“峨山庄曾有一座太平寺”这个知识点,笔者此前并不掌握。而这座寺庙既然能写入县志,想必有一定规模,在民间应该留下相应的记忆和传说。此次进村的目的,即在于寻访这座“太平寺”。

笔者沿南面大路进村,然后转向西北,在通往肇家庄村的那条街上停了下来——有不少老人在那坐着休憩,正好可以向他们请教。

“大爷,您们好,请问这个村老辈有座庙么?”笔者问。

“这个村以前有好几座庙,你说的是哪个?”老人纷纷答道。

一开始,笔者以为当地只有“太平寺”这一座庙,经他们介绍方知,除此之外,还有姑子庵(尼姑庵)、老爷庙等。旧时此地,可谓香火兴盛了。

不过,由于历史的变迁,上述庙址大多不存,而“太平寺”拆除的时间尤早。笔者打听的那几位老人,基本都是七八旬的年纪。他们均不曾亲眼见过这座太平寺,只在孩提时看到其拆除后的遗迹(石墩等)。以此推测,太平寺应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就已不存了(比破四旧要早)。

关于太平寺,老人们只知道大概位置(峨山庄北面的山中)以及性质(和尚庙),其余具体细节,则语焉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座庙并没有形成“庙会”,以此推测,应无戏台等附属建筑,只有单纯的主体建筑。

按照栖霞县志所载,太平寺始建于元至顺年间。这个时间至少比徐姓迁来要早(村志记载徐姓明末从文登爬山后迁来,属白马徐氏分支)。

由于没有碑记等资料传世,太平寺是由何人所建?暂时难以考证。值得一提的是,峨山庄位于峆㠠山脉的南麓,而山北的峆㠠寺根据福山县志记载是元大德五年僧人明朗建立。两者都是元代所建,一在山南,一在山北,不知彼此有无渊源。

按照常理推断,清同治九年重修时,太平寺的功德主多半就是附近峨山庄村的人,但具体是何名字,暂时亦未见文字记载。

捐建寺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方可,而笔者此前也曾见过清末民初峨山庄(时称峨道夼)商号发行的票券。不管怎么说,“太平寺”的存在,至少可以反映出这样一点:清代的峨山庄,是个有实力的大村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栖霞市   太平   栖霞   山庄   乡野   县志   元代   清末   村镇   寺庙   笔者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