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

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说过:“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就是美元霸权这些年最真实的写照。

作为世界的强权,美国从未停止过对美元霸权的滥用。时至今日,美元霸权地位已维持七十余年。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世界各国依然无法摆脱美元霸权的阴影?美元霸权它是如何发展形成,然后一步步收割世界各国的韭菜?

今天我们来好好结构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真正搞懂美元霸权背后的真相。

美元为什么能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


一切都得从国际储备货币说起。国际储备货币用大白话讲就是国家主体用于国际支付的通用货币。平时我们大部分都称它为外汇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主要用于国家对外的债务偿还,以及对外贸易的支付和结算。

国际储备货币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最早被世界公认的流通货币是黄金。之后因为黄金本身存在的流通性和储备量的局限性,使得它已经无法满足商品贸易流通的需求。所以金本位开始被削弱。于是一些国家除了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外,也开始将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作为储备的对象。如英镑就是二战之前的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二战后,发达国家的货币进一步取代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位置,美元也自此登上了舞台。全球自此形成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那美元为什么能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主要是因为美元具备以下三个重要属性。

1、更高的可信任度。

国际储备货币必须是可被世界各国信任的等价物。长期以来,美国的GDP一直处于全球首位,并且还拥有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信任最有力的保障,也因此世界各国更认可美元作为他们的储备货币。

2、更好的货币流通性。

用大白话讲,就是大家都在用它来计价和结算。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是经济大国,更主要的是美国是贸易大国。它为世界提供许多高附加值的科技商品,同时也大量从国外进口各种各样的商品。这也促使美元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

3、更强的货币安全性。

货币安全是货币值钱的基础。而美国作为军事大国,其军事力量一直稳居榜首,除了美国本地外,单海外的军事基地就有400个,并且在各大热点地区都部署了航母打击群。这些力量一方面保护了美国自己的海外利益,另一方面也守护了美国的贸易流通。最后确保了美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美元霸权如何形成?


当然美元走上世界中心舞台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经历了国际环境的沧海和桑田。美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美元和黄金挂钩阶段。

一二战期间,美国在战争中发了大财,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占了全世界的2/3,这也奠定了美元的货币地位。二战后,原来的国际货币体系遭受重挫,美国也趁此机会主导重建国际货币体系。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含了三个核心内容:

1、确立黄金-美元本位制,规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

2、规定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

3、各国货币汇率严格与美元挂钩。

由于世界各国的货币汇率跟美元汇率挂钩,而美元对标黄金,且兑换比例固定为35:1,意味着世界各国的货币汇率是固定的。

第二阶段是美元和黄金脱钩阶段。

二战后,在全世界各国都处于战后复苏之际,美国却深陷朝鲜和越南战争。军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导致了国内财政赤字,美国黄金不断流出,最后美国储备的黄金已无力支撑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比价。最后美国不得不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也因此,各国的货币汇率开始实行浮动汇率。美元的特权进一步得到了强化。从此美元的发行逐渐失控。截至目前每盎司黄金的价格为1740美元,这意味这些年美元是大幅度贬值。而这都跟美元的发行失控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阶段是美元和石油挂钩阶段。

为了继续维持美元的霸权,美国寻找了另外一个“ 硬通货”——石油。于是美国先与沙特签订协议,之后与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也陆续跟进,石油-美元体系就此建立。这个新的体系规定了OPEC国家的石油计价和交易的唯一定价货币为美元,这意味着任何国家想要进行石油交易,必须有足够的美元。

此后,美元就牢牢成为锁定“世界货币”的地位。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拥有哪些特权


美元成为了全球主流储备货币,使得美国拥有许多“货币特权”。

1、铸币收益权

这是美元霸权的核心特权。这个特权使得美国只需要印刷一张巴掌大的纸币就可以兑换全世界的资源与劳动成果,而它所付出的最大的成本仅仅是印刷的成本。铸币收益权还衍生出了借债权力,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拥有低息向世界各国借钱的权力。如果你的外汇储备是美元,本质上就等同于借钱给的美国。如果美国需要钱来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时,它就可以通过多印刷美元,或者发美元债劵,用很低的成本在短时间就能解决大资金需求的问题。

美国也充分地运用铸币权和借债权,源源不断地截取世界人民的劳动成果。比如X国要Y国做国际贸易,但是X国没有美元怎么办?它有两个途径可以获得美元。一是用商品和美国交换来美元,二是美国印刷美元购买X国商品。于是X国用交换来了美元,然后购买Y国的商品,Y国获得美元。但是Y国手里的美元无法在本国流通,为实现保值增值,Y国就用手里的美元购买美国国债,这时候美元又回流到美国手中。这样就形成了“美元-商品-美债”的无限三角循环体系。

2、全球经济调控的主导权

市场经济有周期变化,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相对于别的国家,美国政府更能从容地应对经济周期地波动,甚至从中获益。不论是1987的股灾,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2007年的次贷危机,美国都能通过对美元的调控将损失很大程度转移给了美元储备的国家。

由于各国都需要美元储备作为国家的金融防火墙,用以保障国际贸易的正常往来。当美国开启大规模印钞模式时,就能稀释这些国家的财富,从而将美元的货币危机转移出去。而当美元加息时,又能使得美元回流到美国,使得市场美元变少,美元升值,相应的各国的货币就贬值。于是美元就不断通过收割它国的财富来使得自身在经济危机中回血。

除了以上两个特权外,围绕着美元建立出来的金融和贸易体系,使得美国在国际关系获得极大的话语权。比如对国际贸易的监管权。由于国际贸易高度依赖基于美元建立的SWIFT 系统(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使得美国通过这个权力去惩罚和制裁它的敌人。像俄罗斯,伊朗,朝鲜都深受其害。

美国如何通过美元割全世界的韭菜?


每个国家在美国的眼中都是绿油油的韭菜,等待它的镰刀的青睐。那这把收割韭菜的镰刀是如何刀起刀落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年被美国收割的最悲催的韭菜之一的阿根廷。

上个世纪的阿根廷,曾是欧洲人最向往的移民圣地。这里的经济一度与英国法国不相上下,二战后遥遥领先于德国日本,如今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阿根廷的韭菜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70年中期,由于美国经济陷入“滞涨”,在美元锚定全球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为刺激消费,全世界进入“低利率”时代。阿根廷政府趁机大肆举债。然而好景不长,因中东战争引发的第二轮石油危机,加剧了美国的通货膨胀。80年代初,美联储一改宽松的货币政策,选择加息,18个月内累计加息3%,这下可要了阿根廷的老命。使得阿根廷在4年内债务从仅为250亿美元飙升至750亿美元,四年膨胀两倍。阿根廷陷入严重的债务违约。

于是这时候国际货币组织IMF入场,这个由美国主导的金融机构是专门负责为外国政府放贷的。当然它每次借款除了正常的金融需求外,都额外附带一些政治条件。具体而言,就是要求阿根廷变卖国企、增加税收、减少公共服务支出,向西方所谓“自由开放”的资本主义市场看齐。本质上就是开放外国资本进来抄底阿根廷的国有资产。

由于美国的上一波的骚操作,到了90年代,阿根廷通货膨胀达到了4924%。于是阿根廷央行开始进行缩表,使得通货膨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然而未等到阿根廷养精蓄锐,美国的第二波骚操作又开始。美国启动了新的一轮加息周期,导致原来进入阿根廷的外资出逃,大量的国际资本又回到了美联储。

这几年的养精蓄锐,一下子被釜底抽薪,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

我们可以通过阿根廷的例子来解构美国的镰刀招式。它主要包含了四个大连招。

第一招,借钱(养韭菜)

多数国家发展初期,老百姓都非常穷,口袋里根本没有什么钱。所以从更有钱的国家(如美国)借钱搞发展,就成了它们为数不多的选择。要是再赶上美联储放水,导致美元步入下行周期,这时候美元通常也会进入降息贬值周期。这个阶段那些需要钱搞发展的国家,从美国借外债发展,显然比向本国老百姓借钱搞发展更划算。道理很简单,一方面美联储放水外部资金充裕,导致了这一阶段借美元债务利息更低;另一方面美联储放水导致美元贬值,这些借债的国家本币升值,还能赚到汇率差价。

然而就像借债给阿根廷一样,美国一般都会要求借债国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实行和美元的联系汇率,跟着美联储政策走。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为之后加息和脱手埋下了伏笔。

第二招,加息(挥镰刀)

当美元历经下行周期后,此时的借债国也养肥了,积累了庞大的财富。这时候美国的最重要的骚操作启动,美元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加息一方面会使得资本外逃回美国,另外一方面会使得美元走强。而美元的升值,相对的本国的货币就贬值。国际外债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定:国际的债务必须用外汇存底还。

这意味着一旦本币贬值,意味着债务反而增加。比如中国跟美国借了100美元,当时汇率是 6元=1美元。如果汇率发生变化,变成 12元=1美元,那外债就从原来的600元变成1200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每一次美元走强,都会出现新兴国家爆发危机。

第三招 抄底(大收割)

当借债国还不上债时,这时候美国就会开始提条件,要求借债国开放门户, 转让优质资产。而此时借债国的汇率处于崩盘状态,如果借债前的汇率是1:10,现在可能变成1:100了。要知道危机发生的时候除了避险资产,其他所有资产都是不值钱的,这时候国际资本会回来抄底。这时候危机国低价优质股票会被外资横扫,银行会被外资廉价买走,大量核心资产和优质企业会被外资廉价收购。

第四招 脱手(卖韭菜)

假如你是国际炒家,拿着100万美元到了A国,按照上面1 10的汇率换成1000万A国货币。然后在A国资产低位的时候入场,炒房、炒地、炒股票。如果这笔钱变成了5000万A国货币,这时候你觉得泡沫大了,自然就会想着按照1 10的汇率,换成500万美元撤离。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炒家要先把手里的资产高位卖给A国百姓,才能把自己的利润兑现变成A国货币。这些兑现成A国货币的利润还要在A国央行按照1 10的固定汇率换成美元,才能流出。这中间,A国百姓用自己辛苦赚的钱高位买入了泡沫资产,A国央行又流失了5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A国人辛苦积累的财富,最终就这么被国际机构套走了。

这就是完整的大韭菜局。每当面临重大经济危机,美国往往以大规模举债印钞的方式应对,这种利用美元低成本融资刺激经济的方式,本质上是以美元所处的优势地位强行向别国借钱。然而,当美元流动性过剩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导致全球通胀后,美联储加息收紧货币政策的操作又会扩大美国与其他各国的利率差异,吸引国际资本向美国国内回流,并导致全球资金面紧张和利率水平上升。

今天我们来好好结构美元霸权的底层逻辑,真正搞懂美元霸权背后的真相。

对于美元霸权,为什么各国敢怒不敢反?


1、 害怕遭到美国的报复

有了俄罗斯,伊朗,朝鲜这些典型案例,大家就明白美国确实不好惹。如果一不小心会引火上身。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交点保护费,平安过日子。

2、各打算盘,形不成合力

如果说美国是一个地痞流氓,那欧洲和日本这些小弟就是围绕在美国身旁,以美国马首是瞻的狗腿子。当然他们可能因为有些软肋被美国捏在手里,不得不听话。而像俄罗斯、伊朗、朝鲜就是跟美国硬刚的对立阵营。其他国家更像围观的小百姓,看破不说破,作壁上观。中国原本也想先当老百姓的,结果美国却发现中国对它有威胁,所以开始指名道姓要中国出来跟他单挑。

3、还未出现可以跟美国全面抗衡的国家

稍微能打的都被打趴了,真正能战胜美国这个流氓还在练肌肉。这就是目前的国际现状。以前苏联能打也敢打,但是下场是被搞到解体。后来日本也能打,但是美国直接提前下手,把日本打残了。现在中国能打,还不想打,因为发现拳头还不够硬。不过中国在私下找其他人一起组团,上合组织就是未来最有可能的抗美的联盟。

美元霸权的终局!


出来混,早晚得还。由于美国近几年频繁采取极端行动收割其他国家财富,将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很多国家纷纷开始“去美元化”,避免对美国主导的金融秩序产生依赖,达成外汇储备的多样化。在越来越多国家采取这一行动之后,美国日后将会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自身信用也会因此不断下降。美国凭借美元霸权收割全球财富,必然会在日后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霸权   美元   阿根廷   韭菜   美国   汇率   底层   货币   逻辑   黄金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