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每日财经:多角度出台惠民政策 诚意满满静待成效

中宏网湖北9月28日电 9月26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是满满的优惠政策,主要的提议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第四季度再实行一批收费缓缴。一方面,缓缴耕地开垦费、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等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规模530多亿元,不收滞纳金。另一方面,缓缴各类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规模约630亿元。

这1160亿元相当于无息贷款。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是这样规定的:建设单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3%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预留保证金的比例可以参照执行发包人与承包人应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金的预留方式及预留比例。

二是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在已实现187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基础上,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新增22项覆盖面广、办理频次高的事项。

对企业实现电子缴税、完税证明开具、社保费申报等“跨省通办”;对个人实现临时身份证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登记和待遇申请、门诊慢特病费用结算等“跨省通办”。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员跨地区流动的大大增加,群众异地看病就医问题凸显,垫付医药费压力大、手工报销奔波苦、证明材料冗杂等成为困扰老百姓异地生活的痛点。比如潍坊市医保局将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透析、肿瘤门诊放化疗、器官移植抗排异的治疗等5个门诊慢特病开通跨省直接联网结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全覆盖。

三是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主要有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是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缴费者领取收入时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国家通过税收政策支持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既参加社保又参加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人,在将来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同时领取社保的退休金和个人养老金。

专家认为,《意见》中仅提到“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不够明确,若明确税收激励政策,将有利于提升需求与参加积极性、扩大第三支柱的覆盖率。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关于7.5%的由来与3%税率。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商业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因此,实际上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领取时实际税率为7.5%,负担偏高,相比于第一梯度3%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反而使得税率升高到7.5%。相对第二梯度,按最高限额1000元计,其中250元免税,每月暂免75元所得税,但按照第二梯度10%所得税率计算,现期每月应缴税款也仅为100元。

因此,税延养老险的优惠力度依然不够,并将会大幅度减少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人群。7.5%的税率对于高收入群体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也是国际主流的税收激励模式,但是数量众多的中低收入者的当前税率低于税延养老金领取时的税率,如果参加不仅不能享受到税收递延的节税效果,反而增加了税收负担。因此,笔者认为,大幅降低领取阶段的实际税率,鼓励中低收入的纳税群体参与,扩大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降至3%的税收优惠力度是很大的,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3%相当于是工资范围在5000至8000元的个税税率。

其次,关于12000元限额的税前扣除。此前推出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险试点政策规定,投保缴费税前扣除限额按月收入的6%和1000元(或年收入的6%和1.2万元)孰低确定。

1.2万元的上限基于三点考虑:个人养老金的功能是补充养老,补充的水平一方面要结合第一、第二支柱的水平综合考虑,保持三个支柱合理的总养老金水平,另一方面要避免养老金水平差距过大,保持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借鉴前期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做法,结合试点情况,个人养老金采取了固定额度的办法,比较简便,年度总额度上也保持了衔接;起步阶段是1.2万元,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再适时逐步提高缴费上限。有专家建议,每年的额度提高至24000元或36000元。同时,要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化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动态提高税前抵扣额度。

第三,关于EET的递延征税模式的延伸。此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及目前的个人养老金中都是采取EET的递延征税模式(缴费和投资环节不征税、领取环节征税),对于高收入群体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低收入群体因收入达不到起征点而无法享受,不利于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和覆盖面。根据国际经验,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还可以考虑采取直接财政补贴方式,如德国的里斯特养老金计划。

里斯特养老金是国家资助的私人储蓄性养老金,其主要覆盖法定养老保险的义务参保人、公务员、农民、士官和法官,以延迟纳税和政府补贴的方式提高国民参保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德国个人补充养老金发展不足的问题。其产品主要有保险合同、银行储蓄合同、基金储蓄合同以及里斯特住房储蓄合同四种形式,截至2021年9月,里斯特养老金产品的数量超过1600万件,其中保险合同占比最高,其市场份额超过70%。

第四,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这意味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细则以及各项配套细则有望加速落地,大概率也会在年底前出台试点。

五是1.6亿户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达1.1亿户。会议通过《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草案)》,明确实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依法保护财产权、经营自主权,将登记和税费金融支持等行之有效做法上升为法规。

通过摸索,各地已总结了很多好的经验。6月29日,江苏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印发《进一步支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提升准入服务水平、助力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负担、加大服务供给、推进扶持政策落实等方面,出台了21条政策措施。

比如在纾困解难上协同发力,让个体工商户“稳得住”: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高金融支持精度;释放稳岗就业温度;拓展包容审慎广度。在优化环境上协同发力,让个体工商户“生得多”:放宽准入挖潜力;优化服务激活力;规范竞争添动力。在提高质量上协同发力,让个体工商户“长得大”:全力支持“个转企”;主动对接“提质量”;积极引导“拓市场”。多方面、多角度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希冀满满的诚意能产生显著的成效,让个体工商户在当下严峻的经济形势中突出重围,增添继续发展的信心与动力。(作者:叶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惠民   养老金   税率   养老保险   保证金   额度   个体工商户   诚意   成效   税收   递延   农村   制度   政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